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粲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国内德育生态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吴粲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德育生态是近年来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于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成果还不够丰富。本文对国内德育生态理论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从基本内涵、内容结构、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并作简要评述。
德育生态;基本内涵;内容结构;理论依据
第一,整体性。可以说整体性是德育生态最基本的特点。德育生态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它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德育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息息相关应具有统一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第二,动态性。德育生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集合,既是一种静止的和谐,更是一种动态的统一。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德育生态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各种因素都是动态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各种因素之间注重良性的互动。第三,关联性。德育生态的研究要借助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遵循其规律特点。利用它们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德育,对德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化的处理意见。
综上所述,以上观点基本可以揭示德育生态的内涵,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德育生态理论,应该是一种生态观视野下的学校德育理论,它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相关,是针对当前学校存在的“德”的无奈和“育”的无力的现状所提出来的,是对学校德育的方法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不可否认,德育生态概念在生态论的方法论层面上,和其他的社会生态学科是同一的,是一致的,仍然都要强调平衡、和谐、生态、系统等特征。在此意义上,所谓德育生态,就是德育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表现出来的功能关系,但在德育生态系统内部的要素与关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的关系上,又具有其特殊性。[5]这些内部系统要素之间是关联的、动态的、系统的。正如著名学者邱柏生教授在其《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一文中指出:研究德育的生态,不是指这一学科以往对社会环境的组成要素的一般研究,即静态的研究;而是突出了对全部社会因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整合关系的动态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社会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环链。
“德育生态的真谛是整体论的观点”[6]它将德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加以研究,从而使德育有所作为。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觉对其进行解读和梳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第一,郭事军认为,德育生态观的生态内容,从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可以具体分为德育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心理生态四个部分。第一,优化德育的自然生态,关注自然与人的和睦共处。第二,优化德育的社会生态,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第三,优化德育的文化生态,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第四,优化德育的心理生态,努力塑造健全人格。[7]
第二,易连云、张学敏认为,德育的生态环境可以大致分为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环境几个方面,它们彼此有机地结合,须臾不可分离,构成一个多维度的德育生态系统,并以各自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而维持相对的稳定。[8]
第三,李韬、文晓红认为,德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受教育者的情智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他们将德育生态系统分为人的组分和环境组分,其中人的组分,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环境组分,就是对德育行为和过程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诸因素的总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可以将其细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或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9]
第四,乔学斌认为,德育生态包括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特定的道德教育活动和道德教育过程所必须的教育要素形成的生态(内在生态),也包括社会的德育环境生态和的德育背景生态(外在生态)。[10]
以上这些观点,对德育生态的内容结构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描述和分析。郭事军的观点和易连云、张学敏的观点侧重于对于德育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描述,着重对德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加以逐个分析,而从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的角度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以上分析对于德育生态的内容结构体系的完善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笔者在此比较赞同李韬、文晓红和乔学斌的观点,他们将德育生态的内容“二分化”,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认为,德育生态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以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不断与外界生态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系统。要剖析德育生态系统,首要的任务是分析其构成状况:一是组成成分——要素;二是配置状态——结构[11]。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讲德育生态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即德育生态要素和德育生态环境。在要素的观点上,我们采用传统的教育学观点所以首先按照传统教育学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要素观进行描述,然后,对此进行整理,归纳为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12]这些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德育系统内在生态。而德育生态环境,它是相对某一要素而言,对某一要素起影响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是德育系统外在生态。其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心理生态环境四个部分,它们对德育生态的要素的产生、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的学术界对于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生态哲学、教育生态学、生态世界观是研究德育生态的重要依据[13],韩雪持此种观点。其二,生态世界观和马克思的自由个性观是德育生态的理论基础[14],乔学斌持此种观点。其三,生态世界观是研究德育生态的重要依据[15][16],付晓容、万敏持此种观点。学术界的种种观点,在此不一而足。
从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生态世界观作为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学术界还是可以得到普遍承认。所谓的生态世界观,实质是对相关联事物关系的把握,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与整体效应。生态世界观强调三个方面:(1)强调整体,认为世界是由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2)强调秩序,认为世界的永恒变化导致了世界的宏观有序和自然界的进化。(3)强调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人类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而且人类价值包含于自然价值之中。人类在征服自然,毁灭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其他生命的发展创造条件。[17]生态世界观既是人类观察自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又是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外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方法论体系。所以,它具有哲学属性与资格,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德育生态的理论基础。实际上,笔者认为,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不一定是一种或限定的几种依据,一切有利于促进我们正确理解和研究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都可以为我所用。我们可以德育系统为视野,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论、教育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生态世界观等为方法论基础,以德育生态为研究主题,从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和环境两个方面,结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力图建立起初步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德育生态体系。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2]刘运喜.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辨析[J].德育心理,2008,(3):80.
[3]唐国琪.道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论德育生态环境系统的地位和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1.
[4][7]郭事军.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136-137.
[5][12]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11):36.
[6][8]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8.
[9]李韬,文晓红.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7):21.
[10][14]乔学斌.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审视和革新路径的新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9.
[1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35.
[13]韩雪.学校德育生态研究[D].南京:河南大学,2008:2.
[15]付晓容.新时期关于学校德育的生态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07.
[16]万敏.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4,(4):93.
[17]宋晔.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3.
G410
A
1671-5993(2010)04-0049-03
一、德育生态的基本内涵
分析德育生态的内涵,首先应该对“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oikos”和“logos”两个词根组成。就其本意而言生态学就是“研究住所的学问”。1858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为生态学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观点是:“研究有机体或者无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20世纪初,生态学已经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且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芝加科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在其所著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1]以此为起点,人们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后来,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均陆续接纳了生态学的某些理念,并赋予其更为丰富的专业性内涵。德育生态一词遂应运而生,出现在国内外某些的学术著作中。目前,学术界对于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对德育生态一词的涵义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比如,刘运喜认为,所谓的德育生态,是指德育工作者从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效果出发,借助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创造一个和谐、快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2]唐国琪将“德育生态”视为一种系统的德育环境,他认为:“所谓德育生态环境是德育系统与德育机制的综合体现,是人类的生命机制中德育最终和最基本的主张和依靠,是德育对象生命自身的需求,而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高度依托德育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的自然生成。[3]郭事军认为,德育生态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根据人的本来特点、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国内众多的著述看,当描述德育生态概念时,这一概念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2010-09-06
吴粲(1987-),男,江苏盱眙人,中国矿业大学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