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刚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职教就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杨勇刚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职业素质提升为主线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就业结果为依据检验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实现学生优质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高职教育;优质就业;实践与探索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是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过不懈探索与实践,在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走出了一条毕业生优质就业的特色之路,为开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为使教学能够体现职业工作特征和岗位要求,我们构建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推动以订单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是推行“双证制”人才培养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同时要取得至少一到两张乃至多张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这样学生既能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具有了转岗适应能力,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几年来我院每年均有95%以上毕业生获得“双证”,部分专业达到了100%。
二是强化校企合作平台。学院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强化了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的更新,组织结构的设计,校企资源的共享以及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上,如成立了以行业专家领导为主组成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组建了浙江金融职教集团,各专业成立了以行业专家为主的指导委员会等,还有由行业一线操作人员组成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运作层面的合作小组,而且建立了规范的运作制度。
三是深化工学结合改革。学院以“开放办学共生态、校企合作共育人、服务引领共发展”为原则,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实现了各主要环节的联动推进。如金融专业群的订单培养、保险实务专业群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群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
四是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从2003年开始的订单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已组建的订单班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裕兴不动产经纪公司、淘宝网等15家单位共29个订单班,占毕业生总数的近50%,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学院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巩固成果并加大订单人才培养的力度,学院组建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教育部专家、上海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研究员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银领学院订单人才培养实现了培训和教学相结合,缩短了岗位和教学的距离;银领学院的价值在于能够将企业的用人竞争前移,在产学合作上形成了‘赶集’效应,具有制度化意义,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学院把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娴熟职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品德优化、专业深化、能力强化、形象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工程,为学生优质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品德优化。通过举办各类党、团校活动,形势政策讲座,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要求,学院着力构建了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提升了金融职业人的从业能力。
专业深化。各专业从新生教育开始,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和优秀校友进行讲座和现身说法,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了专业、喜欢专业、热爱专业。通过工学交替、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实训等途径指导学生发展成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了职业,体验了职业,培养了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强化。以每年开展的百名技能尖子培养工程,“众诚杯”技能擂台赛等为载体,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练习技能的兴趣。同时,重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寓职业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通过一系列讲座、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强化了学生的能力。
形象美化。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上,学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的养成教育与培养,结合文明、礼仪行为要求,用职业培养目标和要求规范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自身形象意识,使学生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
衡量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除需要依据客观的就业率统计数据外,还必须考虑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方面的就业结果指标。
就业率、签约率。我院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同时加大在校生择业调查和市场需求预测调查力度,提高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每年均居全省同类学院前列,其中200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92%,签约率达到95.19%。
毕业生供需比。由于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逐年大幅递增,主要体现在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为主的银行单位,以金通证券等为主的证券公司,以中国人寿保险等为主的保险公司,以裕兴不动产等为主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以淘宝网等为主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集团企业。2009年共有472家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人才,供需比达到1:5,总需求量为10013人。
薪金水平。我们抽样调查了金融系投资理财专业02(1)班学生毕业后年薪水平,投资理财02(1)班学生共57人,调查反馈56人,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毕业后第一年薪金水平达到3至4万的占12.5%, 4至5万的占51.8%,5至6万的占23.2%,6万以上占12.5%;第二年薪金水平达到4至5万的占1. 8%,5至6万的占30.4%,6至7万的占41.1%,7万以上占26.7%;第三年薪金水平达到7万以上占37.5%,这充分表明我院毕业生总体薪金水平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
就业结构。我们抽样调查了会计系财务会计专业01(2)班学生就业结构状况,财务会计01(2)班学生共57人,调查反馈52人,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就业单位在金融机构的占70%,大型集团企业占12%,会计师事务所占2%,外贸公司占4%,其他企业占12%。调查表明,我院毕业生就业结构合理,对口就业率较高。
G712
A
1673-1395(2010)01-0337-02
2009-12-20
杨勇刚(1980—),男,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