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甜 ,赵桂香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诠释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学校中的民族文化共生
李 甜1,赵桂香2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不同特质的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人们相互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人在走向社会前的社会化关键阶段即学校受教育阶段就必须更多地接触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学校中民族文化共生的问题也就浮出水面。要促进基于理解的民族文化共生,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新型教学方式的有力实施等便提上了日程。
基础教育;民族教育;民族文化共生;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而独善其身。因此,“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其母国机构制度的影响,本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安定的文化归属感,一步步地被吞噬了。”[1]故而,不同特质文化的碰撞冲击着各自的发展和消解,相互理解共存给教育的文化共生带来了理论发展的新生。新的生长点促使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理解的崭新诠释,民族基础教育学校中的文化共生课题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所谓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2]文化多样性是历史上和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每一个民族在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丰富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记录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轨迹。各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形态、文化个性和文化传统已经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在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各民族文化在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无所谓高低优劣或先进落后之分,这种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是促进和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能动因素。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文化的冲突必然加剧。
“文化冲突是某一时期、某一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由于不再有效地规范社会和个体的行为而陷入了危机,同时新的文化特质开始出现并遇到了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排斥和抵制,于是新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之间展开的对抗。”[3]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文化冲突是指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民族文化类型在文化扩散的推动作用下,一方民族文化主体突破边界的限制而与其他文化及其主体接触和交流,使得一方民族文化对另一方民族文化主体及其文化现象产生心理上的差异和排斥甚至对抗和冲突而出现的民族文化异化现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民族文化冲突甚至对立的根源,又是多元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基础,并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它担负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责任。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保留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解放前,我国民族教育的形式就存在着多种形式。“如在内蒙古鄂温克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存在着的以家庭为主、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社会形态的教育形式;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存在着的以社会教育为主、以传授奴隶主格言、谚语、家谱等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奴隶社会形态的教育形式;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存在着的以寺院为主、传授宗教经典和民族语文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社会形态的教育形式;在吉林延边朝鲜族地区存在着的以正规学校为主、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学校的教育形式。这种在较大区域范围内4种教育类型并存的状况,在世界各个国家中也是非常突出的。”[4]
民族教育必然是受到民族文化影响的具有各种特色的教育,影响民族教育的民族文化背景具有多个层次。民族底色文化背景是民族教育特色的决定性因素,在更大的范围内的主体民族的文化背景构成一个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第二个层次。和本民族教育相联系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构成了本民族的教育文化背景的第三个层次,称为第三文化背景。第二、第三文化背景,通过对第一文化背景的作用间接地影响本民族教育的特色和发展。
文化和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也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文化固然也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文化。但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矛盾也不断出现,故而,民族教育中的文化共生也就应然而生。
诠释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理解问题。理解的涵义在诠释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做出了不同的解答。但分析后就很清楚地知道,诠释学中的理解有两种含义:一种理解是指去除一切主体先在的影响因素经过思考掌握作者在文本中所企图表达的主题即掌握作者的原意;另一种理解是指理解主体运用自己先在的、已有的经验,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对文本作者表达意图的一种生成和创造。
以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意义创生说”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理解是人与世界的最根本的关系,理解是人的自我理解。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也就是人的存在。他进一步指出理解的目的都是为了对事情取得一致性,而并不是为了取得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的翻版。理解不是对被理解主体的一致看法,而是自己的生命活动,是新的意义的生成,并且尽可能得到多种可能性意义变为现实。
任何理解都是在理解者具有的“偏见”或者“成见”的基础上产生的。海氏称之为“前有、前见、前把握”[5]。人的理解不可能是从白纸开始的,当一个人一生下来之后,他就必然要受到各自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所形成的观念和活动形态具有异质性,伽达默尔称之为前见或者偏见。他认为这种偏见说明了人们只能从某个特定的“视界”来理解世界,这一特定的“视界”构成了前见或偏见的重要内容,它为人们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起点。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真正的“视界融合”。在对话、交流和理解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和新观念,集百川于大海,汇奇珍于一炉,让各种民族文化冲突、交汇,造成动态的非平衡状态,从而向更高层次的状态发展。
总之,理解就是人理解自己、是人的存在方式、一种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先在的文化构成了自己的历史存在,同时,也为自己新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理解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是个体出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通过理解民族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进而内含在自己的行动中产生的。整个民族的个体都形成一致的观点、思想并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为中就形成了民族文化圈。因此,民族文化与理解是密不可分的,有着天然的联系。当然,这种理解主要是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途径实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形成的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复杂的民族文化当中既有横向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又有纵向不同时代文化的共处性,因此,在多元文化时代倡导的今天,我们必须以理解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只有基于理解的意义上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共生。
我国有学者提出,文化共生就是指各种文化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厚此薄彼,这是公共权力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保护文化或者说保护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同时,文化冲突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当然,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传承和发展,但学校教育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化统一性是各民族共存与发展的前提,文化的统一性是一种财富,它通过促使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群体从自身的过去汲取营养,欢迎来自外界的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贡献并由此继续其自身的创造过程来激起人类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担负着人的社会化功能,它必须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因此,它也就必然担负着民族文化延续和创生的功能。由于文化具有统一性,这就为学校教育中文化的共生性提供了可能性基础。
没有差异就没有进步,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其差异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学校教育的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功能表明教育同时也就必然要承担其文化对话和交流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文化主体在沟通和交流中实现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最终达到视界的融合。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中,由于不同文化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机会的不断增加,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频率日益加快。人们不可能在走向社会生活后才去沟通和理解,由于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就必然要求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对不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于此,在民族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共生也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共存从现实教育实践情况看也同时具有必要性。如前所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可谓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由于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和代代相传才形成了我们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正是这一点我们的教育中才有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主流文化的潮流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却不断的流失与失真。我们的民族文化共存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生存,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能容忍这种逐渐脱离其优秀底色文化核心价值的剥离。
3.1.1 深入进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课程改革
从深层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课程改革也是一种文化的改革。课程无疑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新课改的诸多理念均带有严重的一元文化即城市文化的倾向,课程以‘城市取向’为标准,许多边缘化、弱势文化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民族教育中主体民族的文化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的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里成了主流。学生生命意义的达成是以主流文化为底色的社会化过程,在长期时间跨度的传承和广袤的空间场域传播中,青少年以主流文化为对象性的生命达成过程要求消解文化的剥离。
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与课程科目的设置要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充实民族教育的丰富内涵。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协调并存,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与整合。主流文化不是要排除亚文化的存在而是要允许与鼓励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不能只强调主流文化价值,要从不同性质的民族文化视角出发,融入不同的民族文化内容,体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因为只有各种文化的并存才能使得各自取得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主体相互理解、接纳进而实现视域融合,最终达到我们共同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
3.1.2 切实落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
虽然我国早已提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倡导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打破全国统一的课程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民族学校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利用十分有利于自身特点的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去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更有利于学校中弥补主流文化的单一性,更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加强民族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对新一代成长的适应性“前见”无疑是生命达成的强大推动力。
3.2.1 理念转换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特别是主流文化区的教师和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教师对民族文化没有积极向学生传授,学生也没有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太多要求。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是民族平等理论,这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也是平等的,它们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因此,在全球化程度日益高涨的今天,教师必须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合理地理解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区的教师由于课程的限制也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主流民族文化。所以,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正视民族文化,让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学生身上共存共生。此理念诠释着整个世界的文化和谐,是人类生命世界的基础。
3.2.2 教学方式变革
人的发展和进步是在对话和交流中进行的。为了更好的对不同文化主体沟通和理解,很多民族学校实行了双语教学或者多语教学。然而,这种教学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只愿意学习主流文化的语言或者迷恋于外语的学习却在无意识中忽视了本民族的语言。因此,必须切实加强落实监管或者评价诸多类似的教学方式以保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运用适应民族文化特质的教学方式必然是民族教育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的规定性所在。
当然,促进民族文化共生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说:国家政策的保障与支持、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课外活动并参与社会实践等,于此不再一一赘述。
[1]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
[2]喻云涛.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解析[J].学术探索,2001(2).
[3]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38.
[4]孟立军.论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教育理论的实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176.
[6]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8(4).
Symbiosis National Culture in Schoo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LI Tian1,ZHAO Guixiang2
(1.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With the further adv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cultural exchange and collisio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among peopl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erefore,people should be more exposure to different cult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maximum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rucial phase of socialization before they go into the community,namely in the phase of school education.Symbiotic culture in schools also surfaced.In order to promote national cultur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of the symbiotic,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teaching philosophy changeover and new teaching methods has provide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it.
elementary education;national education;symbiosis national culture;strategy
G61
A
1674-5787(2010)01-0123-03
2009-11-23
李甜(1982—),女,河南南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及民族学研究;赵桂香(1980—),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系,助教,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周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