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场视域下的德育环境优化

2010-08-15 00:49石慧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主体

石慧

道德场视域下的德育环境优化

石慧

德育环境作为影响德育活动和德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因素的总和,属于道德场的范畴。根据道德场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德育环境建设存在制度环境建设口号化、德育知识过于理论化、生活环境建设条块化、道德教育情境创设套路化等问题。优化德育环境,应当树立整体意识、人本意识和先进意识。

德育环境;道德场;场效应;人本德育;德育环境优化

“场”视域是源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新思路。随着学科综合化和边缘化的发展,它逐渐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道德场论是研究一定道德情境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个体道德行为选择、发生和变化所产生影响的理论。在德育的相关问题研究上,它是一个全新的理论维度和诠释视角。

“道德场是构成一定道德情境的各因子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因传递、交换其信息、能量、物质所产生的进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特殊形态和空间。”[1]其实质是一定道德实物相互作用的空间、媒介和场所。个体的道德行为的选择、发生和表现,都是由构成道德场的道德社会场、道德情境场、道德心理场协同活动的结果。它的存在、运作、演化、发展对场主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会产生不同的机能效果即道德场效应。具体而言,道德场的效应主要包括激励效应、榜样效应和感染效应。

一、德育环境的实质——道德场

道德是以“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两种形态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德育即道德教育,其实质是社会道德经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个体道德的过程。德育环境是实施道德教育,以实现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和德性行为习惯目的的环境,是对主体的德性养成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场所和空间。从其本质上说,德育环境属于道德场的范畴,是一个特定的“道德场”的次级场。

首先,这是由德育环境的关系性决定的。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的道德关系。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良知和外界德育源之间的关系、道德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主体之外的德育源之间的关系等都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德育环境是道德教育得以实施的场所和空间。在这种空间里德育环境的各构成因子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着相互作用。

其次,这是由道德教育的目的决定的。道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即个体道德的社会化。德育环境就是为实现这样一种转化而预先存在或者创设的环境氛围和活动场所。道德场同样也是为社会道德最终进入个体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为过程之中,并内化为个性化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产生道德的社会效应所提供的场所和空间凭借。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

再次,这是由道德现象的联系性决定的。道德现象包括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规范内化为意识,意识外化为行动,从而强化道德规范准则。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现象是一种“场现象”,是借助道德场发生作用的“场现象”。而德育环境也是道德现象的育床,为道德现象的完成提供了“土壤”,因而隶属于道德场的范畴。

二、当前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环境建设口号化,道德教育缺乏操作性

对社会而言,德育是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精神动力,是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的精神条件,是社会文明的精神导向,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要素。然而,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评价和选拔人才时更多地侧重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考核。因此,“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现象比比皆是。“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是没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2]。尽管各种大会小会一再强调要重视德育,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德育工作仍旧以高论调低姿态的“口号化”的形式一直被架空,一旦要付诸实施,进入实际操作的环节,便陷入实效缺失、魅力缺乏的困境。

(二)德育知识过于理论化,道德教育缺乏人本性

“知识问题是现代教育哲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有的教育哲学流派最根本的冲突是把怎样的知识以何种在道德和理智上可取的方法教授给年轻一代。”[3]一直以来,道德教育的问题在于德育的知识论化,即德育知识过于理论化,将德育对人的心性影响和建设等同为知识灌输,在德育过程中以智育的方式进行道德影响,忽略道德是一种精神体验,形成以刻板的灌输方式强制受教育者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其结果,传播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即客观知识,而不是能够在主体心中生根发芽的内化“意义”。面对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环境,教育者往往忽视对主体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一个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的平台。整个过程由于没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和道德行为的习得而流于形式,也因为模式化的“一刀切”而丢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三)生活环境建设条块化,道德教育缺乏整合性

主体的道德成长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成长,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个体在知识、情感、意志、人格方面的整体性的成长。道德成长的全面性决定道德教育影响的整体性。主体接受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人的道德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社会、家庭等某个单一环境的影响作用来完成,而是需要主体生活环境大系统的整合,需要道德大氛围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社会各界、机构层级、学校部处之间及其内部都把道德教育功能机械地条块化划分,造成社会和家庭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专职,非教育部门认为德育是教育部门的专责,教务处认为德育是德育处的“专利”,其他专业的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于是德育大环境的整合效应就成为学校德育处专职教师的孤军奋战,德育环境的“场”的整体效应成为纸上谈兵。

(四)道德情境创设套路化,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平的两种重要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能力更多是借助道德情境得到培养和锻炼。以往德育的道德情境创设都比较套路化。有的一直沿用与时代脱节的经典情景案例,有的脱离道德主体的实际想当然地设计具体情境,期待预设的效应。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每一个主体所面临的具体道德困境可能各不相同,所需要的两难问题也不尽相同。经典虽好,但不合时宜。理想虽大,但脱离实际。继续宥于以往的道德情境例子,只会使具体的情境失去原有的功能,整个道德教育过程因此失去先进性和针对性。

三、德育环境优化理念的创新

德育环境一定意义上属于“道德场”。针对德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在观念意识层面上予以纠偏和创新。为此,必须深谙道德场理论的内涵,并用其特有的视角去创新德育环境优化的理念。

(一)树立整体意识,寻求德育环境“场效应”的最大化

以往德育中条块化的职能划分和环境分界,使各种可供挖掘的德育源被忽视,德育主导力量势单力薄。因此,必须树立整体意识,整合德育环境内部的各种力量,寻求德育环境“场效应”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整体、系统地考虑德育环境中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过程中各个阶段、各方面力量对主体道德社会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考虑影响的大小和方式的差异,扬长避短,统筹整合,形成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导,以媒介为手段的环境系统。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源,结成教育的合力,实现整体协调和最佳组合,从而在外部道德社会场、具体道德情境场和主体内部心理场的协同活动中,使各种“场力”的发挥更趋向预期的德育目标,以实现“场效应”的最大化。这是道德场论指导下创新德育环境建设理念最根本和最首要的内容。

(二)树立人本意识,使主体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德育环境建设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人本化”的德育理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德育现状的深刻反思。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能动主体,而不是传统德育模式下的“鸭子”和“袋子”,强制硬灌的“填鸭”式和“美德袋”式的德育只会压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德育,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尤其要注重受教育主体的独立平等人格的培养,贴近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化的过程中,更好地沟通交流,进行教与学的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及有关政策对人性和谐完善的渴求和终极的人文关怀。

(三)树立先进意识,与时俱进,永葆德育环境的场内动态平衡

实践证明,德育环境建设如果不能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特征,并据此作出及时调整,紧跟时代的步伐,终究会被淘汰。德育环境建设,需要形成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路。“当代德育环境的时代特征,从其消极面来看,在于社会的动态、失范和价值观的现实多元性”[4]。在这样的时代负面作用下,德育环境更需要向外界开放系统,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应及时作出紧跟时代步伐的调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等媒体手段广泛运用。面对崭新的工具和手段,德育工作者也应该及时更新环境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注重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尤其是对作为网民主流的青少年实施德育的时候更应该适时运用高新科技工具,积极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既保证场内要素的前进性,又保证道德场主体的及时能动性,永葆德育环境的场内动态平衡。

[1]易法健.道德场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65.

[2]严仪.机遇与挑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76.

[3]高伟.建构发展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4]李红星.德育环境变迁中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3.

book=176,ebook=183

G416

A

1673-1999(2010)11-0176-02

石慧(1983-),女,广东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广州511363)公共课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0-03-07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主体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