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健(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3)
教师与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即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的主体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条件,是规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主导因素;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他们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他们依据内在的自我因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有选择的反应,他们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教”与学习主体的“学”之间,常常表现出运行方向上的差异和矛盾,影响着教学实效。
第一,教育教学目标与学生主体自主选择学习方向上存在着矛盾,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动力缺乏。我国高校中开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以明确目的指向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规范,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思想体系,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和具备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所接受和认可的态度和信仰。施教过程具有明确的定位指向和强制的约束力。就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言,首要的是在青年政治化过程中对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认同。而从受教育者主体需要而言,学生一方面有着强烈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渴望引起社会的关注,表现出对国家意识的认同;另一方面他们活跃的思维、独立的判断特性又本能地怀疑并抗拒着来自社会的教化,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趋同意识很淡。与其他求知需求不同,对政治社会化的需求不是表现为一种主动行为,而是在一种矛盾中实现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并形成了主流社会意识价值。
我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非常重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灌输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使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加以接受和认可。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可度低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是内在的,所以很难在大学中改变他们早已形成的心理定势。二是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课程,学习资源不断被重复使用,所产生的学习边际收效不断降低,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着犹如审美疲劳般的“学习疲劳”,质疑思想政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和实际有效性,产生学习疲劳、厌烦的心态。三是思想理论教育越是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注重对学生进行道义上的说教,离学生们的自主需要就越远。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向与学生自主需要的差异,教学目标定位上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些偏差或错误,缺乏对学生们进行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和终极追求目标等等,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因缺乏动力难以展示出来。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逻辑与学生思维活动逻辑方向的不一致,造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抵触,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以“概论”课为例,其教学体系和逻辑结构必然是注重纵向的,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从历史逻辑分析中得出结论,它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不断发展的结果。生长在信息时代的青年学生,其思维逻辑是发散的、多元的、包容的,不断进行自我选择是他们特有的权利和特点。他们更多地习惯于横向思考,注重对现实的尝试体验和认识把握,而不是从历史角度来思考。学生思维的这一特性与“概论”课程教学必须侧重于历史逻辑是逆向的、不一致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们缺乏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类宏大理论所必要的一定实践体味和相应的知识积累,大多数不仅缺乏感性知识,而且缺乏相关人文社会知识,学生的兴奋点和能力与教学关注点脱节,无法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师生交流、对接互动。
第三,教学内容上教育者主导的社会价值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上存在着矛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论教学内容的宏观抽象与学习主体学生微观实际生活经历的强烈反差的矛盾,使受教育者主体意识难以激发,自觉作用难以发挥。“概论”课需要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以及这些理论成果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检验等,更关注当代中国发展大局,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庞大的教学内容和如此之高的目标设定与学生关注的大多数具体问题是有差距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内含着个体价值。青年学生则关注于微观的、实际的、世俗的生活实惠。实现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统一、要求和需要相统一的教育预期任务相当艰难。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涉及到对该课程的要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归根到底是对课程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判断,评价主体应包括校方管理者、同行专家、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如此才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而现有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评分,能够满足于学生主体的自发需要者往往得到较多肯定,这就影响了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选择定位,教师在主观认识上和教学实践中都存在一些偏差甚至错误。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具有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功能和人文认知功能。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注重抽象的政治导向,教学过程中总是讲一些抽象的原则、照本宣科。由于本学科建设起步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自身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另一种是迎合学生。为了使学生容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同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成一般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课,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实用的裁量,突出对方法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完全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目前,很多教师带有第二种倾向,暂时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但对发展学生的理论感和思想性并无多大成效。而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导向的不明确,影响了思政课独特的功能定位,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否科学产生疑问,追逐着与其它专业课相似的功能定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独特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其政治生活能力。学生的需要是从事学习活动的初始动因,需要是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是一种自发与自为、盲目与自觉、非理性与理性相混合的活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自发需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需求的不自觉、潜意识转变为自觉有意识的行动过程,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提升政治理论修养的内在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处理好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提升的关系。把握大学教学的重点必须超越一般的知识层面,充分发挥真理和逻辑的力量,教学重心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学生自发状态的需要,尤其是一些较低层次的需要。将中学时期的“知”提升为知其所以然,应当突出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进行问题研究,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纠正对政治理论课程的不良心理定势。要有效能观念,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理解、讲授并应用,使学生感到理论鲜活和丰富,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要将教材宣传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所要表达的治国理念,转换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使青年学生成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感的人。
其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应与人的多层次需要相适应,才能符合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处于大学时期的青年实际上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倾向、政治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反映出其思想观念倾向,对思政课的“逆反”情绪也表明他们正在独立思考中成长。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在重大事件上发出呐喊,证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性质与社会主流方向是同向的。在多元化时代他们的选择是理性的。学生们走上职业发展道路后大多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普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目标就应分层和分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所差别,确立与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相一致的教学定位,要将过于理想化的、过高的目标降下来。
再次,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要有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的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知识,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管用”才有学习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注意遴选出别的课程所替代不了的精神性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理论课,发展出其他课程所无法具有的政治是非感、敏感性、鉴别力、思想的深刻性等能力,从而在今后复杂的社会事务和社会思潮激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辩证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价值导向。
最后,教学活动必须满足学生情感交流体验的心理需要。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学生喜好接近,教学语言与学生思维方式接近,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这要求授课方式与方法必须适合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知识需求特点。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思想的交锋过程,要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注重互动式教学。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得到理解和关怀,平等沟通与交流使教师的观点易于被学生接纳。应在考虑学生接受度的基础上,用比较通俗的生动鲜活教学语言转达教材文件语言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借用来自群众又极富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筛选社会和学生中流行的语言对传统意识形态话语作出新的解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服务,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意识,使之成为能动的自我发展的人。为此,教学应致力于以下方面:
首先,以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从概念、原则、结论灌输出发,而应成为一种理论思维,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成才需要进行教学安排,不必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要从问题出发,凸显“问题意识”的教学取向,让学生有机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
其次,教学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能够引发学习兴趣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问题及案例研究上。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问题意识。备课的重点落实在引发学生参与的问题设计上,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教学基本切入点,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在此基础上,把关注点放在如何以理论内容解决学生所关心或困惑的问题上,把教材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到对问题的设计中。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引出相关的理论,把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以问题引出理论,用理论分析问题,使所讲的问题有现实感,并要有一定理论含量和深度,要留有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空间,使之参与其中讨论。
再次,引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在当代社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许多学生擅长信息资料的搜集,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体验,难以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导致学生听不进去理论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师要注重给学生传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互动进行相关问题的理解,对比教学双方对同一问题理解阐述上的差异,寻找共同认识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训练和学习,就会逐渐地培养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抓好课堂外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把握时代脉络,将政治教育功能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感知现实,理解社会关注的、聚焦的热点,透析社会经济发展这些热点问题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观念问题,以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问题,感知社会发生的各种矛盾,并分析社会矛盾,反思思想困惑,尽可能作到具体合理的“释疑解惑”,从而客观理性地对待,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其次,课堂学生参与实践。坚持主体性原则应倡导实行互动式教学,解决“学生能知而不能行”,使其成为学习主体,使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行角色互换,创设学生必须参与学习的环境,在研究学生想什么,希望知道什么,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向学生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由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科学结论。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课堂参与实践要着重于对社会热点、理论热点和思想热点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导入能反映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的思想热点问题,与教材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融合,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不断得以提高,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在教学中能够切实得到收获。
再次,抓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虚拟实践。网上参观、网上专家报告会、扩充性教学资源建设与基地教育、外出调研相结合的实践形式拓宽了实践教育的渠道。网络提供了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突破了思想理论课程传统实践方式受时间、地点、经费限制的难题。应发挥当代大学生熟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长,使他们启动各类搜索引擎,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搜寻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信息海洋里学会选择。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我选择的需要,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并在其中获得政治素质的提升。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定位。教学活动过程应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教学内容的规定者。教学内容组织既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要贴近生活,努力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偏差。要从大学生的视角,即以解决大学生的、社会的实际问题为逻辑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科渗透的要求,协调并注意平衡课程中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和实践性间的关系。要确定思政教育功能定位,即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
其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主体性实现取决于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研和实践两方面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所要阐述的问题把握得越深刻、理解得越透彻,上课就越有自信,就越能用科学的真理逻辑力量去影响受教育者。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越有自己深层次的研究,就越具有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学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下功夫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改革和创新,实现学术水平提高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另一方面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可借鉴别国经验,成立在职教师训练培训机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体验。
再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评价中要体现双主体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要在坚持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把“单向性评价”变为“双向性评价”。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与责任者。因而在整个高校教育评价工作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所做出的评价,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评价依据。学生既是学习主体,同时又是评价主体,对课程效果与价值的评价具有直接发言权。他们的评价可以直接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尽管学生的评价信息会带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个体的特点,但其共性的评价对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建立双主体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师生双方的了解、交流,调节双方的心理平衡,改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共同关注教学质量、形成合力,避免教学偏离思想理论教育方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
[1] 赵野田,张应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
[2] 陈克娥.谈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587.
[3] 匡和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几种不良倾向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5(4).
[3] 骆郁廷,丁雪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主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7(7).
[4] 张录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对立统一[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2).
[5] 陈锡喜,强化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J].思想理论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