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铎,吕华鲜
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旅游开发研究
尹铎,吕华鲜
介绍了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的仪式和婚俗特色以及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状况,提出了在鄂尔多斯市进行婚礼旅游开发的策略。认为将富有特色的婚俗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婚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婚俗文化;旅游开发;蒙古族;鄂尔多斯婚礼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经过适当的旅游开发可转化为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婚俗被民俗学家一致认为是最能体现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民俗风情的活动之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1]将婚俗礼仪活动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可使活动喜庆氛围锦上添花。因此,婚俗旅游可能将成为日后旅游活动中的一朵奇葩。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整个地区文化特色鲜明,蒙古族风俗礼仪保存完整。鄂尔多斯婚礼文化,起源于蒙古远古年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极具特色的仪式有以下几种:
(1)绾头出嫁上骏马。新娘离家之前要将乌黑麻花辫解开,沾事先准备好的奶水梳,再用象牙筷将头发一分为二后戴上发套头饰。此举象征新娘从此完成了少女向少妇的蜕变。当次日太阳升起新娘出发时,人们特别是新娘的母亲要唱起送亲歌,在依依不舍的歌声与哭声中,马背上的新娘掀起盖头举目回望,其感人的场面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2)拦门迎婿。新郎一行走到新娘家时,会被猛然飞出的白色托罗克毡拦在门外。新郎如想要随着宾客混进包去,拦门的四位大嫂会抓起锅灰将新郎的脸抹黑,防止新郎逃走。此举惹得宾朋捧腹大笑,新郎也是哭笑不得。然后四大嫂与新郎的祝颂人对峙,双方开始舌战问答,日常百科样样涉及,十分精彩。最后祝颂人将礼品拿出,女方家才会放男方来人进入。
(3)求名问庚。蒙古人很讲究名字的意义,为了避免结婚后与男方家长辈重名,公婆要为新娘另取一名,并在婚宴上公开。本来很简单,但偏偏不肯直接说,从而引起大家兴趣非要知道不可,于是求名问庚闹通宵开始了。这项礼仪分三个回合,前两个回合是预热,第三个回合才进入实质阶段,直到坐上首的嫂嫂见时机成熟,不再刁难,取出哈达献给新郎,告诉新娘的姓名和年龄,才算结束。求名问庚考验新郎的耐心和毅力,其温馨的过程体现了在场宾朋对新郎新娘由衷的祝福。
(4)男方设宴宾朋欢。迎娶活动到男方家后,男方家会献上全羊待宾客。席宴坐法是“男方的主婚人在东,女方的主婚人在西,男方的亲友由大到小从东往下排,女方亲友由大到小从西往下排。”[2]坐好后男方家就开始敬酒,之后联欢也开始。宾客们吹拉弹唱意兴阑珊,一会儿东边唱来西边和,一会又携手大合唱。联欢进入高潮后,主宾还会走出蒙古包仰望夜空,享受来自大草原沁人心脾的夜风。
(一)仪式隆重,步骤分明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分发出嫁、母亲祝福、圣火洗礼、跪拜公婆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内容。这些仪式程序和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譬如:新郎和一行人佩弓娶亲走到接近新娘家时,会跳下马小憩一番,临走时就地挖个土坑,埋进一桶酒(称为埋物宴);娶上新娘返回时,再以特有的方式将此酒挖出,敬奉宾朋。这一特殊的过程在其他民族婚礼中不曾有过,蒙古族其他部族也很少有这样做的。又如:女方到男方家入住后的第二天清晨举行白马宴,男方祝颂人在新人睡醒前将两匹白马拴在蒙古包外,“门前铺下白毡一条、桌子一张,上摆全羊、砖茶、香烟、白布等物”[2],然后祝颂人说祝词并进行仪式,之后这些物品要给祝颂人分享。平民人家拿不出这许多东西,许多部族就化简只在新包的箍带上栓两条白色的哈达,鄂尔多斯的台吉﹙贵族﹚人家则将这种宫廷贵族风俗坚持了下来。
(二)游牧文化特征显著
婚礼上茶酒奶制品羊等食品,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游牧饮食文明[3]。鄂尔多斯婚礼中男方向女方献放羊背子(也就是全羊宴)的礼节,是蒙古最高礼节。女方到男方家后,男方家中,桌上放孤矢羊骨,或桌旁置一羊,新郎新娘向之跪拜[4]。可以看出,羊在蒙古婚礼中,早已不只是美味佳肴,更是婚礼的吉祥象征以及新人的婚姻凭证,显示了游牧文化的特征。
鄂尔多斯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名为“抢帽子”。娶亲方赶往女家时相互赛马,路上会有一位小伙子用骑马鞭杆抢下新郎帽子。抢帽子游戏是从古代婚礼上的“叼羊”习俗演绎而来的[5]。
仪式过后的喜宴上,宾朋会耍戏新人。男方要用手折加入了红柳棍的羊脖骨,以此测试男方的力气和智慧。这种仪式体现蒙古人民风趣幽默的同时,也反映了蒙古族在草原与大漠中的生存之道和遵从物竞天择的客观规律。
(三)与宗教和祭祀文化相融合
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影响极大。《伊克昭盟志》载:结婚时,先有喇嘛选定良辰。拜毕见翁姑,拜佛堂、皂王及家庭长辈,答亲友礼,这期间喇嘛诵经唔唔不休[4]。婚礼全程都伴随着宗教活动的进行。祭祀方面,蒙古族的婚礼上有祭天祭火的祭祀习俗。拜天被蒙古族称为祭“腾格里”。“牧人们认为,火能避邪禳祸,火能祛病消灾”[5],所以婚礼中又有隆重的拜火拜灶的习俗。新娘到达男方家后,要和陪嫁一起从火堆穿过,进门之后要对着火神﹙灶火﹚三拜九叩,才算是“入籍”。不论拜天或是拜火,其观念皆源于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教。
总体而言,鄂尔多斯婚礼融礼仪风俗、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宫廷文化于一体,仪式充满吉祥、喜庆、热烈的气氛,展现了蒙古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鄂尔多斯婚礼与旅游业已经一定程度地形成互动。
鄂尔多斯婚礼最早在1958年时被鄂尔多斯歌舞剧团以表演式节目搬上舞台,1980年鄂托克旗的乌兰牧骑再次将它搬上舞台,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等奖。此时的鄂尔多斯婚礼只是作为单纯表演式的节目,并没有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旅游者,也没有被开发为旅游产品。
鄂尔多斯婚礼表演的成功预示着其旅游开发的潜力巨大。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策划编排了《鄂尔多斯婚礼》,在老牌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推出。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在瞻仰一代天骄后,还可以观赏蒙古婚礼的盛况。各旗县区的乌兰牧骑受到启发,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于是不同版本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在各自的旅游景区开始上演。《鄂尔多斯婚礼》“20多年来已经在国内20多个省、区、市和10多个国家、地区演出千余场,在鄂尔多斯当地演出7800 多场,收入达 2000 多万元”[6]。这一阶段,鄂尔多斯婚礼已经作为旅游资源进驻基础设施及服务条件较完善的旅游景区,并有专门团队对其进行初步开发和包装。这种自然风景观光游与民族文化体验游相结合的形式得到广大游客认可,逐步形成了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草原旅游产品。
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崛起,旅游业越来越为人所重视。2003年,政府对《鄂尔多斯婚礼》进行了著作权登记,其后颁布了一系列方案对鄂尔多斯婚礼进行保护。在政府倡导、旅游景区牵头、各大艺术团队承办的基础上,形成了鄂尔多斯婚礼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机制。2005年,成功打造了一场大型民族舞蹈《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将蒙古婚俗推向全世界,这对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强化文化符号象征
鄂尔多斯市经济、文化、旅游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民族文化品牌,可以在对外招商、项目融资、文化交流等重要场合向外界重点展示,让鄂尔多斯婚礼作为地域风土人情的代表符号进一步强化。
(二)构建婚礼旅游商业街区
鄂尔多斯市可以杭锦旗为代表,以鄂尔多斯大草原为依托背景,以现有街区为场所,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商业街区。其中,可重点考虑构建鄂尔多斯特色婚礼美食一条街、婚礼工艺品一条街等,重点营销混糖饼、奶皮、奶酪、风干牛羊肉等鄂尔多斯特色的蒙食以及蒙古刀、银首饰、鼻烟壶、哈达等蒙古特色工艺品。
(三)开展婚礼歌舞特色修学游
树立多元文化发展观,开拓鄂尔多斯婚礼歌舞市场。也就是说,蒙古歌舞市场不论从内容上、经营方式上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应是开放的,以适应当下日益开放的审美需求。这种开放性不仅要有思想层面的深入,更多的是艺术性和商业化的深入。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筷子舞、顶碗舞、盅子舞,或温柔细腻或豪放洒脱,旋律轻快节奏感强;古老神秘的呼麦和独具特色的蛮汉调,更是越来越引人关注。可以开放此类歌舞的教学活动,开发修学系列旅游产品,为对蒙古民族歌舞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学习机会。
(四)建立婚礼民俗博物馆
鄂尔多斯市现有博物馆缺乏对蒙古民俗风情的展示内容,鄂尔多斯婚礼作为鄂尔多斯民俗乃至蒙古民俗的集大成者,有必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修建一座婚俗博物馆以充分展示包括鄂尔多斯婚礼在内的蒙古民俗风情。
(五)加强体验开发,突出营销特色
鄂尔多斯市可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打出草原婚礼特色品牌,吸引年轻人到鄂尔多斯举办鄂尔多斯婚礼。产品营销时可打出“蒙古宫廷世纪大婚”、“世界第一高人喜顺选择的婚礼”等口号,努力使鄂尔多斯市成为世界颇有特色的新婚旅游胜地。
鄂尔多斯婚礼在表演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如适当邀请游客作为嘉宾参与其中。另外,表演完毕后旅游者的心理反应也应予以充分重视。现有旅游景区内的婚礼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游客晚宴结束,表演也随之结束,夜晚大量宝贵时间得不到很好安排,游客往往不能尽兴。节目表演完后,婚礼的演职人员可以在蒙古包外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邀请客人参与其中,以适应客人观赏表演后意犹未尽的心理。
(六)兴建婚礼民俗主题公园
鄂尔多斯地区自然景观丰富,但现代化的游乐景区不足。现有的如东胜公园,游乐设施老化且吸引力不强。建议在全面吸收与本民族有关的文化因素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游乐设施,打造一处突出婚俗特色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公园景区总体风格可以鄂尔多斯特有的三类蒙古包为主体表现形式,位置可以选择在东胜区新开发的康巴什新区或铁西新区。公园可分区,如包括蒙古婚俗大观区、蒙藏银饰工艺展区、特色奶食及肉食品尝区、蒙古原生音乐会展区、那达慕盛会体育竞技体验场,等。
鄂尔多斯婚礼作为典型的婚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将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婚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邓永进,等.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27.
[2]郭雨桥.蒙古通[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6~88.
[3]尚烨.论鄂尔多斯婚礼的文化特色[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6).
[4]曾庆锡,等.伊克昭盟志[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5]齐·毕力格.源远流长的鄂尔多斯婚礼[J].西部人,2003(5).
[6]张璐,荣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起来[EB/OL].http://www.ccdy.cn,2007-06-20.
G124
A
1673-1999(2010)03-0147-03
尹铎(1990-),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旅游学院 2008级学生;吕华鲜(1972-),女,广西灵川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