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攀
传统民本论与现代民主的异同
徐志攀
分析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在权利主体、价值目的、实现方式和经济基础方面存在的本质区别和在重视人民作用、反对统治者专权、专利方面存在的一致性。发展当代中国的民主,应积极培育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清除“官本位”思想,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民本思想;民主;现代民主;民主建设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它起源于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自西周以后,统治阶级就已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治国之道中,民本论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几千年的流传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人物对它的表述和理解有所不同,既有程度上的深浅之别,又有角度上的差异,但其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即:民为国本,治国为民,追求民权,反对专制。
“民”是一个政治意义的名词,在古代是指与君、臣相对的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广大庶民。民为国本,就是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平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因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民是战争胜负、事业成功、王朝兴亡的决定力量。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1]既然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其政治活动就必须为民众服务。因此,治国就要为民。于是,爱民、重民,安民、救民,富民、利民和教民,成为统治者治国为民的主要内容。民权,即是指民众的政治主权和行政参与权。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的政权模式都是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拥有最高主权和一切政治事物的仲裁权。民权思想在传统民本思想中只体现在理论层面上,但是,这种肯定民权、反对专制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现实的政治。民本思想深入到统治者的心中,使其认识到“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之理。
现代民主,主要是指在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指导下的西方民主,是我国近代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政治思想。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这一思想最终在我国得以确立。“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从词源上说,它是由“人民”和“权利”两词合成,即人民的权利之意,由人民行使权利共同治理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者发展并完善了这一思想,它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主权在民、人权平等和法治三个方面。主权在民,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主义下的“君权神授”论而提出来的,指国家的的一切权利永远属于人民。国家是一种公共权利,它是人民自己权利的体现。正如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所言:“民主就是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2]人权平等,是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民主理念下提出的,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前提是必须实现人权平等,即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权利平等。就民主权利的本源而言,这种人权的平等性,实质就是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是与法律分不开的,因为民主制度的实施,必须要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民主是专制的对立物,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从事一切活动。因此,法治是民主不可缺少的基本内涵之一。
(一)不同点
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到不同事物的内在区别。比较发现,民本论与现代民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权利承担主体不同。传统民本论认为君主的权利是神授予的,君主是权利的源泉,主张为民做主。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民众认为自己命运的福祉完全来源于统治者,因此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父母官做主,并形成对他们的期盼与依赖。现代民主不承认“君权神授”说,而认为君主的权利来源于人民,统治者只是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办事,民众的命运应由民众自己把握。民本论把君主作为权利的承担主体,而现代民主把人民大众作为权利的承担主体。民本论的实质是由君为民作主,而民主思想的本质则是由民自己作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统治。
(2)价值目的不同。民本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追求的价值目的是稳定、巩固封建专制政权。传统民本论的重民,爱民、利民等思想都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讲的。如程颢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管仲说:“知予只为取者,政之宝也。”[3]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君权,而非拥护民权。而现代民主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实现人民自治。显然,两者所建构的价值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民本论下的爱护民众之举,只是统治者的一种手段,它是在豢养人民,以使人民为他们做出更大的牺牲与贡献。现代民主所追求的则是实现个人的真正价值,实现民权,即实现人民自治。
(3)实现方式及途径不同。民本的实现靠的是人治,而民主的实现靠的是法治。民本思想是为了让统治者懂得民众的巨大历史决定作用,从而自觉地去重民、爱民、利民,不做有害于人民的事,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它的施政主体是君主以及各级官员,因此对统治阶级的自身道德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讲究以德感化天下。由此可见,民本的实现方式是人治。现代民主思想的主旨是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的个人独裁和专权,这靠统治者的自身道德是无效的,必须通过法律的方式才能实现。因为法律可以认定民众的权利和权威,从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有效地保障民众的利益。所以说,民主的实现途径是法治。
(4)依存的经济基础不同。民本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而民主则以商业经济为基础。在封建小农经济下,小农人口数量固然众多,但他们都是自给自足,彼此间不经常进行商品交换,因此民众之间形不成一定的经济联系,从而在政治结构中也形不成目标一致的政治团体。而商品经济不同,“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4],它否定了以往以血缘、门第等观念所划分的高底贵贱,只承认交换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它奉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协作。因此,在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上开不出现代民主的花朵,现代民主只能生长在商品经济的土壤里。
(二)相同点
民本与民主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内在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本论与现代民主都体现了重民思想。由于统治阶级认识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统治真理,所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们在其统治过程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极其重视民众的利益,把爱民、利民等作为其善政措施的指导思想。如明成祖朱棣所言:“朕惟事天以诚敬为本,爱民以实惠为先。《书》曰‘惟天惠民’,又曰‘安民则惠’,然天子视听皆因于民,能爱人即所以事天。”[3]现代民主的使命就是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实现民众的自由与平等,显然也是把民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2)民本与民主都有反对专权、专利的思想。反对专权、专利这一思想,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如成书与战国时期的《商君书》中就说:“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3]擅一国之利是专利,管一官之重是专权,两者都是对国家的危害。民本论者看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从而提出一些学说来限制王权。现代民主的首要内涵是要求主权在民,因此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限制统治者的权利,因为只有有效的限制王权,才能真正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
(一)培育民众参与意识,提高民众参与程度
在传统的由官为民做主的民本思想影响下,至今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都不强。为了我国民主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培育人民民主的参与意识,并且拓宽其参与渠道,从而提升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人民的参与程度既是我国人民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又是衡量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尺度。这种参与意识的培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为改变人民的传统观念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在通过教育等方式来培植的同时,还要完善与其相配的法律法规。我国民主现代化建设的最大任务在基层,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基层人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坚持以人为本,清除“官本位”思想
我国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以人为本”是我国民主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官僚主义现象。个别政府官员脱离人民群众,不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困苦,既使给人民做些实事,也往往是以主人的心态认为是对人民的恩惠,而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因此,传统的重民、爱民等民本思想应得到提倡和发扬,并且将其融于当今的“以人为本”思想中,使国家公务员切实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型工作作风,从而推动和促进民主的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法治程度
传统的民本思想突出的是人治,广大民众的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和实现。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就必须加强民主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度还不够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人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得不到充分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主现代化的进程。要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法治程度。
(四)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巩固民主基础
市场经济是民主依存和得以发展的基础。为了推动和发展我国民主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我国现在毕竟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立,造成部分领域民主建设的缺位,阻碍了我国民主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促进我国民主的发展。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152.
[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0.
[3]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03.
D082
A
1673-1999(2010)07-0005-03
徐志攀(1981-),男,河南郑州人,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法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
200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