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坚,王舒莉,卢 明
(本文编辑:潘雪飞)
电子肛肠镜是一种新型的肛管、直肠疾病影像检查设备,为了更好地为军队官兵服务,在海勤人员体检中使用电子肛肠镜检查,并与普通肛门镜的检查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8年 1月至 2009年 12月来我院体检的 2000名海勤人员,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普通肛门镜和电子肛肠镜检查。所有受检者均为男性,年龄 19~46岁,两组受检对象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接受肛门指诊的基础上,两组分别接受普通肛门镜和电子肛肠镜检查。
1.2.1 普通肛门镜检查 采用一次性塑料肛门镜,取左侧卧位,肛门镜缓慢推进后拔出芯子、调好灯光,由深至浅边退边观察黏膜颜色、有无溃疡、出血、息肉等。在齿状线处观察有无内痔、糜烂、肛乳头肥大等。
1.2.2 电子肛肠镜检查 清洁灌肠后,使用赛特蓝S T L-001型电子直乙肠镜检查,采用胸膝位或左侧卧位,电子肛肠镜经扩肛器套管进入肠腔,循腔进镜,通过监视器观察直乙交界部、直肠和肛管情况,摄片记录,检查结束后丢弃并更换肛肠镜套管。
1.2.3 结果评定标准 所有检查操作均由肛肠专科医师完成,痔病和肛乳头肥大诊断依据《痔的诊断暂行标准》[1]。慢性直肠炎参照《直肠炎诊断标准》[2]和《溃疡性结肠炎现代诊疗手册》[3]分别作出诊断。直肠息肉泛指镜下所见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结合病理报告作出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00名普通肛门镜受检者中,痔病患者共 420例,占 42.0%;肛乳头肥大 111例,占 11.1%;慢性直肠炎和息肉各 2例,检出率均为 0.20%。1000名电子肛肠镜受检者中,痔病患者共 413例,占41.3%;肛乳头肥大 157例,占 15.7%;直肠息肉 46例,占 4.60%;慢性直肠炎 19例,占 1.9%。普通肛门镜检查插入浅,发现问题少;电子肛肠镜检查插入深,发现问题多。电子肛肠镜检出肛门直肠疾病率高于普通肛门镜,有统计学意义(χ2=20.595,P<0.05),在内痔、外痔、混合痔等痔病检出率上相差不显著(P>0.05),但在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慢性直肠炎的检出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电子肛肠镜系统采用医用视频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具备图文报告的储存和打印功能,适用于各期痔病、肛乳头肥大、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癌、结肠黑病变等肛肠疾病的检查,并有如下特点。①电子肛肠镜操作简单、诊断可靠。②电子肛肠镜检查便捷,无须口服泻剂。从肠道准备到检查结束一般只需 5~10 min,在熟练的情况下,每台电子肛肠镜每小时可检查 30人次,非常适合在大批量体检中使用。③可以发现肛门直肠部的微小病灶(1mm以上),能够进行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提高结直肠疾病的诊断率[4-5]。④卫生、安全。电子肛肠镜镜身外带有一次性透明护套管,避免了纤维结肠镜消毒时间长、交叉感染等问题。⑤电子肛肠镜检查范围广,涵盖了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电子肛肠镜是继光导纤维内镜之后的第三代内窥镜,镜身长度 25cm,有效地解决了直乙交界部病变容易被漏诊的问题。⑥图像清晰,有助于临床诊断、教学与远程会诊,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大肠黏膜表面及微细病变的情况。随着结肠镜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其镜型本身也不断地改进,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拓展[6]。电子肛肠镜检查和其他肠镜检查一样,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检查,但仍有肠穿孔危险[7],因此必须严格按章操作、忌动作粗暴。
电子肛肠镜解决了纤维肠镜难以大批量体检的问题,应该在体检中推广应用,以提高肛门、直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为疗养员体检服务[8]。
[1] 喻德洪,杨新庆,黄筵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0.
[2] 欧阳钦,胡品津,钱家鸣,等.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
[3] 江学良.溃疡性结肠炎现代诊疗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71-84.
[4] 李伏娥,叶红军,李 坚,等.79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2005,30(4):463-466.
[5] 李相阳.电子结肠镜检查 6375例结果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9(2):44-45.
[6] 毛伟芳,顾秀珍.结肠镜并发肠穿孔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61.
[7] 孟荣贵,王 颢,廖秀军.结肠镜在肛肠外科应用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0):609-610.
[8] 俞冠东,冯青青.提高健康体检客户满意度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5):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