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新时期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工作

2010-08-15 00:49董艳东周亨顺
关键词:窃密保密工作保密

董艳东 周亨顺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二炮军事学术》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2)

切实做好新时期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工作

董艳东 周亨顺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二炮军事学术》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2)

新的时期,隐蔽斗争日趋激烈,窃密技术和手段日趋成熟,失泄密变得日趋容易,军事学术期刊作为军事理论研究前沿的载体,已成为敌对分子窃取秘密的重要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军事学术办刊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办刊人员的保密能力,并建立和完善保密制度,确保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安全。

新时期;军事学术期刊;保密

军事学术期刊是展示军事科研及学术成果的窗口,是军事科研工作者进行军事学术交流的桥梁,其刊登的内容反映的是军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军队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军事建设现状和发展水平,往往易成为敌对分子窃取情报机密的对象。在当前军事信息安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军事学术期刊必须始终注重保密安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确保军事学术期刊的发展既勇于创新又稳妥适度。

一、新时期军事学术期刊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我军的保密工作面临的客观环境、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隐蔽战线斗争日趋激烈

当前军事学术期刊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是境外各种敌对势力为了实现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千方百计地窃取我国各个领域的情报,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更加直接的威胁,军事学术期刊作为前沿军事理论交流的园地,必将成为敌对势力窃取秘密的重要目标。二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窃密手段更加先进,窃密与反窃密斗争更加尖锐,军事学术期刊在技术防范中处于劣势,做好保密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大。三是在当前我军全面推进的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中,军事学术期刊肩负着理论牵引和技术支持的重担,军事理论热点将增多,军事学术期刊办刊人员涉密的机会也随之不断增多,安全保密第一要务的地位也日益突出。[1](P98~99)

(二)计算机及网络的普遍应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及军事学术期刊无纸化办公条件的实现,保密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呈现明显的信息时代特征。一是保密领域宽泛化。大量的军事信息储存在“盘”内,流传于网上,散播在空中,信息无处不在,使泄密的隐患和漏洞大为增加,不但容易受到攻击,而且被攻击后不容易被发现,技术防护难度增大。二是窃密手段高科技化。近年来由于全球网络的高速发展,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调阅网络中传播的所有文字或图像信息。虽然为我们进行科技交流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现代窃密技术的高科技化,使得军事学术期刊的失泄密更快、更容易、更广泛。三是军事学术期刊办刊信息数字化。军事学术期刊大量用于学术研究的涉密信息资料,往往都以光盘、U盘、移动硬盘和局域网为载体在办刊人员间流通。但由于数字化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且流通过程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存在较大的泄密隐患。[2](P138~139)

(三)军事学术期刊学术研究涉密纷繁复杂

不断开展多种类型和不同内容的军事学术研究,是军事学术期刊的职责所在。贴近军队实际,涉足军事前沿,使军事学术期刊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使其对军事斗争具有超前指导作用,这也是军事学术期刊的要求。所以,在军事学术期刊的学术研究和报道中,不仅经常要用到涉密文件、涉密资料,经常要从事战略、战法、战术的研究,经常要涉及新型武器装备和军事专用器材等,这些都是敌对势力窃密的首选。而且军事学术研究和报道涉密的信息更新更快,流转也快,为提高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编辑部与保密要害部门和作战部队的联系较前更为紧密,使军事学术期刊涉密信息的数量更多、密级更高、更新速度更快,是受敌特重点“关照”的对象。由此可见,军事学术期刊学术研究涉密广,真可谓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密泄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办刊人员须足够的警惕。

二、军事学术期刊失泄密的原因

(一)保密意识不强

在军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办刊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往往过多地重视期刊的质量,而忽视了保密问题。在编辑修改过程中,有的编辑为了突出论文的精准和新颖,对一些作战流程和作战区域也不进行模糊掩盖,甚至对一些敏感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数据都不作任何处理。在期刊出版发行过程中,对发行渠道要求不严,有的直接由邮局代发,没有对邮局有关人员提出保密要求,存在流失到地方的隐患。

(二)编审制度落实不严

落实编审制度是防止失泄密的有效措施,然而,部分编审人员在这方面没有很好遵循,导致了军事学术期刊失泄密的发生。一是军事学术交流制度落实不严格。军队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中明确指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前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未经审查的稿件一律不得发表,而目前多数作者由于嫌保密审查手续繁琐,为了图省事往往将稿件直接发送给编辑部,在得到编辑部回复后,才补办保密审查证明。显而易见,这种图省事的做法其保密隐患不言而喻。二是稿件送审制度落实不严格。对“特殊”稿件的送审,编辑部通常采取“特事特办”的处理原则,即边送审边补办相关手续,使未经审查的稿件流入网络。

(三)相关知识缺乏

有些失泄密不是办刊人员重视不够,而是由于缺乏保密知识,无意识失泄密。一是缺乏网络安全知识。由于军事学术期刊的作者分布、学术审查及编辑部信息检索的需要,对军网和互联网的使用不可避免。但有些编辑缺乏对网络窃密有效防范的技术和手段,不能从物理上将军事信息与互联网完全隔绝,也不能充分利用军网以有效地确保军事信息安全。二是缺乏军事专业知识。有些编辑掌握军事专业不全面,知识面狭窄,对有些军事专业知识不了解,即便作者来稿存在涉密隐患,也甄别不出,让失泄密问题随着期刊的出版发行“漏网”而出。

三、军事学术期刊保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鉴于当前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军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特殊性,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切实做好新时期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工作。

(一)编辑应树立保密意识

长期以来,对于政治保密问题,期刊评价一直采用“一票否决”的办法,而由于军事学术期刊对这一问题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其要求更高。对此,军事学术期刊办刊人员作为军人,更应加强保密意识的培养。一是有关主管部门应重视对编辑出版人员的保密教育,加强学习《保密法》、《军事学术期刊保密规定》、《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从战略高度加深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密意识。二是对编辑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政治敏锐性、保密意识,以及区分密与非密的能力。在初审阶段就能将涉密稿件筛选出来,以便与审稿专家及作者共同界定。三是牢记军人身份,强化军人意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一名军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术可争鸣,宣传有纪律”,绝对不允许出现以促进学术交流为名,行违规之实。

(二)健全和落实相关制度

事实证明,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为此,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辑部要落实军事学术交流的相关制度,建立严格的稿件保密审查制度。依据“归口审查,按级负责,供稿用稿双把关”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审查制度。二是编辑部要完善初审和送审制度。稿件初审和送审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编辑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健全制度,明确初审内容及送审条件。三是编辑部在管理中应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让制度落到实处。制订制度的关键在于有效开展工作,因此,落实制度才是开展工作的开端。只要能杜绝一切可能的泄密渠道,具体实施办法可视各编辑部情况而定。

(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在期刊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在军事学术期刊的保密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出版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编辑人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管理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一些涉密信息及其传播渠道,注意不将涉密信息在网络上传递与传播。同时,还应加强对编辑进行定期的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以增强其网络信息防护技能,努力提高编辑出版工作的保密技术含量,切实抓好保密工作。

(四)应加强对作者的宣传教育

军事学术期刊是秘密信息的第一载体。因此,应加大对作者的宣传教育,增强作者保密意识,尽可能从源头杜绝泄密事件。首先,应在约稿时,就向作者强调投稿时应注意保密问题,请作者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附公函说明。其次,编辑收到稿件后,应主动联系作者,提醒作者注意保守国家秘密,并及时向作者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作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表权与保守军事秘密的关系。如果论文涉密,应按照《保密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作者对关键性内容进行技术处理,必要时甚至可规劝作者撤稿。

[l]郭柏寿,潘学燕,杨继民,等.科技期刊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1(2).

[2]李江涛,王高翔,孙陆青.网络环境下军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保密隐患及对策[J].编辑学报,2008(4).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2mail:yuanlh@yangtzeu.edu.cn

book=924,ebook=924

G237

A

1673-1395(2010)04-0022-02

20100302

董艳东(1977—),男,湖北安陆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军事后勤、军队政治工作和作战运用研究。

猜你喜欢
窃密保密工作保密
本期导读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窃密者是谁
面向AI模型训练的DNS窃密数据自动生成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