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与启蒙话语交往活动的现实困境

2010-08-15 00:44郭景真刘德林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启蒙者鲁四祝福

郭景真,刘德林

(1.泰山学院图书馆;2.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

《祝福》与启蒙话语交往活动的现实困境

郭景真1,刘德林2

(1.泰山学院图书馆;2.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

《祝福》是鲁迅先生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通过“我”在故乡分别与“讲理学”的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话语交往活动,形象地呈现了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中的这两类人进行话语启蒙活动的现实困境。前者反映着启蒙双方的身份认同问题,后者反映着启蒙者对被启蒙者的陌生与隔阂。

知识分子;启蒙;话语交往

“救亡压倒启蒙”是李泽厚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没能持续进行的典型概括,这种概括自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将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看作为二元对立的范畴,这既不能够合理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原因,又掩盖了导致思想启蒙运动没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复杂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种话语交往活动,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用“科学”、“民主”等体现现代思想的话语来改造陈旧的国民性,从而使国人摆脱愚昧、麻木、被蒙蔽的状态。然而,启蒙话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展开又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对话双方的身份、话语与接受者的程度等等。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当事人鲁迅先生在其小说《祝福》中形象地呈现了启蒙话语活动的艰难。

话语交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与说话的双方对对方身份的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祝福》中的鲁四在鲁镇是个乡绅,也是个表面上接受儒家思想特别是宋朝理学家朱熹影响的读书人,用文中的话说就是“讲理学的老监生”。与此同时,文中带有强烈反讽意味的话语又明显地透漏出他的假理学的虚伪本性。他的案头虽然摆放着清朝人汇编的朱熹著作《近思录集注》与《四书衬》,但在祥林嫂死去时他不仅没有表现出儒家要求的同情与恻隐之心,反而高声痛骂其为“谬种”,苛责其死去的不是时候。这也就表明,鲁四不仅没有达到“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境界,也就必然缺乏“品节详明德行坚定”的操守。鲁四老爷是个带着双重面具的社会中的上等人,他在表面上“治礼作乐,尊孔读经”,但实际上“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对于生活在故乡鲁镇中的一般人而言,《祝福》中的“我”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知识分子,用祥林嫂的话讲就是“识字的”、“出门人”、“见识的多”。联系到鲁迅先生的个人经历,我们也不难认定“我”是带有鲁迅影子的一个启蒙思想者。但是,对于乡绅鲁四老爷而言,“我”则不过是生活于异处的一个本家侄儿。“我”与鲁四的话语交往非常简短,也非常尴尬,双方只不过相互寒暄了几句,然后因鲁四大骂新党,双方于是话不投机,也就不欢而散了。

启蒙者在话语启蒙活动中所面临的第一个困境就是身份问题。启蒙是思想的改造,它必然会对大众原有的思想造成冲击,进而引发整体性的社会变革。对于社会变革而言,被启蒙的大众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地位不同分为为两类人:一类是社会中的上层人士,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大体会反对与抵制启蒙;一类是社会中的下层人士,他们大体会欢迎与拥护启蒙。当然,这两类人的划分是相对的,由于传统习俗及其思维惯性的影响,社会中的大众往往对启蒙者采取抵制与排斥的态度,通常只有那些思想开明并且希望进一步改善整体性社会生活中的上层人士,以及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遭遇困境的下层人物才有着被启蒙的渴望与诉求。

鲁四老爷是个头脑顽固、思想僵化的守旧派,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从自身的观念与利益出发,他自然要极力抵制启蒙运动。启蒙者是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而言,启蒙是其职责所在,不进行启蒙,他也就自然失去了启蒙者的身份。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即应该被启蒙的鲁四不认同“我”的启蒙者身份,同以往启蒙运动出现的那些守旧者一样,将“我”看作为一个持有异端邪说的人,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但是,对于“我”而言,鲁四显然是一个应该被启蒙的对象,他有责任与义务对其进行启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我”在这里的遭遇具有普遍性,历来的思想启蒙者必然要遭遇这种尴尬的情景。两千年前的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首要事务是“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孔子的正名思想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社会的等级关系,以此来纠正“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然而,从社会分工日益明确化的现状而言,正名思想又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为人文知识分子即启蒙者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在鲁四老爷与“我”的话语交往过程中,前者明显地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他指桑骂槐式的痛骂康梁新党,一方面透露出他的落伍与不合时宜,另一方面也明显地表达出对“我”的不欢迎态度。而“我”则丧失了启蒙者的精神优势,也缺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最终在话语活动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造成这种尴尬状况的原因固然是由于鲁四老爷的封闭与顽固,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启蒙者的“我”不能通过话语的交往活动使鲁四老爷作出改变。由于对启蒙运动的失望以及因此而形成的颓废情绪,“我”也就成为了故乡中的一个多余者,一个无聊的看客。

决定启蒙话语交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启蒙者是否对被启蒙者的自身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是当时的启蒙者孔子的上述话语绝不应该简单地看作为愚民思想,它包含着对教育或启蒙能否有效进行的深刻认识。另外,中国古代的另一位大哲学家老子对此也有类似的言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如果说孔子从教育家或启蒙者的角度谈教育或启蒙阶段性与层次性的必要性,那么,老子的话语则从被教育者或被启蒙者的角度说明了他们对相同话语的不同反应态度,两者都看到了启蒙者对于被启蒙者内心世界了解的重要性。

《祝福》中的祥林嫂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个勤劳朴实但同时也是个备受侮辱与伤害的小人物。《祝福》最打动读者的是这个小人物在充满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期间悲惨地死亡了,它引发了后来读者们广泛的同情,并促使他们以祥林嫂为小说的主角进而持续地探索导致她死亡的诸多因素。研究者们或者将当时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看作为迫害祥林嫂的四大凶手,或者将封建礼教看作为捆绑祥林嫂的精神锁链。细读原文,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因素固然催逼着祥林嫂的生活境况日益困窘,但其死亡的真正原因在于她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破坏,而又无法获得新的价值体系,从而失去了维持生存的目标与信念。第一个丈夫死后,祥林嫂受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逃出婆家到鲁四老爷家里作仆人维持生计。受到婆家的逼迫,祥林嫂改嫁给山民贺老六,后来的日子也算过的幸福。但好景不长,第二个丈夫和孩子先后死亡,她便又回到鲁镇打工,只是“手脚已没有了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也被四婶等人看作为不洁净的女人,且受到众人的嘲讽。柳妈的阴司说让祥林嫂对死后的世界感到恐慌,她便用辛苦一整年积攒下来的工钱为寺庙捐了一个门槛,以免除将来在阴间被锯成两半的痛苦。然而,在四婶禁止她摆放祭品时,她刚刚获得了的些许信心被彻底摧垮了,最终沦落为乞丐。

当祥林嫂遇到从外面回到故乡的“我”时,正是她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对灵魂的有无产生了怀疑之时。她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得确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当前生存的意义以及死后是否能够获得幸福找到某种信仰。细读原文,我们也不难发现祥林嫂对这个问题的暧昧的双重态度:一方面是希望其有,这样死后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则希望其无,如此则可以避免被锯成两段。祥林嫂的悲剧固然有着客观的社会因素,即在外在的巨大压力面前,她被剥夺了生活的自主权,生存状态一步步地恶化。更重要的原因是主观上的,即祥林嫂缺乏自我辩护的信念和能力,她只能以柳妈、四婶等他人的观念作为人生的尺度与标准,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自我认同。

祥林嫂极为郑重、虔诚与急切地向“认识字,又是出门人,见识的多”的“我”询问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这也就表明她开始对鲁镇人的观念产生怀疑,转而向“我”寻求另一种解释。但是,作为知识分子与启蒙者的“我”感到“诧异”、“悚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在我们看来,灵魂的有无与人的生存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无非有三种解答:一种是无神论者的观点,将灵魂看作是人的一种虚幻认识,也就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求个人的幸福。一种是有神论者的观点,将灵魂看作为超越现实的存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备受煎熬的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另一种是实用主义者的观点,即如果一个人认为灵魂存在有利于个人的幸福时就应该相信,反之则不信。“我”之所以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在于“我”自身对灵魂问题的把握是极其模糊的,如作品中所说,“对于灵魂的有无,我自己向来是毫不介意的”,也就是没有明确的观点,照实回答也是“说不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不清楚灵魂的有无对于祥林嫂而言究竟意味着幸福还是痛苦,最后只能敷衍搪塞了事。因而,尽管祥林嫂认同“我”的启蒙者身份,也有着渴望被启蒙的迫切愿望,但由于“我”对其内心世界的巨大隔阂也同样使启蒙处于停滞的境地。

反帝与反封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个基本任务。就反帝而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进行的启蒙活动是成功的,它唤醒了中国国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改变了了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就反封建而言,启蒙活动不能算作完全的成功,因为直至今日,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特权观念、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封建思想的流毒。“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不仅忽视了启蒙者在反帝任务上的成功,而且,将启蒙运动失败的根源归结为客观的社会因素,也就陷入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我们认为,启蒙运动虽然在开始表现为话语的交往活动,最终要落实为改造现实环境的实践活动,它本身就是启蒙者为了改造现实环境才发起的。因此,人们可以从客观环境的角度探讨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成功的表现,却不应该将其当作为失败的根源。

启蒙话语交往活动由启蒙者、被启蒙者、启蒙话语与现实环境四个要素组成,既然从被启蒙者和现实环境的因素探讨启蒙失败的根源有着明显的不当,那么,合理的途径也就只能落脚于启蒙者与启蒙话语这两个向度。其实,早于1942年,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在《中国青年》发表了题目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的文章,较早地从启蒙者的角度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评价与反思。该文不仅论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思想革命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认为“它不能算有绝对的成功”。因为“参与运动者热诚有余而沉着不足,在引起轰动一时的骚动以后,他们没有就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组织各方面设计一种深谋远虑的方案,乘着那一股勇气,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他们想以民意监督政府,而没有能建设一个健全的民意机关;他们想从文化思想与教育建设改造的基础,而没有能酝酿一个健全的中心思想,没有能培养一种有朝气而纯正的学风”。与环境决定论相比较,这种观点显然更为高明,更为合理,也对后人更有教育价值。

《祝福》收录于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中,该集发表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先生既没有对文化启蒙感到完全绝望,也没有成为更激进的社会革命者,他在“荷戟独彷徨”的状态下默默地探索新的出路。不同于前期致力于揭露国民劣根性的“呐喊”,《祝福》一方面反映出启蒙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时期的孤独与彷徨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反思知识分子在启蒙话语活动过程中的过失,反映着鲁迅先生对启蒙者自身的深刻拷问。

一般而言,文化启蒙有两种含义: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兴盛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其主要的指向是提倡思想自由、个性发展,以此来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的束缚;从广义上讲,它意味着祛除愚昧,普及新知,使人明白事理。因此,文化启蒙运动既可指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空间内的大规模的思想变革运动,也可指发生在任何时期、任何空间内的文化传播及教育的活动。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社会正常状态下的文化传播及教育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必然会造成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性的存在处于停滞或无序的状态,进而引发大规模的思想启蒙以及社会实践的变革运动。

文化启蒙必然是由启蒙者率先发起的,它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在于启蒙者是否对自身的品格有着明确的认定与行为上的坚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如果说超越环境的限制,时刻保持"仁"的品德是做君子的前提条件,那么,在大众面前拥有知识的优越性以及持续地进行话语的交往活动则是启蒙者之所以为启蒙者的必要条件。在《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虚伪、顽固以及指桑骂槐式的丑陋行为使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产生出强烈的厌憎心里,于是便使启蒙话语交往活动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冷场。祥林嫂的愚昧、盲从以及逆来顺受等软弱行为使“我”产生出惋惜、哀怜等心理,于是便使启蒙者出现手足无措的尴尬。在这两种情景下,一个清醒而又坚定的启蒙者应当超越“横眉冷对”与“哀其不争”这两种自然产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持续的话语交往活动分别使他们作出改变,也就是说,首先要让不讲理的鲁四老爷讲理,让失去信心的祥林嫂重获信心。文化启蒙并非启蒙者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被启蒙者,而是促使被启蒙者改变自身落后、愚昧的思想及行为的方式,使他们逐步地得以提高。如果不能意识到文化启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话语交往活动的话,启蒙者只会有两种结局:其一,由于看不到希望而自我沉沦,成为平庸的大众或者成为一个避世者;其二,采取激进的方式进行社会革命,成为行为上的实践者。然而,这两种后果都意味着启蒙者对自身品格的否定和背离,换句话讲,启蒙者只能是一个教育者,一个话语交往活动的主体。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王红丽)

ZHU fu and the Rea listic D illemm a of the En lightenm en t conversationa l comm un ica tion

GUO Jing-zhen,L IU De-lin
(1.Taishan University L ibrary;2.School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21,China)

The novelzhufuexp ressesLu Xun’s viewpoint to“W usiCu ltu reM ovem ent”from the academic perspective.Th rough the descrip tions fo the conversation comm unication between“I”and Lo rd Lusi", X ianglinshao,itvivid ly reveals the realistic d ilemm a of the p rogressive in tellectualsw ho tries to en ligh ten these two kindsof peop le.The form er reflec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n ligh teners and the peop lewho are en lightened;the later reflects the unfam iliar and barrier between them.

intellectual;en ligh tenm ent;conversational comm unication

I210.97

A

1672-2590(2010)04-0059-04

2010-04-15

郭景真(1974-),女,山东济宁人,泰山学院图书馆教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启蒙者鲁四祝福
从启蒙者“论戏曲”到“甄别旧戏”——20世纪中国戏曲命运的生态观照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一寸相思一寸灰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
与“启蒙者”同行
《杂文选刊》创刊25周年致启蒙者
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