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及其方法

2010-08-15 00:45姚艳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古筝弹奏乐曲

姚艳宏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辽宁 沈阳110168)

浅谈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及其方法

姚艳宏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辽宁 沈阳110168)

近年来,我国民族乐器古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而少儿又是学习古筝的重要群体,本文着重讲解少儿学习古筝的一些好处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少儿古筝;意义;学习方法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由于它形制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引导少儿学习古筝,激发少儿学习古筝的热情,对培养少儿热爱民族音乐、充分感知中国筝文化的丰厚底蕴、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作为一个从事少儿古筝艺术的传播者,探讨和研究少儿学习古筝的好处和学习方法是古筝传播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

古筝是民族音乐的瑰宝,少儿学习古筝,既能激发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少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少儿的音乐素质得以提高。

1.学习古筝有利于少儿大脑的开发。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手是第二个脑”,是外部的脑。这是因为大脑管理的运动神经细胞中,有1/3是管理手的。左右大脑指示10个手指运动的细胞特别发达,也就是说手的运动越频繁,大脑的发育也越好。在古筝乐曲中,至少包含两个平行发展的部分,分别由左右手来弹奏,这两部分既有联系又互不干扰,少儿弹奏筝曲,双手需俱备非常好的协调能力和思维分散能力,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结构图,才能很好地弹奏乐曲。随着曲目难易程度的不断提高,少儿的大脑分散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2.学习古筝有利于少儿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弹奏相结合,学生眼要看乐谱,耳要听音乐,手指要在古筝上准确的弹奏,手臂要支持手指运动,身体要配合手臂的运动。这样相关的一系列动作,才能弹奏乐曲,那么,即使有的少儿好动、容易溜号,也会在弹奏曲目中集中注意力。其次,古筝练习有利于培养少儿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承认,“天才”只能属于少数人,而多数不是天才的孩子,并不是没有机会和能力去学习,俗话说,“勤能补拙”,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勤奋,即使基础稍差,也能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能力。勤奋的关键在于意志力,古筝学习中技能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个难点有可能要经过上千次的正确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再次,许多少儿教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古筝弹奏好的少儿,文化学习也名列前茅,这些孩子不但学会了一门专长,而且变得聪明、性格好。在老师眼中他们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他们是快乐合群的好同学。

3.学习古筝有利于少儿的知识面的扩展。由于古筝在我国的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并和当地的人文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有当代古筝宗师曹正先生“茫茫九派照中国”之说。在学习古筝知识的同时,少儿也会了解每个派别的音乐文化特点。正如粗犷高亢的中州筝风格,优美如歌的齐鲁筝风格,清越流畅的潮州筝风格,韵味悠长的客家筝风格,还有武林筝风格、蒙古筝风格、闽南筝风格等传统筝风格,当今的古筝音乐更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二、少儿学习古筝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盲目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方法:

1.判断少儿的学筝动机。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在学筝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判断少儿的主导性动机。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没有明确的学筝动机,也许只是为了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和鼓励,或是为了在某种场合演奏以显示自己的才华,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筝少儿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学筝的主导性动机往往与他们未来的理想相联系,即学好古筝将来可以考大学,或当一名演员甚至成为古筝演奏家等等。因此,教师应针对少儿学筝动机的变化,更多地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与未来理想相联系的正确的学筝动机。“少儿的学筝动机是推动他们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师应把激发、培养少儿的学筝动机作为搞好古筝教学的首要工作”。

2.点燃少儿学筝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少儿对古筝充满了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即使对古筝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学习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孩子的天性爱玩,这时如果教师采取一味的强压、批评,其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应“抓住少儿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事实证明,当少儿对古筝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就会表现出来,这时少儿对学习内容就会有一种自发的注意倾向。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热情。正是这种“热情”鼓舞着孩子们主动且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古筝是一种负担。所以,兴趣和热情是少儿学习前进的动力,兴趣和热情是相辅相成的。

3.培养少儿扎实的基本功。弹筝并非只是把古筝弹响,曲子弹熟练。初学的少儿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内容后,就应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仔细地注意练习正确的指尖触弦,音色的纯正,处理好放松和紧张的关系,提高弹拨速度,不同效果的吟、揉、按、滑技巧等方法。即我们说的基本功,只有具备非常深厚的基本功,弹奏的乐曲才能和曲调曲情浑然一体。不论是要描摹情景情态,还是要刻划人物内心感受,都可以做到淋漓尽致、细致入微、得心应手地演奏乐曲。

4.提高少儿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有的教师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只知道教如何弹奏,而不注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样孩子学到的知识也是囫囵吞枣,只知其一,不明其二,古筝表演不能传情达意,要想弹奏出好的乐曲,就要“以情动人”。古筝的弹奏要想能感动别人,首先要能感动自己,要用“心”去体会乐曲的思想内容,再用“心”去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这种表达可以说是演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不但要掌握好演奏技巧,还要全面的融会贯通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历史、文学、人文、地理,这样才能做到心有所想、意有所达,用心弹奏。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做到俞伯牙表达的“巍巍乎志在高山,漾漾乎志在流水”的《高山流水》;描写女子怀念远方亲人和盼望早日团聚的急切心情的《秦桑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夜筝》中说,“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要做到文化知识与音乐知识的结合,还要求教师讲究很好的授课方式,既不能一味的讲文化知识,也不能一味的弹奏,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情况,穿插一些带有寓意的故事,特别是音乐故事,这样既可以调动少儿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又调节了学生一直弹奏的紧张气氛,更增加了少儿的文化素养。

[责任编辑:何岩]

G619

:B

:1671-6531(2010)06-0095-02

2010-10-30

姚艳宏,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教师,沈阳音乐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筝演奏。

猜你喜欢
古筝弹奏乐曲
弹 奏
始乱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