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菲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12)
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高 菲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12)
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群体性差异是当前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最大障碍。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英语教学理论探索出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得以改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增强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时效性。
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
近几年,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正在逐年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国统招新生600多万,艺术生占学生总人数15%,约90多万[1]。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录取成绩在30-75分左右,薄弱的英语基础令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甚至放弃对英语的学习。面对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障碍,本文试图从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群体差异性中寻找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障碍。就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最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的方法,以改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增强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动机motivation,还可以翻译成“动力”和“积极性”,也就是学习者有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想不想学习英语。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2]。与个人的前途直接相关,动力来自外部;深层动机一般不与学习者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发生直接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对英语语言或文化本身的兴趣。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3]。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但可以促进其学习成功,而且也会在成功之后继续敦促学习者不断向前加速发展,自主学习。
学能aptitude,就是语言学习的能力,最早由Carroll和Sapon提出,现已被全世界语言界广泛认可。[4]有了学习的动力以后,还要有学习的能力。虽有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方法不当,学习的策略不对,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硬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条件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配备的师资力量也显著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几年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总的来说,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还未能得到彻底的改变,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时效性还有待加强。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滁州学院2009级艺术类学生120人与2009非艺术类学生120人(其中中文60人,物理60人)共240人发放问卷240份,收到有效问卷228份,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学生英语学习的群体差异性是造成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形成考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尤其轻视英语课。抽样调查显示:94%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研习上,只有在临考前集中突击一下文化课,而这期间根本就无暇顾及英语,其结果是艺术类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而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学习的缺失使得艺术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比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明显较弱,他们认为无论是进一步深造还是谋职,英语的用处都有限。不少艺术类学生对整个英语学习持否定的态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干脆放弃。
艺术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学习英语的能力相对较差。很多艺术类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忙于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而有一些直接从中等艺校或社会途径直接考入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连基本的英标、简单的语法句法都没有掌握。英语学习中所要求的拼读能力、语法能力、归纳能力、记忆能力整体较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进一步深入的严重障碍。
相较于非艺术类学生,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差,从心理上讲,他们对于大学的英语学习有着比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大的情感障碍。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对英语的恐惧、厌倦、冷漠和对自己的担心。即使想学,也没有信心学好;从行为上看,他们缺少自觉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预习,不复习,常常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落下的知识越多就越弥补不上,因而对英语的学习越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这样的学生往往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很少获得愉快的英语学习的情绪体验,相应地,学习效率也就低下。学生的消极态度反过来也影响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又一大障碍。
要想增强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时效性,克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障碍,就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群体差异性,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探索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工作之前,英语教师就要对所授专业的学生特性,包括学科特性、专业差异、年龄层次、基础水平、性别比例、性格差异、心理特征等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个专业的学生会有共同的性格特质,这种共同特质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通常活泼开朗,敢于在舞台上或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整体性格趋于外向。这种性格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善于模仿,对语言接受和表达敏感;但是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语言知识欠缺系统学习的能力。而美术专业学生通常安静沉稳,整体性格趋于内向。这种性格能长时间地对学习活动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学习内容反映清晰、完整和深刻;但是由于该类学生对形象,图画比较敏感,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强,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不愿意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不同特质,英语教师应善于抓住不同专业学生的性格中的长处,凸显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优势,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对于艺术类学生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性格特质,教师要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克服,并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因势利导。总之,最大程度上发挥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消极情感。
笔者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上好第一堂课。第一堂课不单纯进行课本教学,而是结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诸如引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演讲名言:“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来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八年,十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5]来鼓励艺术类的学生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专业,而是应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
同时要使学生明白大学英语和中学英语学习目标的异同,使学生明确大学英语课是实践课,是技能的培训,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还要使学生明白,英语课只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是学不好的,要把英语学习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像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一样,养成一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习惯,要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进行英语实践练习。并引用外语教育专家吴冰的话鼓励学生:“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是不能投机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5]使他们认识到过去英语没有学好的原因,并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引导他们找寻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须寻求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由于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所以不能固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只关心教师如何“教”而不关心学生如何“学”;又不能单纯的在课堂上推行“学生中心说”的教学思想,完全提倡以交际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最适合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的“折中说”[6]。“折中说”所倡导的并不是指某种具体、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相互借鉴、利用各种方法和技能长处的教学法。艺术类专业外语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教”与“学”综合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地位和义务,“两者既各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又互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并且呈现方式常常相互交融”[7]。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缓解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以及挫折心理带来的苦恼。提倡快乐英语,但也不忘对于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培养。配合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比如,对于音乐类学生,笔者曾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对比了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不同魅力,列举了西方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借势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要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就必须聆听一些经典的西方音乐作品,而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作品,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和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笔者在教学广告用语的单元课程时,介绍学生浏览了许多国外优秀的产品广告的设计海报和网站,提高了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性的认识,并从简单基础的单词、句型出发,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积极的长期影响。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扩招,很多担任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还同时担任非艺术类专业公共英语的教学工作,但艺术类与其他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设置、学生来源、学生心理及毕业以后的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英语教学方面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和学习效果差的现实始终困扰着一线英语教师,阻碍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在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会不由自主的降低期望水平。表现之一是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抱希望,对他们很少提问,即使提问,也很少耐心地引导他们说出答案。表现之二是教师很少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师生间的关系不和谐,进而影响了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新建本科院校扩招之后,由于教师人数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英语教学中“二班合一”、“三班合一”的现象日趋普遍。合班之后,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至少在六七十人以上,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成倍增加,这就造成了教师精力有限和学生人数众多之间的矛盾。由于人数增多,教师在学生出勤、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辅导时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如果逐一点名、逐一批改、逐一检查的话,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佳;如果只挑一部分学生检查,对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无法及时掌握。另外,由于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很难兼顾全部的学生,而且在较大的教室里上课,课堂秩序不易控制,教师声音的传播、板书的清晰度、交流语言的表达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不但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
如何增强新建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时效性是一个系统且灵活多变的复杂过程,其中会面临很多具体现实的问题,如学科差异、专业特性、教材使用、学生基础水平、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自身因素等等。虽然艺术专业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完全的扭转,但只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和不断积极探索和尝试,及时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找出根本性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如长期坚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改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时效性;同时,英语教师应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艺术专业英语教学的和谐局面才会早日来到。
[1]叶 敏.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72-75.
[2]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健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4):45.81.
[3]Biggs,J.B.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outcomes[J]Higher Education,2001(8):88-94.
[4]程 丽,浅淡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J].科学咨询导报,2007(2):34-37.
[5]谭 春,外语课堂教学“中心”之辩:反思与建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5):92-95.
[6]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4(3):214.
[7]包天仁,聚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2):101-102.
G642
:A
:1673-1794(2010)06-0107-03
高 菲(1985-),女,滁州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201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