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应用之探析

2010-08-15 00:52卢晓燕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关心道德

李 旻,卢晓燕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应用之探析

李 旻,卢晓燕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关心”为主要特征,以人际—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美的中小学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缺失关心的情况,因此,体谅模式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体谅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对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简单探析。

体谅模式;高校德育;关心教育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费尔及其同事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该模式风靡英美,对当代德育模式影响深远。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着传统德育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以致模式单一等问题,而体谅模式至今仍为西方师生广为接受,因此,探究体谅模式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德育的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等尤为重要。

1 体谅模式及其实践

1967~1971年,麦克费尔等人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800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出青少年认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和宽容;“坏”的教育行为就是压制和支配。麦克费尔认为这项调查研究证明了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1]。据此,麦克费尔结合自己的德育理念,提出了以情感为主线的德育体谅模式。这里的“体谅”主要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还包括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

麦克费尔根据学生记述的“好事”和“坏事”,提炼出许多典型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专门实施德育的系列教材——《生命线》(Lifeline),并编制了教师指导用书——《学会关心》(Learning to care)。《生命线》丛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它由3部分组成:《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你会怎么办》,每一部分又包含几个小单元,其中的情境依次涵盖了人们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体谅模式以这套教材为基础,以人际—社会情境问题为核心展开道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丰富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在《生命线》中,一方面,麦克费尔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鼓励观察和理解言语信号中所表现的需要、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估计和预测行为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加关心如何把影响人们决定的事实、思想、技巧、经验汇集融合,达到一种整体性作用,使道德决定与最充分的知识相结合,使知识和理论发挥应有的指导力量[2]。

2 体谅模式对高校德育的价值

作为道德教育中尤其注重道德情感体验的体谅模式,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德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培养完整的人格。“在体谅模式中,道德教育被认为是包括了整个人格教育。”[3]麦克费尔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能关心、体谅他人,能深思熟虑地考虑别人的意见,能换位思考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这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是道德风格,它不只是理智上的,而是深植于整个人格之中。因此,通过体谅模式进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第二,有助于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体谅模式强调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尝试、价值判断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这充分显示此模式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道德自我发展能力和给学生自我判断与自我选择的权利。

第三,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麦克费尔希望营造一种让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忧虑等不良情绪逐渐消失的课堂氛围,在这里,师生关系应该是真诚平等、愉快合作,而没有对立抵触的情绪[4]。师生们畅所欲言,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使大家都体会到关心他人是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方式。当师生都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以此获得由内而发的快乐时,便可使课堂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充满人情味,更加和谐。

3 我国高校德育中“关心”的缺失

学会“关心”,是道德情感体验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高校德育要求学生学会关心。然而,高校德育在以其自身为主体的各环节上存在对关心的缺失,对关心的缺失与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的时代需要构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矛盾。

第一,德育目标制定中对学生道德成长需求的缺失。首先,高校对德育目标重视的应然与实然状态相差太远[5]。高校对学生的发展是重才而轻德,不仅没有把道德发展放到与知识增长同等重要的位置,更是忽视了对学生成长所需的关心;其次,高校德育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提出的九条规格要求中,没有一条从“情感”入手,要求学生“关心、体谅他人”,这样的德育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感受,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直接致使学生产生抵制情绪或者学而不用。

第二,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生活需要的漠视。当今,我国高校德育课的名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目前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高校以这几部分为主要阵地实施德育,更多反映了德育的政治性,较少体现学生对德育的道德性诉求。从高校德育实施的现状来看,各高校对体现政治性课程的重视程度显然超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有甚者,思想道德修养课并未提上教学的日程安排。且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有很大差距,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根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课程内容实施教学,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剧学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排斥,即对高校唯一的显性德育课程的排斥。

第三,德育活动执行中对师生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忽视。“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德育基本途径之一,执行“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是班主任或辅导员,他们忙于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无暇顾及日常德育,使日常事务的管理取代了德育大纲里所提到的日常思想教育。再者,由于资源有限,高校中常常出现一个人管理几十甚至几百名学生的各种事务的状况,使得辅导员没有能力与精力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教育做到面面俱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关心明显不足。辅导员更多的对学生宣传各种精神指示,造成教师成为学生眼里高高在上的口号者,使师生关心止于教室,止于文件的下达,加剧师生间的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互不关心的恶性循环。

4 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策略

体谅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早已应用,然而在高校中应用较少,针对体谅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我国高校德育中关心的缺失,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根据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合理性与德育的实效性密切相关,只有合理的目标才能促使德育有效进行。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目标着重于社会需要,忽视学生本身对道德成长的需求,使德育目标未起应有的作用,从而也降低德育实效性。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丰富,价值取向多元化,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必须根据发展性原则,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以关心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结合个人成才内在要求和社会要求,制定具有关心性质的层层推进的高校德育目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努力发展自我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实践中来。

第二,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制定关心性的德育内容。麦克费尔认为,创设一种道德教育课程,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学生们感到需要这种课程[6],即德育内容应为学生所需要、所理解、所接受,就应贴近时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因此,立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创设以关心、体谅为主题的德育内容是改进高校德育成效的关键。首先,立足学生,打造精品德育内容。在肯定当代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改进以往德育中不被学生关注,无法激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要,强调基础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新颖的、满足学生需要的、适合社会发展的精品德育内容;其次,充分开发具有关心、体谅性的隐形德育课程内容。如通过展示各种具有关心内涵的字画;通过建设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和谐的师生、师师、生生关系等。

第三,以道德情感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麦克费尔公开反对过用高度理性化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高度理性化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仅知道德理论,而不能深入地内化为道德意识,上升到道德信念。引导学生关心、体谅他人,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引起学生在道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认知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基础,还应“以情动人”,以道德情感为手段,在道德情感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统一发展。

第四,创设适当的场景教育,教学生 “学会关心他人”。体谅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一系列人际—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展开道德教育。我国高校德育方式主要是道德认知教育,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轻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轻视道德讨论、分析、判断、选择这些过程。而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从道德原则上升到道德信念,还使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发现所学与所见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需要。因此,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道德发展水平、思想实际、心理承受能力、个性发展特征和社会现实,创设一系列适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问题情境,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在场景中以学生的讨论、创作、角色扮演为主,通过各种现实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力促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德育,促进学生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提高。

第五,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体谅示范作用。麦克费尔坚持认为,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那些重要人物是如何对待我们其他人的,就会学到许多道德准则。一个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教师的授课中学到的东西要多的多。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关心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训练或指导者;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相处,全面接纳学生,关心学生,认可学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示范关心,同时让学生体验关心从而学会关心;教师不仅把关心引入课堂,既教书又育人,而且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言行一致,在关心、体谅人上起表率作用,才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有意义地习得各种道德价值观和关心、体谅他人的品德。

[1][英]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译.道德教育模式[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57,60.

[2]景光仪.西方体谅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德育2005(4):90.

[3]苏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2(5).

[4]钟启泉 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80.

[5]周楠.关心的缺失与重建[D].重庆:西南大学,2007.

[6]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9.

The Analysis of Consideration Model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LI Min,L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consideration model take the emotion as the master line,takes “teaching the student to care” as the thought and the essence.The consideration model hold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and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Europe’s and America’s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The consideration model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but has some difficulties in applications.Regarding this,this article simp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he consideration model in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the consideration model;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care

G421

A

1674-5787(2010)02-0066-03

2009-11-13

李旻(1985—),女,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德育研究;卢晓燕(1986—),女,四川简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 周丁力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关心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开心与关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