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岩, 谢嘉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讲师、博士,浙江 杭州 310018)
理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探讨
黄 岩, 谢嘉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讲师、博士,浙江 杭州 310018)
目前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五重五轻”的严重不足,无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拓宽基础”、“因材施教”、“弹性评价”、“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入手。
理工院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呈现出巨大的人才需求,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备受青睐。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我国理工科院校基本上采用了“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课程设置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格素质的培养,以技能培养代替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凸显出“窄、专、深”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造就了大量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人才,对于加速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平稳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更新和全球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日益表现出来。
(一)重理工、轻人文,学生人文素质缺乏
理工学科侧重“求真”,人文科学侧重“求善”、“求美”,这两者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却存在人为把他们分割开来的现象。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再加上理工科院校以培养“短、平、快”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忽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其结果造成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其突出的表现为:一是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以致于在文字表达时经常词不达意;二是缺乏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观念空虚;三是缺乏人际交往的体验和起码的社会知识,不懂得奉献与爱心,道德水平下降。
(二)重专业、轻基础,学生知识面窄
我国理工科大学由于传承前苏联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专业教育体制,即专业划分过细,产品类专业很多,专业覆盖面很小。这种把人作为“做事”工具来培养的教育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层次发展以及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等,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答案。二是当前教育已经融入整个社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市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因而只有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人才,才可能真正适应科技的飞跃发展。
(三)重共性、轻个性,学生专业兴趣不浓
创新型人才必定是有个性的人才,创新本身就是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同一性作为基本的价值前提的,学生一经录取就基本固定在一个专业,并被要求在同样的时间、空间,按照同一进度完成学业,很难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才能自主选择课程。同时,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学科专业表面上越来越多,但由于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这就使教育缺乏特色化、个性化,“千人一面,千校一律”现象极为严重,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独特潜能的最大发挥。
(四)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弱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讲过“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然而,我国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求高、内容深、范围广、课时多,而把实践教学只是看作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与学分被理论教学大量挤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也多采用和理论教学类似的教法,“教”得多,要求标准低,学生只要按照规定步骤完成简单操作就够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对问题缺乏独到的见解,而且动手能力差,很难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工作。
(五)重校内、轻校外,学生社会适应力差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时,就明确指出“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这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命题。然而,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和地方经济、工厂企业、社会的联系尚不够紧密,高等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存在。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程度很低。即使有个别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多半是简单的、松散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校门,真正了解企业的开发、设计、生产和营销等过程,自然也就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一般而言,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成为创造性人才的潜质,这是由人类的类本质所决定的。但这种创造性的潜质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既需要内在的条件也需要外在的条件。因此,着重分析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条件,便成为当前理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所必备的内在条件
1.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只有能问,会问,才有创新的可能。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
2.执着的探索精神
古语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创新型人才要突破传统习惯,打破思维定势,就必须要承受超出常人的心理压力。只有具有执着的创新精神,才能有坚定的自信心,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藐视困难,不惧挫折,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3.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辩证思维力,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知识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这两个方向发展。个人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正确的研究方法
毛泽东曾经说过“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任何一门科学,为了解决它自身的研究课题,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方法。所谓正确的研究方法,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技术开发或实验研究时所采用的适合研究工作规律和特点的方法。离开了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将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有所创新。
5.健全的人格力量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最本质的、稳定的品质,人格的实质突出表现在它的社会性。通常认为健全的人格包括七个方面的特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运用智慧与能力、个体心理和谐发展。创新说到底只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化。一个人只有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心理素质,他才能真正成“人”、成“才”。
(二)创新人才成长所必备的外在条件
1.良好的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是保障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它必然要借助于反复的实验,大量的文献资料,或者进行实地的考察等等。因此,必要的科技设施及装备、科技文献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以及足够的科研经费等各种硬件及软件,便构成了顺利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
2.宽松的创新环境
要激励人才创新,就必须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这种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倡导学术自由,讲究学术包容。一要包容失败,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不要简单以成败论英雄。二要包容个性,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三要包容后来居上,创新不是论资排辈,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四要包容异类,在真理面前没有“正宗”与“异类”之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对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一种认可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应该克服现有评价体系中以“论文”、“外语”、“文凭”、“奖项”四大指标为硬指标的人才评价弊端,坚持“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综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
4.优秀的科研团队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单靠个人能力解决已经很难解决重大科研问题。因此,组建结构合理、运行科学、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已成为国际上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因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而又有着共同目标的人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在思想的火花相互撞击中迸发出创新的灵感,最大限度地挖掘科研人员的个人潜力。
5.适度的政策支持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适度的人才政策是坚强的后盾。首先,要面向全社会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营造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激励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再次,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住房条件和子女入学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不同的时代,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大学便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以创新为目标,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理工科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正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积极构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模式。
(一)拓宽基础,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成人又成才。成人主要依靠人文教育提升个体的道德境界与人格魅力,所谓“德厚而成人”;成才则主要依靠科学教育提升个体的专业素质,或者说是做事的能力。中科院杨叔子院士曾把科学素质比作“立世之基”,而把人文素质比作“为人之本”。这也就是说,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融相生,两者缺一不可。而从理工科院校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和国家,还是家庭和学生,关注的主要是成才,而忽略了成人,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现象极为严重。对此,江泽民不无忧虑地说“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
增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突破人为的文理鸿沟,确立文化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建立人文理工渗透的育人模式。具体而言,可采用增设人文选修课程、举办人文系列讲座、实行人文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精神、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理工科院校只有坚持特色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会认知,会做事,会生活,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之所以人人均有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个性、特长。而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发现学生天赋,并加以培养,使其个性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尊重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教师能够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搞好创新课程的设计,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式和指导式教学,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学生思维定势,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要尊重学生兴趣,推进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增设辅修专业门类,在不同大学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使其能真正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
(三)弹性评价,让学生在自信的氛围中发挥创造潜能
传统教学在人才评价上主要采用“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形式,考核内容侧重于知识的记忆性,目的是为了选拔在考试中高分的人才,评价的主体是教育部门和教师。这种单主体、终结性的量化评价方式,不仅难以真正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而且激烈的淘汰竞争极容易挫伤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进而束缚、扼杀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建立弹性的人才评价机制,就是为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弹性化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评价内容要全面化,既要评价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也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状况;二是评价过程要动态化,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教育前、教育中和教育后进行全程的动态评价;三是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要形成以绝对标准为主,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结合的评价结构;四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既要构建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社会、教师、学校参评的多样化主体评价模式,也要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四)实践育人,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践教育不仅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理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却是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无疑为新时期的实践教育模式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Study on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Person in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ANG Yan XIE Jia-liang
Nowadays,the existence of valuing five aspacts and slighting other five aspacts about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person i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es not conduce to develop creative person.To construct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person,we should take measures from“broadening the basis”,“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aptitude”,“elastic appraisal”,“cultivating by practice”and so o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reative person;cultivating mode
G649.22
A
1673-8616(2010)01-0123-04
2010-01-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高教所课题《理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X08043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校:李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