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疑问句修辞分析

2010-08-15 00:48邓城锋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齐物庄子

邓城锋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香港999077)

《庄子·齐物论》疑问句修辞分析

邓城锋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香港999077)

《齐物论》是《庄子》最重要的篇章,它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问句特多。一篇文章,问句竟达数十,显然是刻意为之,也应该与庄子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本文归纳《齐物论》中问句的类型,结合庄子思想的特点,揭示庄子运用不同类型的问句所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庄子;齐物论;疑问句;修辞

《齐物论》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疑问句特多。一篇文章,疑问句竟达数十,显然是刻意为之。句式的选择属于修辞,修辞的目的在更有效地表情达意,那么庄子大量使用疑问句,也应该与庄子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齐物论》是《庄子》书中义理最丰富的一篇,若能掌握这篇文章的思路线索,当有助理解庄子哲学的全貌[1]iv。因此,我们可以把《齐物论》中的疑问句修辞,视为理解庄子思想的一个切入点。

《庄子》大量使用疑问句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刘春萍考察了《庄子》的一些疑问代词[2]41-43,但只作语法分析,而非修辞分析。张黎发表了好几篇关于《庄子》疑问句句型的论文,其中《〈庄子〉寓言中的特殊问答方式》[3]35-38论述了“答非所问”、“以答引问”、“以问答问”几种问答方式,《试析〈庄子〉疑问句的问域》[4]84-87则探究《庄子》中疑问句的特定询问范围。这两篇论文部分内容虽然涉及疑问句与文意的关系,但重点并不在此。

张黎的另一篇论文《〈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分析》[5]134-135可说是属于句型修辞的研究。这篇论文的重点在探究反问句和语义的关系,从而“理解庄子的‘言’和‘意’,一睹庄子的真实形象和哲学精神”。可惜这篇论文也颇有些地方值得商榷。首先是材料判断不当,例如《齐物论》这一段:

“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这一组其实是“选择问”形式的疑问句,文中的“其”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张黎把这组句子当作反问句,分析结果当然会有偏差。此外,论文虽然分析了个别句子的言意关系,却以反问句的形式特征作为归纳的重点,这样得到的系统知识只是反问句的分类,未能系统地揭示庄子的“言”(句式修辞)和“意”(庄子义理)的关系。

本文把所有类型的问句统称为疑问句。精心调遣疑问句来设置疑问,属于“置疑技巧”修辞手法[6]234。以疑问句置疑的手法大略可分为两种:反问和设问。反问是无疑而问,其实相当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设问则是设置问题,引发读者深思。《齐物论》中有些问答,例如尧问于舜、啮缺问于王倪,从尧与啮缺的角度看,所问自然属于疑问;但从作者庄子写作的角度看,都是故意设为问答,实质上都是设问。

以下首先把《齐物论》中的疑问句分为反问句和设问句两大类,把两类疑问句逐一列出,然后探讨其所表述的思想。最后结合庄子思想的特点,揭示庄子运用不同类型的置疑手法(反问和设问)所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反问句的主要特点是否定。所以不干脆用否定形式而用肯定形式加上反问语气,其中一个作用是显示说话者内心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是一般否定句难以显示的[7]164。《齐物论》里有好些反问句透露着庄子的“不满”情绪:

(1)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2)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3)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4)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庄子生当战国乱世,他最感不满的,是悲哀的人生和夸夸其谈的学者辩士。《齐物论》在“天籁”的序幕后,就用(1)这一连串反问句强调人生的悲哀与茫昧。(1)写的是庄子对现实人生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发了人性的黑暗面,以及人自身无主无助无可奈何的感觉”[8]177,这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起点。庄子认为人生的悲哀与茫昧起于有是非,而是非则源于成心。一般人却认定事物本来就有是非,并且为此而争辩不休,(2)表现了庄子对常人这种想法深感不满,并对这些“有蓬之心”(《逍遥游》)深感无可奈何。当时许多学者辩士自以为所掌握的就是真理,不能“知止其所不知”,辩说不休,(3)和(4)表现了对这些学者辩士的强烈不满。(4)特别提到孔子,因为儒学为当世显学,孔子被儒家后学吹捧为自生民以后所未有的圣人,因此庄子特地用这个反问句强调孔子对某些高言妙论也是不能理解的。

反问的另一个作用是表现说话人的独到见解,强调自己的看法与众不同[7]164。对于许多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定见,庄子都以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庄子认为许多常识定见并非必然如此,人们认为如此,其实都出于成心成见。在《齐物论》中,庄子运用了大量反问句表现了自己的看法与众不同,质疑甚至否定这些成心成见。以下几组反问句,充分展示了反问的这种修辞作用:

(5)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①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6)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7)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8)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9)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10)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11)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成心”是《齐物论》一篇的理论依据[1]45。常人以为智者的见解一定比愚者高明,(5)指出人皆有成心,智者所见亦皆出乎成心,不见得与愚者之见有甚么本质上的分别。(6)、(7)、(8)主要破除「物皆有待」的成心。一般人以为物之所以如此,必有使之如此的原因,我们不歇地往上追寻,一定能够找到一个终极的原因。庄子指出原因之后又有原因,越探寻则头绪越见纷繁,最终只会落得徒劳无功。

(9)、(10)、(11)主要破除事有必定、理有固然的成心。(9)指出肯定事理必然如此的,所说的不见得就是真理,反而说一切都“不肯定”才是真理。(10)和(11)以具体事例说明一般人所肯定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成心所见。然而人人各有成心,各有所见,所肯定的自然人言人殊,由此可知,“不肯定”才是真理。既然事理没有必然,没有绝对,(12)提出真正的有德者不应以自己所见作为绝对真理衡量他人,应该包容不同的看法。

人们之所以彼此争辩,互相攻讦,皆因论者皆自以为手执的是真理,是适合所有人的真理。要是庄子另立一个“真理”说服人们接受,等于扬汤止沸,只会惹起更多的纷争。因此庄子不取“立”而用“破”的策略。他以反问形式表现自己的看法与众不同,点出人们视为必然者可能只属偶然,所谓普世适用的真理也许只是个人的成见。只要大家破除成心,纷争自息。

庄子虽与孟子、韩非子等并列为先秦诸子,但是他立说的方式与其他人却大异其趣。最大的分别是:诸子学说都属于积极的建立,都有正面的主张,而庄子却并非如此。牟宗三指出道家理论的特点不是积极地建立,而在“消极地去碍”:

“牵动其欲望而再满足之,此实成为无穷之追逐,而永不能满足者。既不能满足,则即永不能至‘不失其所待’之境。而道家之功化则为道化之治,道化之治重视消极意义之‘去碍’。无己、无功、无名;‘我无为而民自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此即消极主义之去碍。”[9]183

庄子认为诸子立说和言辩都无意义,皆因其所立之说都出于成心,言辩更是徒添纷争。庄子对治百家争鸣之法,用的就是“去碍”之方:只要大家破除成心成见,不再执着只有自己的主张才是真确,纷争自灭。但是这里出现一个逻辑问题:主张大家不必有任何主张,也是一个“主张”。庄子叫人不要执着于自己的主张,却又提出一个自以为正确的主张,那不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谬误吗?庄子当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巧妙地运用句式修辞化解这个难题:

(12)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13)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13)和(14)庄子都用了设问的手法。(13)说自己立说与辩士立说不知是否有区别,即使无别,上文庄子曾经说辩士立说如同鷇音(无意义的声音),那么自己立说也就等同没有立说了。(14)再次强调这一点,指出自己所说,无所谓“有谓”,也无所谓“无谓”,说了等于没说。就这样,庄子巧妙地运用设问手法,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免除了自打嘴巴之讥。每当庄子要正面说明某些道理时,他就避免用陈述句而刻意使用设问句:

(14)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5)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16)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7)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15)批评学者辩士立说争辩,以致至道真言不彰。设问后虽然用了“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这个陈述句,但这是否定诸子立说,属于“消极地去碍”而非自己正面立说。(16)以设问手法提醒读者,要使近死之心“复阳”,就得探寻喜怒哀乐产生的因由。(17)和(18)则以问句形式点出“心”是修道的关键,“丧我”是修道的窍门。

(18)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19)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20)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21)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22)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

(23)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24)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19)设问以提醒读者一切都不清楚不肯定,(20)提醒读者反省辩士所言有无意义,(21)和(22)提醒读者思考“彼”与“此”本质上有无分别。(23)设问促使读者醒悟有成则有亏之理,(24)让读者醒悟欲有所成者不免终身无成。(25)设问使读者认真思考辩论能否决定是非。当读者尝试回答庄子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世间事理都无法绝对肯定,一切都是不肯定、不清楚。

(25)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26)再次强调一切事物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并不清楚,探寻亦属无谓。(27)写庄周梦蝶,点明连此身是庄周是蝴蝶也不见得很确定。世间一切都是不肯定不清楚,因此也无所谓绝对真理。能明此理者,就是庄子心目中的圣人、至人。

庄子为文,主要的目的在引导读者“去碍”,但若用陈述句正面陈述,正面地主张“去碍”,则这仍然是一种肯定,仍然是一种“碍”。设问这种修辞手法为庄子解决了这个难题。庄子巧设问题,答案呼之欲出,读者循着庄子设定的问题思考,想到的就是庄子预设的答案:事理并无绝对,一切都不肯定。这个答案当然是一个主张,也属于一个肯定,不过这时候正面地把主张提出来的,是读者,不是庄子。

上面分析了《齐物论》中大部分的疑问句。这些疑问句庄子都是刻意为之,用以破斥俗见,陈说义理。文中还有一些疑问句没有在上文提到,例如尧问于舜一语:“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这里庄子设为问答,引发出舜的一番议论。但这些设问只为行文方便,问句并非面向读者,本身无关义理,性质与上文分析的疑问句不同,就不一一抄录讨论了。

在《齐物论》里,庄子主要运用了反问和设问两种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反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否定,但否定本质上也属于一种肯定──肯定所否定的事理的反面。庄子哲学本无所建立、无所肯定,庄子运用反问句,主要是针对俗见,是用来“破”──破除一般人的成心成见。例如一般人营营惜生,庄子就用一连串反问句指出生不可恋,破除常人对于生命的执著。这里须注意庄子在破以后无所肯定,无所建立,因此不要以为庄子肯定死比生好。

正面陈说自己的主张时,庄子多用设问。设问可以让读者自行思考答案,而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这样既可表明义理,亦可免自相矛盾之病。

庄子学说,宗旨在“去碍”,无所建立,无所肯定。庄子运用反问的目的在“破”,尽破读者成心成见,破以后了无遗余,亦全无肯定,了无建立。庄子运用设问的目的在点明“不肯定”、“不知”,点明以后亦全无肯定,了无建立。掌握《齐物论》疑问句的修辞作用,的确有助明白庄子义理。

理解庄子疑问句的修辞,还有助理解庄子文章风格。庄子行文变化莫测,诚如《天下》所评:“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无端崖之辞”、“芒乎昧乎”。构成这种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大量运用疑问句。《天下》这样评说庄子文章: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

这一连串问句,全然仿照庄子行文特色。最后以“万物毕罗,莫足以归”总结,正是庄子无所肯定、无所建立的精神。《天下》作者,能以庄子文笔评庄子,可说是庄子的文章知己。

注释:

①这段文字解说各家不同,试释如下:人人都师法自己的成心,谁没成心可供师法?何必找聪明人的成心代替自己的成心?你从自己的心中可以找到成心,愚人也有成心。

[1]牟宗三讲述,陶国璋整理.庄子齐物论义理演析[M].香港:中华书局,1998.

[2]刘春萍.《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41-43.

[3]张 黎.《庄子》寓言中的特殊问答方式[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3);35-38.

[4]张 黎.试析《庄子》疑问句的问域[J].湖南农机,2006(7):84-87.

[5]张 黎.《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21(2):134-135.

[6]韩荔华.汉语修辞技巧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7]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

[8]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

[9]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台北:学生书局,1993.

An Analysis on the Rhetoric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Qiwu Lun of Zhuangzi

Deng chengf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Hong Kong 999077,China)

Qiwu Lun齐物论is the most important text inZhuangzi庄子.Stylistically,it heavily employs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particular.It is thus defensible to argue for this intended use and its relevance to communicating the Master Zhuangzi’s thoughts and affection.This article epitomiz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nd reveals their expression function with the features of Zhangzi’s thoughts in perspective.

Qiwu Lun;interrogative Sentences;rhetoric

H315

:A

:1673-1794(2010)04-0001-04

邓城锋(1957-),男,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博士,研究兴趣: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哲学。

2010-04-01

猜你喜欢
齐物庄子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