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2010-08-15 00:49:04杜佳
关键词:顶岗考核院校

杜佳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杜佳

总结了高职院校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实习。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内完成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储备之后,到专业对口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即顶替企业正式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身兼两种身份,即“高校学生”和“企业准员工”,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范和要求进行实习,并有明确的工作责任。顶岗实习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

一、顶岗实习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顶岗实习环节在高职院校的推行和实践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政府从政策规范层面进行了积极引导与支持。各高职院校积极进行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从当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比例逐步提升

譬如我们学院,截至2009年12月份,参加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学生占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为100%,比以往显著增加。顶岗实习的有效实践,大大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2009年,我院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16%。

(二)带动了学院其他工作的开展

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了,顶岗实习也带动了其他工作的开展。比如,顶岗实习工作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改善了校内生产性实训质量,增强了学校的组织管理水平,提升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步增强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就业情况良好。实践证明,相对于以前的“放羊式”毕业实习而言,顶岗实习无论是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兴趣的提升,还是对学校就业率的促进、对学校品牌效应的提升,都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工作在学校的重视和推动下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顶岗实习普遍存在三方面的难度:一是实习岗位不足,二是实习的管理太难,三是对于实习的评价不易掌握。

(一)顶岗实习岗位不足

顶岗实习岗位不足的原因,一是由于近几年学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张,需要顶岗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是由于学院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造成某些专业顶岗实习岗位相对不足;三是由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能够提供的岗位不足。

(二)实习管理不够规范

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实习管理一般由企业“代劳”,即委托企业进行管理,高职院校在这一环节中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也难以有实质性的效果。目前的顶岗实习真正能体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管理的并不多。这是因为:第一,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调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无法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实现“友好对话”;第二,由于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和体系建设方面还在不断探索中,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等,使得管理上的规范性存在问题。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从目前学校实施顶岗实习的情况来看,普遍在考核评价环节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学校主要以实习小结等书面形式考核学生,小结一般由带教老师或者师傅写评语、盖章,以此作为实习的评价手段。这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方法简单,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当前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过程中,尚未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规范化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三、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院在总结多年顶岗实习管理经验和其他高职院校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对策。

(一)找准企业利益点,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而工学结合的瓶颈问题,本质上有“三个缺失”,即政策的规范性缺失、企业的积极性缺失和校企的共同利益基础缺失。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顶岗实习岗位少、顶岗实习单位落实困难等问题的加剧。如果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缺乏行业企业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则顶岗实习的目标就很难完成和实现。从长远意义来看,这涉及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不能永远处于“一头热”的位置,而是要让企业也“热”起来。企业最需要什么?当然是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则可以在人才、技术上得到充分体现,即企业必须通过人才和技术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找准企业的“利益点”,从企业的经济利益角度寻求与企业共同利益基础,提高企业的参与性。

(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全程进行科学管理,不仅是体现顶岗实习规范性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质量、讲究效率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顶岗实习的中间管理依然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有序推进的直接制约。从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来看,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顶岗实习涉及学生空间地点的转变,作为校方,由于学生普遍转移到企业内进行顶岗实习,出于教学管理的要求,学校应当始终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而作为企业方,既然把学生作为“企业人”对待,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企业管理约束。既然学校方与企业方,都要参与管理,那么这种管理就应该在双方共同协调、通力合作的状态下才能起到实效。因此,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而且可以显现顶岗实习的实践初衷,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功能。

(三)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完善顶岗实习模式

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人文氛围都不尽相同,因此顶岗实习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进行灵活设置。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分步解决。为此,学校采取了“校企双向管理,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管理模式,包括学院与企业签订协议;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支付报酬);加大专任教师巡回辅导检查力度;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顶岗实习难管理的问题。顶岗实习考核评价难,即“学生双重身份,双重任务,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考核评价难度增大”,为此学院采取校企双方参与检查、双向考核、学校评价的考核方式,使顶岗实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等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它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岗位技术的紧密性已众所周知。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突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瓶颈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思考,沉着应对,相信各项难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的。

[1]姚和芳.探寻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筑开放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2]严军.浅谈“顶岗实习”组织和操作管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程云燕,刘永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4]田栋.规范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

[5]陈学文.高职教育中“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

[6]严邝明.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江苏教育,2009(3).

[7]胡同德.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8]刘光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隐忧与对策研究[J].西北职教,2008(12).

book=203,ebook=534

G642.44

A

1673-1999(2010)23-0203-02

杜佳(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讲师,从事会计与审计研究。

2010-09-02

猜你喜欢
顶岗考核院校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