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态度目标的建构

2010-08-15 00:52闫爱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态度主体

闫爱敏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态度目标的建构

闫爱敏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交叉作用的文化。跨文化背景是民族院校的一大特质,多元主体特别是多民族文化主体的并存凸显主体间性教育的重要性。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和融合。在跨文化背景和主体间性教育的理念中进一步提出:新时期民族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需树立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目标。

跨文化背景;主体间性;民族院校;德育态度目标

1 民族高校的跨文化特质

跨文化又称为交叉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交叉作用的文化。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人化、也就是实现个人的生活化的必要条件。而不同民族的跨文化交往是实现本民族与异民族关系的人化、也就是实现本民族的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多民族的存在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提供了跨越文化的场景,人们交际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异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体验“异文化”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来的认知方法、情感和行为方式,并且逐步把这些认识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体验和认识“他文化”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认知因素,这是跨文化教育的基本过程。

民族院校为各民族学生跨文化交往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文化符号、语言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跨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各具特色、千差万别,这些差异使多元主体在相处和交往的同时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整合冲突的问题上,费孝通老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一体”指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大格局,就每个民族来说,也是“多元一体”的,这是小格局。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都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社会。各民族在这种多元文化环境的滋养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发扬着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在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一方面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在与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不断整合的过程中,共同推动着我国的民族教育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多元文化整合过程中形成统一文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在各民族汇集的民族院校里,也只有走多元一体化的道路,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好地保留下来,才能更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

2 主体间性教育是构建德育态度目标的理论支撑

新时期,民族院校的德育在跨文化背景下,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相互借鉴优秀文明成果,如何交汇、整合各民族文化等问题。多元一体思想是民族院校德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多元主体的存在给民族院校德育目标的建构提出了注重主体间性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

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哲学提出了主体间性的范畴,试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对立与分离结合协调起来,于是人本主义分析哲学家们纷纷转向了对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为之意。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对人们长期把自我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提出了“互主体性”概念,认为人的主体性必须在交往活动中生成,必然走向“交互主体性”。因为交往是“人—人”关系而不是“人—物”关系,生活世界的意义最终不可能从物质环境中获得,而只能在普遍的交往中产生。

在主体间性哲学的视野下,世界不是外在的客体,而是另一个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而是自我与另一个自我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在我与你的交流与对话中和谐共生。在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领域,主体间性教育超越于个人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重视个人主体性的张扬,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可以说,主体间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个人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条件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我”的融合和协调。

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取决于该学校的 “整体文化”,即学校中存在着一个基于跨文化理解的统一的价值观系统条件下形成的“核心文化”,而跨文化沟通是促成此核心技能的中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处,必须应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学校领导集体需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此外,还要进行跨文化理解。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 “要理解他文化,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能够获得识别自己和有关他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的参照系。二是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文化移情要求人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本土文化,摆脱原来自身的文化约束,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系 (他文化)反观自己原来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对他文化取一种较为超然立场,而不是盲目地落到另一种文化俗套之中。

3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构建德育态度目标

21世纪是主体社会为指导的时代。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自觉自主地付诸实施的发展是对学校德育的根本要求。根据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多元主体之间的跨文化交往要形成积极的态度目标,关键是要树立互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德育目标。因此,在民族院校跨文化背景下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等积极的文化态度,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歧视、偏见、狭隘、盲动等消极的跨文化态度。

3.1 开放的跨文化态度

开放是向一切异民族文化敞亮文化胸怀,学习异民族文化的优秀因素,并以一切民族文化为镜鉴来观知、认识本民族自身,对异民族文化不妄加排拒,不封闭守成,不锁国自封。开放的跨文化态度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因为没有任何人类群体可以在完全与他文化群体隔绝情形下良性发展,人类所有文化群体都不可规避地接受了其他文化群体的文化要素。

在21世纪这个全球文化开放的时代,对异民族文化的开放就是对世界的开放,而且,对世界的开放为每一个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开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与承诺。当然开放不是无原则的、无基准的,其基准就是人类的类文化的和谐发展与人类不同民族的文化更和谐发展。

3.2 民主平等的跨文化态度

人类社会在向着民主平等的社会发展。教育民主与平等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只有民主,大家的机会和某种权力才会平等;只有平等了,才能体现民主精神。交往双方才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自我意义的获得和价值的实现,不尊重对方也就是不尊重自我,对方意义的缺损就是自我意义的缺损,各自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与其具有同等地位的对方。“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对待。”(马恩全集第二卷48页)在文化意义上,平等是指一切人类文化群体在本质上无尊卑贵贱高低上下之别,使本质尊严上的平等。尽管人类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有着不同形态与特征,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成就,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某一群体的生存方式,人类不同群体在人格本质上的平等诉求规定了人类不同群体文化在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平等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伦理基础,是文化之间和平共存的价值基础,是尊重异民族文化的前提。

在跨文化交往中,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当然,平等地对待民族文化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异民族文化平等地对待本民族文化,这样的单向平等可能导致很多的跨文化冲突。这就像一种文化对异民族文化的尊重不一定能够获得异民族文化同样的尊重一样。

3.3 尊重的跨文化态度

尊重是和谐的跨文化交往的基础。对文化的尊重首先是对呈现着异文化的人的尊重,对这些人的生命的尊重,然后是对这些人所呈现的文化的尊重,因为人的生命存在乃是人的文化存在的最基本形态。

尊重是对异民族文化给予充分的注重,并遵从异民族文化的生存方式,特别是与本民族文化有巨大差异的文化的遵从;尊重特别强调对于那些与本民族文化有较大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文化也持有尊重的心态尊重的心态要素。更明确地说,真正的尊重应该包括对自己敌人的尊重,对与本民族文化为敌、甚至试图消灭本民族的敌人在本质上的尊重。当然尊重不是投降,不是放弃武器,不是妥协退让,而是尊重多样化的存在;尊重就是不歧视,就是对任何民族文化,特别是与本民族文化截然相反的文化毫不歧视,不因任何原因(无论是民族、种族、地域、肤色、宗教、服饰、饮食等)而歧视;尊重就是承认各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发展阶段还比较落后的异民族的文化,尤其应该尊重,尊重其文化自身的价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而不以社会发展形态来否定文化的价值,更不是以经济发展形态来否定文化的价值。

3.4 宽容的跨文化态度

宽容是基本的文化态度,是跨文化尊重的必然。宽容的本质是对于不同于本民族文化以及本位所认同的异民族文化的公正的容许;宽容是对文化差异的体认,是文化多样性的基准要求,是要求异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逻辑前提,是克服任何形式的文化偏见、消除任何形态的文化冲突的伦理价值起点;宽容是自觉的、不是强加的,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单向的恩赐,是任何文化差异形态不可让渡的基本权利。

宽容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对异民族文化价值、特征、历史的尊重,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在跨文化交往中,宽容要求宽大为怀,求同存异,暂且退让以求长期和解与未来发展。当然宽容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宽容不应该导致对罪恶的妥协与退让,更不应该导致文化差异性的灭亡,同时宽容也不得以灭绝文化差异性为前提。任何形式的文化专制主义、假借道德之名的恐怖主义和践踏生命的文化借口都不被宽容。简言之,我们不宽容“不宽容”,即对那些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民族文化的态度,我们不宽容。同时,我们也不宽容“对宽容的玷污”,宽容不是软弱,若有人试图玷污我们对他的宽容,我们应毫不迟疑地捍卫我们的宽容精神。

3.5 客观的跨文化态度

客观的态度对于走向人道的跨文化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准确地认知和合理地选择的前提。客观就是在跨文化交往中摒弃自己的主观视点,而从异民族文化的观点,或者是从第三者的眼光、从全人类的眼光,分析跨文化实践,总结跨文化实践的经验,把握跨文化实践的方向,实现人道的跨文化交往。客观还意味着克服本民族文化存在的对异民族文化的偏见。很多偏见是传统文化的痼疾,或者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克服自己对异民族文化的偏见是对自己的挑战,而这也恰恰是走向人道的跨文化交往的关键态度。

客观要求在跨文化交往不歧视、不偏见、不只是从自己立场出发认识、反思和处理与异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的跨文化冲突。当然,偏见不同于歧视,偏见是褊狭的、片面的对异民族文化的错误知识,而歧视是对异民族文化的贬低与不尊重。偏见可以通过确立客观的态度来克服,而歧视则应该通过养成尊重异民族文化的态度和政治经济社会措施来消灭。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本身是有限的,偏见可能是长期难以克服,但歧视则是应该明确反对的。总之,客观的态度能促进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而不客观的态度则会导致文化冲突,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

3.6 谨慎的跨文化态度

谨慎就是认真、细致而周全的态度,是指我们与异民族文化交往中不简单、贸然地处理各种问题,特别是不应该贸然以为自己对异民族文化的认识是绝对正确的,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准确地把握了异民族文化,或者以简单化的、想当然的态度来对待异民族文化。因为文化是复杂的,想当然的态度恰恰是对异民族文化的不尊重。

谨慎是以充分的认知、深入的思考为前提的,谨慎是因为我们需要准确地认知异民族文化。因此,当我们与不甚了解的异民族文化交往时应该更加谨慎。谨慎不是封闭的,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告诉我们应该总是在跨文化交往中尊重异民族文化。

基于以上分析,在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应树立这样的德育态度目标:通过跨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坚持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等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引导学生尽可能消除那些消极的态度,这也是新时期民族院校科学德育目标建构的方向所在。

[1]赵志军.推进高校德育目标管理的实施 [J].中国高等教育,2006(7):55~56.

[2]赵爱玲.高校德育转型的目标指向与价值基点:养成公民德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20~23.

[3]詹万生,许建平.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研究,2002(9):3~8.

[4]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2003.

Construction of Attitudes towards Moral Objective in the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YAN Aimin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Henan 461000,China)

Cross-culture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cultures.And it is 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Multi-subjects,especially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cultures give prominenc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abrogate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lays emphasis on the comprehension,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multi-subjects.Therefore attitudes toward moral objective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should be open,equal,valued,tolerant,objective and prudent.

the background of cross-culture; inter-subjectivity;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ttitudes toward moral objective

G410

A

1674-5787(2010)02-0069-03

2009-12-25

闫爱敏(197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组织行为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 仇大勇

猜你喜欢
跨文化态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态度决定一切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