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之家”建设的理论思考

2010-08-15 00:49:10傅亚挺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载体

傅亚挺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党员之家”建设的理论思考

傅亚挺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各级党委要充分重视“党员之家”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运行“党员之家”,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党员之家;载体创新

一、高校“党员之家”建设的定位

高校“党员之家”的定位关系到“党员之家”在高校党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高校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员之家”的目标定位及功能定位,只有定位清楚,“党员之家”才能按照其本身的功能在高校党建中发挥作用。

(一)目标定位

“党员之家”是广大党员学生自己的“家园”,党员学生应该是“家园”的主人,因此,建设“党员之家”应该在高校党建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围绕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宗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使他们成为我党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发展有后劲的优秀接班人。同时,各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以“党员之家”建设为契机,重视“党员之家”建设,加强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重视创新,力争把它建成一个内涵丰富、品位高雅、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

(二)功能定位

“党员之家”应成为学生党员开展活动的阵地。“党员之家”前身就是党员活动室,其主要功能就是为党员的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高校“党员之家”应继承这一传统,把学校党员活动安排到“党员之家”,如入党宣誓、支部会议等。这既能把各种党员活动纳入到学校整个党建过程中,又能充分发挥“党员之家”的功能。

“党员之家”应成为学习、交流、研讨、教育的中心。“党员之家”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具有丰富的资料,配备相应的设施,这客观上能为党员的学习、交流、研讨、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党员之家”应该是学生党员学习的资料库,能为学生党员学习提供查阅、借阅等服务。

“党员之家”应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辐射源。高校“党员之家”建设是学校党建的一个创新载体、工作抓手,应通过建设“党员之家”,突出其在教育党员过程中的作用,以此推进学校的党建工作。

二、“党员之家”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当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

载体创新,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之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创设多样化的工作载体,拓展空间,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性和影响力。所谓载体,就是承载事物目的的工具或方法手段。一切方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目的也必须通过方法手段来实现。新时期高校加强党建工作,一定要重视载体创新,以丰富的形式、有效的活动来吸引大学生,培养学生党员,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之家”的建立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为高校基层党建开辟了一个新的阵地,一种新的思路。它能以亲切的名称、准确的定位、完善的功能吸引青年大学生们,教育青年大学生。高校通过校、院(系)“党员之家”、宿舍“党员之家”、网络“党员之家”等各种形式,能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的各种资源,提高党建的实效。

(二)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实在抓手

高校学生“党员之家”的建立,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功能,为高校党建工作增添一个实在的抓手。

通过“党员之家”的管理队伍建设,内练素养,外树形象,使学生党员骨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加强“党员之家”建设必定要加强对“党员之家”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党员之家”的管理运行模式,其管理队伍应该以学生党员骨干为主体,高校党建工作者为补充。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把好“进口关”,做好“培训关”,修好“日常关”,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

通过举办各种热点论坛交流会,强化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党的建设。在“党员之家”这个平台,通过举办各种交流会,吸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时研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讨论中引导他们的思想,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这个交流平台,也能引导学生骨干积极参与党建科研活动,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现状的调研和调控,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商讨学生党建工作新方法,加强与各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通过党建新闻的宣传和党建专题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在大部分高校中,提高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入党前的党校培训和入党后的政治学习。实际上,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除了现有的党校培训外,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而“党员之家”就可以提供这种平台。可以通过党建新闻的宣传,在党的重大节日和重要会议前后进行党建专题研究,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提高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使“党员之家”真正成为提高党员学生理论水平的精神家园,成为提高党员学生理论素养的抓手。

通过设立党建工作问答平台,做好党建工作的上下畅通,为创建和谐校园做铺垫。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站、简报、墙报等途径设立党建工作问答平台,向广大学生及时传达、宣传、落实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密切联系周围同学,及时了解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畅通工作,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好铺垫。

(三)是深化党建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高校扩招,学生基数变大,学生党建工作量成倍增加,管理队伍力量不足。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既要按一定比例发展学生党员,又要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高校各基层党支部的管理队伍力量明显不足。虽然各高校党委已重视并加强了学生党建队伍的力量,但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上仍处于疲于应付日常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状态,对党建工作投入不足,工作不够及时、细致和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形式滞后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目前,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于我国教育体制,大部分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是分系按行政班级进行的,缺乏党员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对入党积极分子是通过上党课的形式来教育,对学生党员则主要是形式单一的组织开会、文件学习,教育实效性不强。这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似乎是在说教。不少高校缺乏多种形式的配套教育,致使已发展的学生党员缺乏积极性,思想上松懈,理论水平得不到提高,政策执行力不够,进而达不到学生党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社会多样性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不突出,服务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现实经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明显,在党员的思想、言行上有退化现象,先进性不如入党前。这必将影响到周边同学对党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了党建的质量和发展。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把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如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加强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党员之家”建设是一个突破口。

一是加强“党员之家”这一党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的管理作用,能成为解决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党建工作人员数量偏少的矛盾的突破口,减轻高校党建的工作压力。

二是加强“党员之家”这一党建载体建设,能成为完善和改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形式的突破口。

三是加强“党员之家”这一党建载体建设,能解决学生入党功利性重、入党前先进入党后退化的矛盾,成为学生入党后能继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的突破口。

四是加强“党员之家”这一党建载体建设,能解决高校党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成为提高高校党组织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突破口。

[1]王宪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

G718.5

A

1673-1395(2010)01-0255-03

2009-11-10

傅亚挺(1977—),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