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试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的多面性
史红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王熙凤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本文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力图使读者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这一经典形象。
《红楼梦》;王熙凤;多面性
王熙凤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她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善于逢迎、媚上取宠,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弄权敛财、贪婪狡诈,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体现出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地分析,力图使读者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这一经典形象。
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的辈份是很低的,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她能够来当家呢?除了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贾母的靠山,还有她对人情世故的巧妙周旋、凭着自己心机伶俐的多方应付。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处描写。
大观园的诗社起来,探春来找王熙凤,刚出口说想请她做个“监社御史”,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他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马上回话,“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王熙凤很会做人,给足了大家面子,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
王熙凤这种善于揣测对方的心理、察言观色的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地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又都说得入情在理,十分动听。
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先来找王熙凤商量,王熙凤一听,连忙回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她先这样说,觉得这个事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这个邢夫人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反而冷笑说:“大家子三房四妾都使得,这么个花白胡子的……”意思是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老太太未必好驳回,反而埋怨王熙凤。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这话,知道邢夫人听不进去,也知道了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而且举出例子,她说贾琏有了不是,老爷太太恨得那样,及至见了面,依旧拿心爱的东西赏他。既然老爷太太待贾琏这样,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你看她的出言何等现成,何等有说服力,当时邢夫人又喜欢起来了。
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在《红楼梦》里,这样一种本领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
凤姐的理家才干,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秦氏之丧,是贾府的一件大事,也是很难办好的一件事,对谁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贾珍想求凤姐协理一个月,王夫人怕她料理不好,因为宁府原本是个烂摊子,待到秦可卿一死,尤氏又病,一切都乱了套,便未答允。贾珍于是恳请道:“若说料理不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婶娘……只看死的分上吧!”在王夫人还担心时,凤姐就主动请缨,满口应承,满心欢喜。我们可以想见凤姐当时心痒难尽、跃跃欲试的心态,这对王熙凤来说是个大显身手的美差。
面对“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的局面,凤姐首先是“理出个头绪来”,一下子就瞅准了存在的弊端:“头一件就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就是宁府的风俗。”此时凤姐虽尚未理事,已能看出她的厉害了。
次日走马上任,王熙凤便向总管来升媳妇下达训令,“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理。”这一段就职演说词语严峻,毫无回旋的余地,给了宁国府的下人们一个下马威,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做事原则:说一不二,没有通融。
正当王熙凤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的时候,竟有位分管迎送亲客的女奴没有赶上查点,这下恰好让凤姐找到了杀一儆百的有利时机。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
乍听起来,王熙凤惩治女奴,按章办事,仿佛仅是为了严明律令而已。其实不然。凤姐又咬牙切齿再来发布层层加码的第二道“训令”,“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很明显,王熙凤就是要用这一顿杀威棒,叫众人“知道凤姐的厉害”,以便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她针对宁府的五种弊端,采取了“承包责任制”,做到事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加之他软硬兼施,“打一儆百”,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把那本是乱糟糟的宁府,治理得十分整肃,宁府中人也知道凤姐厉害,合族上下无不称叹。
第四十六回,贾母因贾赦要讨鸳鸯为妾而生气,错怪了与此事毫不相关的王夫人,后来在探春的提醒下,贾母终于醒悟。这样一来,贾母便感到有点难堪,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贾母便先是说自己“老糊涂了”,让薛姨妈“别笑话”自己,接着又责怪王熙凤:“凤姐也不提醒我。”其实这里贾母并不是真的责怪贾宝玉和王熙凤,实际就是开一个玩笑,想摆脱尴尬的处境,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这是就贾母而言,王熙凤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熙凤听了贾母的话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不是。”凤姐儿道:“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儿笑道:“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贾母笑道:“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凤姐儿道:“等着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儿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了。
以开玩笑的方式答贾母,这番话说得非常巧妙圆满,排了半天的不是,其实谁的不是都没有,而且这话几乎人人都爱听。如果鸳鸯听见了她肯定不会生气,因为谁让你长得那么俊俏呢!如果让贾赦听了,他也不会生气,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贾母听了这番话,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是她老人家把鸳鸯调理成了一代佳人;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探春等人听了也很高兴,因为王熙凤的几句话让贾母息怒了。凤姐的幽默终于使得这一场尴尬的争闹在大家的一阵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凤姐之心狠手辣、工于心计以她害死尤二姐一事最为明显。
王熙凤治死尤二姐,可以作为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之外的第三十七计,其名为“剿灭情敌”计。王熙凤,她把中国古代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战争还是日常生活中致强敌于死地的办法,几乎全部用来对付尤二姐了。王熙凤打的这一场剿灭情敌战,极其巧妙。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王熙凤为了保往自己琏二奶奶的位置究竟采取了哪些谋略。
第一个谋略是突然袭击。当王熙凤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知道贾琏在花枝巷金屋藏娇,非常脑火。她把贾琏的心腹小厮叫来,摸清情况后,在贾琏跟前不动声色,等贾琏动身到平安州办事,她立即按照自己卧室的模式收拾好东厢房,跟平儿一起找到尤二姐门上,像军事家偷袭一样,瞅准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黄龙。
第二个谋略是攻心战术。王熙凤去见尤二姐,头上该戴什么首饰,身上该穿什么衣服,都是在跟尤二姐打心理战。王熙凤头上皆是素白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这分明是一种服丧的打扮。她见了尤二姐先来一个下马威:你们这是在亲大爷服丧期办喜事,停妻再娶!
第三个谋略是口蜜腹剑。王熙凤对尤二姐好一番真诚告白,请尤二姐跟她回家: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实际上,只要你尤二姐走出小花枝巷,迈进贾府一步,你就死定了!
第四个谋略是外贤内凶。王熙凤亲自把尤二姐接到大观园,在贾府表现出非常贤良的样子。丈夫娶二房以备生育,乃举家大礼,让贾母以为她是为了让贾琏有儿子,主动给贾琏纳的妾,她要落一个贤良的好名声。而私下里,凤姐却紧锣密鼓布置如何除去尤二姐的各项活动。可谓“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第五个谋略是借刀杀人。王熙凤从来不亲自出面折磨尤二姐,她巧妙地使用两个人。一个是恶仆“善姐”,叫你尤二姐既没有好饭好菜吃,还让你不断地生气。另一个是秋桐,贾赦把秋桐赏给贾琏,对王熙凤来说,原本是一剌未除又添一剌,而王熙凤冷静地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推托有病,让两个新宠秋桐与尤二姐争风吃醋,“坐山观虎斗”。她借秋桐的丫环之手来折磨尤二姐,给尤二姐造成巨大精神压力,气得尤二姐整天茶饭不思,怀着身孕在房中孤寂伤心地哭泣,但又不敢告诉贾琏。尤二姐最终不堪忍受秋桐的恶言恶语,吞金自尽。
尤二姐死后,凤姐哭道:“狠心的妹妹,你怎么丢下我去了,辜负了我的心!”世上竟有如此狠毒而无耻之辈吗?有的,这个人就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她从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一路故事的发展,性格的表现,作者一丝不懈地予以杰出地刻画。当查抄的轰雷落到贾府屋顶上的时侯,这位纵横一世的女英雄王熙凤,也正到了心血耗尽威力垮光的末日,于是她终于被压在自己所拉摊的这座大厦底下了。作者在人物判词中发表了他的批判和感慨:“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下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东方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贺春健]
I207.4
A
1671-6531(2010)05-0060-03
2010-07-06
史红华,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