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探讨①

2010-08-15 00:49:10吴劲松
关键词:老同志教职工管理工作

吴劲松

(长江大学离退休服务处,湖北 荆州 434023)

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探讨①

吴劲松

(长江大学离退休服务处,湖北 荆州 434023)

离退休教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工作

高校离退休人员是高校的宝贵财富。离退休人员的老专家、老教授,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促进高校稳定和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特点

第一,离退休教职工人数多、年龄大且居住相对集中。高校,尤其是办学历史较长的高校离退休职工占整个教职工比例较大,有的已超过在职职工人数。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高龄人数比例也很高,大部分处于高龄期、高发病期,“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单亲”问题较突出,由于居住相对集中,对组织、单位依赖性较强。

第二,离退休职工层次较高。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离退休职工中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的人数比例较高。这些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关心时事和学校发展、参与意识强、兴趣广泛、崇尚精神生活、思想活跃,愿意接触和学习新事物。

第三,异地居住人数逐年增加,高校教师退休后应聘到外地学校、企业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同时退休后到外地与子女居住的人数逐年增加,给服务和管理都增加难度。

二、做好离退休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给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高校离退休职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1]

第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一贯要求,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是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做好离退休工作有利于学校的团结、稳定与发展。离退休工作虽然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如果做不好就会影响高校的中心工作。离退休人员当中的一些老专家、老教授,特别是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同志,在群众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做好他们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学校的团结、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三,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使其老有所为,也是老同志安度晚年的精神需要。随着年龄增长,离退休人员从生理到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渴求与他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希望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三、加强和改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是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强烈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机遇意识,推进服务管理创新。围绕“服务为中心、稳定为重点、和谐为根本”的目标,尽职尽责为离退休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为学校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当前,离退休人员结构、服务需求等都开始发生变化,一是离休干部人数逐年在减少,但整体进入了“双高期”(高年龄、高发病);而退休人员在不断增加,怎样调整过去以离休干部服务为重点,到加强退休职工服务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二是如何利用高校离退休人员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教学、科研、管理能力较强这一宝贵财富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使其老有所为,仍然是当前高校离退休工作中的中心问题。三是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离退休工作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如“空巢”老人、孤独老人在增加,离退休服务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精细,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的要求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和改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四、加强和改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途径

结合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加强和改善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健全领导机制,统一认识,形成全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健全领导机制是加强和改善离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高校主要领导要统一认识,把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事关高校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稳定工作,关系到安定团结的局面,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应将离退休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和行政工作的全局统筹安排部署。同时,对离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工作要有制度、有人员、有计划、有措施地认真进行。全校各部门、各学院要形成重视、关心老同志氛围,在逢年过节、重大疾病能主动关心、问候,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示范,以身作则,重视、关心本单位离退休教职工,要把这种“关爱”列入部门职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的考核依据。同时,广大教职工更应该尊敬、关心、帮助离退休老同志,进而在全校真正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2]。

第二,完善各项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保障离退休教职工身心健康。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需要有长效的制度保证作为基础。目前,许多高校在离退休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总的来看,许多高校离退休工作陷入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缺少对自身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高校离退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要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各种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离退休职工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离退休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此作为加强和改善离退休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如建立和完善离退休老同志的组织生活制度;联系、走访、慰问制度;学校重大事项情况通报制度;学校离退休津贴发放制度;离退休人员医疗制度;离退休服务管理网络制度等。要不断建章建制,使离退休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更好为广大离退休教职工服务。

第三,解决离退休教职工实际困难,切实落实“老有所养”。要解决离退休教职工实际困难,切实落实“老有所养”,首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好离退休教职工各项生活待遇,并及时发放到位,同时在制订在职职工收入分配方案时应根据共享原则,相应制订离退休教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的保障制度,并不断调整校内离退休津贴等各项补贴,使得离退休教职工校内津补贴与在职教职工同步增长;积极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各项经费,特别是医疗费和活动经费,并按时安排到位。其次,要主动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组织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慰问、探视、走访老同志等途径确保“老有所医”。同时,针对不同特殊情况的离退休人员开展特殊服务,加强个性化服务,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开展心理咨询、进行临终关怀等。

第四,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老同志。在日益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社会矛盾也会反映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离退休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思想、行为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如:社会上以及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会使得老同志产生怨气和不满情绪;部分改革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同志的暂时利益,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些老同志,特别是一些老党员退休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甚至于邻里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离退休教职工出现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加以解决。因此,必须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团结老同志,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离退休职工。通过支部组织生活、座谈会、学习会、参观交流等形式,用科学理论武装离退休教职工的头脑,使离退休职工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还必须关注离退休人员身心健康、一些离退休人员退休后,由于社会角色发生了转换,生活规律、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再加上身体原因或家庭变故等,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甚至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快乐地度过退休生活。

第五,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的智力优势,在“老有所为”方面做工作。提倡“老有所为”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高校离退休人员群体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高贡献的群体,其学科齐全,专业完整,是一种优质的人才资源,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许多离退休老同志渴望进一步贡献才智,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再次实现人生价值。据统计,高校离退休人员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超过50%,其中70%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事实上也有部分老同志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仍然活跃,做出不俗的成绩。如何利用离退休教职工这一宝贵人力资源,对缓解我国高校人才短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非常有利于离退休人员身心健康,使得他们能够真正“老有所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校离退休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宝贵资源,聘任他们作为教学督导员、担任师资紧缺课程的任课教师,是离退休人才发挥作用最合适方式;在教学、科研方面,老同志拥有年轻人所欠缺的独特优势,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可使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方面健康发展;在关心下一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老同志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离退休教职工人力资源,鼓励、支持他们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发挥专业特长,继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为离退休教职工搭建“退而不休”的工作平台。

第六,强化服务,积极探索服务创新。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服务是前提,管理是手段。服务工作搞好了,管理工作也就到位了。中组发[2008]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一文中,强调必须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因此,作为高校履行服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认真践行“以老为本、关爱至上”的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管理制度,细化服务管理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出现新成效。要围绕离退休教职工的特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加强个性化服务,要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单一的生活服务向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的转变。

第七,继续开展活动,在“老有所乐”方面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是保证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乐”的很好举措。各高校应积极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活动场所,并不断更新活动设施。同时,要认真做好需求调查,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实践证明,通过组织歌咏比赛、老年运动会、参观旅游、保健知识讲座等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活动,不仅增进了大家的友谊,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要建立各种业余文体组织,动员广大离退休职工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并给予经费和场地保证。要举办各种活动的培训班,提高离退休职工参与活动的能力和兴趣,让老同志都来参加,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第八,加强离退休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离退休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关键,高校应重视和加强离退休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要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干部新形象”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要把“乐于奉献、亲情服务”作为工作的目标,并把它作为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载体。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始终把老同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把老同志的幸福和快乐作为工作追求的最高标准。做到了“六必访”:老同志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邻里之间出现矛盾必访、老同志的生日必访、老同志家里有难事必访、老同志去世必访。“五坚持”:坚持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制度,一年1~2次;坚持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党员的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坚持离退休人员评先评优表彰制度;坚持处领导与老干部联系走访制度。“四个一”:一个问候,老同志到办公室来了,连忙站起来:您好!问候一声;一把椅子,让老同志坐下;一杯茶,端到老同志面前;一个回话,老同志反映的问题,要有答复。“三着眼”:着眼于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让离退休老同志做到理想永存,思想常新,信仰永驻;着眼于老党员的组织建设,保证每一个党员都能过组织生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着眼于老同志的余热生辉。激励学有专长的离退休老同志继续为学校、为社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贡献。保持“一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责、尽力地为老同志服务的宗旨。做老同志的贴心人,做老同志的知心人,做老同志的依靠人,做老同志的放心人,做老同志的寄托人,做老干部工作的孺子牛。同时,学校党委要加强离退休服务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要关心和重视离退休工作部门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既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又要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为他们学习、进步创造条件,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为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建功立业。

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工作,它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高校离退休工作者应满怀爱心和激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强和改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离退休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1]戴雅琴.做好新时期高校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圈, 2007(20).

[2]覃川,孙桂琴,刘裕品,等.建设和谐大学与拓新离退休工作[J].北京教育,2006(7).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5,ebook=113

G471.1

A

1673-1395(2010)05-0146-03

2009-12-28

吴劲松(1963—),男,湖南汩罗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务研究。

① 本文属长江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062S0309)产出论文。

猜你喜欢
老同志教职工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记者观察(2018年14期)2018-11-19 21:22:23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5:58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8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24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