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华 马如彪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提升科研能力*
李全华 马如彪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大学是产思想、产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各方面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领头尖兵,大学管理者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大学的特征,就必须提升大学教育管理者的科研能力。
大学;管理者;科研能力
高校以思想、文化的传播与生产为其显著特征,以良好学术氛围直接感染熏陶着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高校的学生、教师很容易自觉沿着大学具有的氛围和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处于学习进步状态,尤其是教师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而成为专家学者。但大学里的管理者,他们容易偏重事务性管理,处于 “上情下达”的操作层面,很不容易有创造与创新成果,未能充分享受到大学优质知识与学术资源带来的进步与发展,常常会游离于浓厚的大学氛围之外,这对大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功能的发挥和个人的成长极为不利。其实大学在打造出专家学者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特质的领尖管理专家,实现学者、专家与管理精英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大学办学的整个系统相得益彰,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精神。
1.大学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管理者必须具有科研能力
大学是产思想、产文化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及方法的示范、传播、推进的实验基地。这个基地培养的应该是忠于大学事业,并受大学精神熏陶的,与众不同的高素质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明显的大学基地的特质。这种特质的核心就是让管理工作在具有科研含量中提高效益,提高服务质量,使其管理工作具有效益的最大化和科学化,具有超前文化特征和辐射引领作用。因而大学的管理工作既不能像过去生产队长那样见子打子似的粗糙,也不能像销售经理那样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它需要有洞察力、预见性和前瞻性。这就必然要求大学教育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大学只有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素养的管理者,才能形成合力共同铸就大学精神。
2.大学管理者搞好科研是提升自我品位,实现与上下与专家对话的需要
一个人的品位与思想、知识结构有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你是一位有思想的人,那你给人们的内在形象就会丰富得多。外在形象是爹妈给的,你无法更多改变他,但假如你是一位有思想品位,把握得住时代发展脉搏的人,那即使你相貌平平,但你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就会给你增色不少。目前知识分子中有两种人:一种是知识的接受与传授者;另一种是知识的传播与创造者。前者不需要,也不一定要具备研究能力,后者一定是要具备研究能力的,这就是两种不同品位的知识分子,从这一角度,我们是否可以说科研能力是一位知识分子品位的标志,也是一位知识分子潜能的标志。近年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就有知识分子,比如袁隆平、王选……他们就是凭借自己的研究能力富起来的,近年来,有些大学也有一部分教授凭借自己的研究能力富起来了,这才是大学的希望,也是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推进,还会有更多的知识分子将凭借自己的科研能力富起来,这是时代文明发展必然出现的结果。一所大学要办得有名、办得有特色,没有科研的支撑是不可能的,管理虽然是服务,但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也是研究出来的,一个部门如果能把管理作为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那这个部门的管理是肯定会有后劲的,它的管理及服务质量肯定是最有希望的。
当今社会,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部门到学校,绝大多数领导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不少专家、学者都加入到管理工作中来,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管理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就无法与上级和同行们对话。例如:师范院校搞教师教育的管理者,如果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要求,就没法跟省、州 (市)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科院 (所)专家们进行对话,没法跟我们的培训对象——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话;搞教务的管理者如果不研究不同层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善于发现和研究教务管理中的问题,也无法跟省、州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话,因为研究者与不研究者本身就不在一个平台上,自然很难展开交流,更不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3.管理与科研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彰显大学精神的需要
过去,有的人说搞管理的人搞科研是不务正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已经过时,我们主张产、学、研一体化是很有道理的,管理本身就需要研究,研究的目的和动机就是为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需要科研,科研促进管理。一个科研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研究者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思维方法都会得到一次较大的提高,一个有价值的管理课题,一旦投放到工作中来,产生的效率也是无法估量的。我国的科研体系存在着研究者与实践运用者之间相互脱离的情况,但将来肯定是会改变的,比如说我国的绝大多数重大科研项目由国家科学院来承担,据说是 70%以上,而像英、美等发达国家就淡化科学院之说法,70%—80%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放在大学或企业研究机构里。放在大学里的好处是,所研究出来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像所有的科研成果一样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运用者进行直接的传授,其成果的转化是直观和直接的,教授们可以对大学生们现身说法,这就加快了成果的传播速度和推广速度,它可以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管理工作是务实的,因此管理方面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也会偏重于务实,这就是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的一个大的区别。比如成人教育、高职教育的每一项科研项目都应该是具有研用一体化的特征,管理与科研犹如雄鹰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目前部分大学管理工作者的研究能力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很可怕的。管理与科研应该是良性循环的关系,管理部门应该创造条件给教职工一些时间搞科研。大学教育管理者一旦缺失了研究能力,他不仅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引领辐射作用,也不能较好地融入到大学的氛围和环境中来。
1.要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入手,做好“原生态”的科研工作
目前的科研工作主要以课题的形式出现,一个课题从立项到实施到结题,代表着科研工作的轨迹,那么课题是怎样来的呢?我们的课题主要还是自上而下来的。国家根据总体工作的需要下发课题,省级又根据国家的课题下发课题,国家的课题来自何方,来自受委托对某问题研究的学者,这样形成了学者们命题、实践者们进行研究的科研格局,所以研究者往往在课题申报和课题所形成的论文中说 “根据某某文件会议的要求,进行……研究”,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我们的自上而下的科研太多了,而缺乏自下而上的科研,尤其是我们的管理工作最能发现问题的是最基层的实施者,他们的研究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不要看不起自己身边的问题,说不定你身边的问题就是最有价值的问题,第一线上的问题最能为专家和主管部门提供 “前瞻建构”和 “如实决策”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管理工作者来说,课题来自问题,问题即课题。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科研,为什么要搞课题立项,无非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碰到了困难,产生了困惑,所以我们需要反省、需要讨论、需要解决,这种反省和讨论正是最 “原生态”和“原创性”的科研,也正是管理工作者所需要和所倡导的管理科研,只有把所研究的课题问题化,把工作科研化,科研才亲近管理,才能走进我们的工作中来。魏书生、李吉林的成果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如果我们的大学管理部门、有关科室能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列项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那么管理工作的研究层次和针对性就会大大的推进一步。
2.大学管理者要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捕捉科研课题,并诚实建构课题成果
作为管理者严格按上级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失为一位好同志,但若要让我们的管理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去繁求简、去慢求快、去粗求精,那我们就会有无穷无尽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工作责任感强,才会去用心,只有用心,才会去发现和研究问题。码头装卸工许振超就是一个具有较强工作责任感的人,他在自己岗位上取得的成果足以让专家、学者们惊叹。其实,每个人在管理范围内都有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哪怕你是一个教材管理人员,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教材使用中一些滞后或不适合的问题,你当然就可以沿着专业教材的使用这一条线,研究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成果。
我们的研究既要讲过程,也要讲结果,结果主要还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论文的优劣不在于文本而在于思想,在于能给人阅读的愉悦感,给人研究的兴奋感,要给人以启发。论文真实地描述现状,诚实地表达思想,不能说做各异,阳奉阳违、眼睛向上追赶时髦,更不能搞职称论文,虚假写作,因为我们的管理工作来不得虚假。
3.管理者要重视提高研究的成果转化率
对管理者来说,研究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落到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因此管理工作研究较之纯学术的研究最大的差异在于“务实与运用”,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其目的性是比较强的,作为研究者必然也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的成果转化率。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的管理者,他不应该仅仅是一名事务性的管理者,他应该是受大学精神熏陶和影响的有一定品位的研究者,同时应该承担起 “管理工作彰显大学精神”这一神圣的职责。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LI Quan-hua;MA Ru-biao
(School of Adult Education,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Universities are the very important base to produce thoughts and culture,and also the leading role in various aspect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administrat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university;administrator;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G644
A
1671-7406(2010)07-0093-04
2010-04-26
李全华 (1963—),男,云南双柏人,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及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刘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