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枢
(天台山济公文化研究会,浙江 天台 17200)
弘扬济公文化 促进和谐发展
许尚枢
(天台山济公文化研究会,浙江 天台 17200)
济公是一位力促社会和谐发展的践行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物与人之间、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时,都贯穿着一个“和”字。济公和谐文化以“戒恶扬善,慈悲度人,和乐处世,无我利他”的济公精神为核心理念,是对佛教教义、家族风尚和天台民风“四气”(硬气、灵气、侠气、和气)的继承和发扬。对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弘扬;济公;文化;促进;和谐;发展;祖国和平统一
和谐幸福的大同世界是全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无数先贤为此而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作为诞育“和合文化”象征的“和合二仙”的圣地,天台山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举世闻名、人称“济公活佛”的天台籍禅宗高僧道济,就是一位力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践行者,源远流长的济公文化更是一座精彩纷呈的和谐文化的宝库。现在就以济公的相关史料、传说和艺术作品,阐述济公精神与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于建设当今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八百年来,各种有关济公的传闻轶事,或凭借口传心授,或见诸典籍记载,或形诸绘画雕塑,都贯穿着一条“戒恶扬善,慈悲度人,和乐处世,无我利他”的红线,形成了鲜明的济公精神,渗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济公文化中,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济公总是“和”字当头
济公是天台籍的禅宗临济宗高僧,常住京城。他广交朋友,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屠夫走卒,临安之内,西湖之滨,没有人不知其名,连摆渡的“篙夫识我不论钱”。良好的人缘使他在朝野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也为他“救人之死”和“息人之诤”创造了条件[1],提供了方便。在他的眼中,无论是帝王豪门,平民百姓,直至弱小生灵都是平等的众生,应一视同仁。对于好人受苦受难,济公在深表同情、好言宽慰之外,给予力所能及的救助。正如他的师侄居简在《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所记载的,甚至在他自己“暑寒无完衣”、“寝食无定”的情况下,也要 “勇为老病僧办药石”。对于人际间的纷 “诤”(“争讼”、“争夺”),则本着“以和为贵”的精神做好调解工作。民间广泛流传的《济公活佛圣训》,诸如“弟兄姊妹皆同气,争什么?”“公门里面好修行,凶什么?”“人世难逢开口笑,恼什么?”“人争闲气一场空,恨甚么?”“冤冤相报几时休,仇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甚么?”等条目[3],充满了“和气”,不啻人们立身行事和修补关系的箴言。
自然,济公并不是刷浆糊的“和事佬”。和谐是对立的统一,需要通过整合、协调、调解来实现,但并不排除必要时用斗争的方式来实现。济公为人有很强的原则性。有的人唯恐高攀不上高官豪门,而他是“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2]。对于那些为富不仁者,他更是不买账,还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济公的 “救人之死”,亦即挽救人的生命,这“死”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面临他杀的危险。在后一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斗争予以解救。据说济公还说过“诛恶人即是善念”这样的话。对此,后世佛门以“除恶亦即修善”的话给予回应,进一步肯定了除恶本身就是一种善举,因为只有“除暴”才能“安良”,天下才会太平。
另一方面,无论是做调解工作或者是对待坏人坏事,济公都是“和”字先行,讲究策略和方法。对后者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先予以教育、警告,做转化工作。例如,有位千金小姐病了,财主逼鸡足山传衣寺的老方丈深夜进城诊疗,闹得不可开交。济公出面调解。他一面劝阻老方丈下山,一面训斥财主,让他以粮食分一半给本村的老百姓,送两桶灯油到寺里作为条件,自己亲自上门治愈小姐的病。临别时叮嘱财主以后要多做好事,否则旧病还会复发(《济公的故事》)①本文所引济公传说,除注明外,均引自《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市文化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济公的传说》(止戈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台州故事卷》(蔡庆生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天台卷》(天台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部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出版,1992年)、《鸡足山传说》(云南出版社,1885年11月)、《济公传说》(柯玲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等著述以及网上所载。所引济公传说只在括号中注明篇名,恕不一一注明出处。。再如苏州文士顾文秀向舅妈借得几件首饰作盘缠进京赶考,舅父“财万贯”就像剜了自己的心,竟气瞎了两眼,到处求医拜佛无效。最后找到了济公,狠下心掏出一千两银子,病还是不见好。济公说:“看来只能找新科状元试试了。”原来新科状元就是顾文秀,他命家人捧上十个大元宝,算是还盘缠钱。“财万贯”高兴极了,来回不停地抚摸元宝。济公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如今见钱眼应开,嘛咪哄!”“财万贯”顿时眼亮。济公说:“再发病我可没办法了。”只见破扇子一挥,元宝被当作布施飞到济公的怀里(《见钱眼开》)。既是入木三分的讽刺,也是一则寓教于罚的标本。
(二)在对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济公同样讲求一个“和”字
济公积极提倡放生活动。《净慈寺志》就有“濒湖居民将食螺,已断其尾。济颠乞以放之,遂活。今西溪安乐山池中,尚有无尾螺蛳,传为颠手放故物也”的记载[4]。《济公匿池》传说则叙述几个公子哥儿阻止穷老妪在虎跑寺荷花池里放生,济公作法帮她将螺蛳放到寺外小坑里,并用破蒲扇引去一半池水。这样既惩罚了恶少,又成全了放生好事,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台州也有僧人将已经煮过的红色“文殊虾”在府衙前河中放生的记载,人们称这位僧人为“小济颠”[5]。作为一位兼职“下火”僧,济公不仅为僧人与平民火化,而且替蟋蟀和虾蟆之类小动物营葬,为张太尉那只别名“王铁枪(后梁名将王彦章的别号)”的名蟀把火时,写了《瘗促织·鹧鸪天》、《把火诗》、《撒骨诗》哀悼[6],被天台籍丞相贾似道收入《促织经》之中。所有这些史事和传说都表现了济公民胞物与的爱心。
宋代时,从西湖的长桥到太子湾五里南新路,长松夹道,苍翠荫人,这就是可以与“钱塘十景”中的“九里云松”媲美的“南屏乔松”,姓赵的知府却要将它砍伐掉造屋。济公闻讯赋诗二首为古松陈情,深深感动了对方,使之收回成命。在《王水娘潭》传说中,济公见富孀因为袈裟罩去她十湾十垅地的大树而心疼大哭,就一边说:“我只化你十年时光,十年后我还你满目青山。”一边用手一挥,那些杉树梢头倏地直立自动插入土中。紧接着一场雨水,树梢都蕾出了新枝,富孀转悲为喜。诸暨、东阳一带也有类似的传说。济公为修葺大智禅寺募化木料,施主卢万山要他在半年之内补齐树苗。济公说用“倒插法”只要一个月就能成活抽芽,三个月长成树苗。万山怎么也不肯相信,就跟济公打赌,结果是济公赢了。直到现在,据说那些地方,倒插杉树梢头还真能插活成林,比种子实播成苗还要快[7]。这是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也随之而解决,达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还有一个传说,济公生活的年代,正是奸相秦桧的孙子秦熹掌权的时候。一次去鸡足山,在松树林遇到一群豺狼,把济公团团围住,狂嚎着扑上前来。济公连忙运气,一掌打得领头的大灰狼惨叫着倒地喘息,其余豺狼吓得往后缩。济公笑笑,用手把大灰狼轻轻推了一下,说:“请吧,请吧,此乃迦叶道场、佛教名山,你等不可在这里放肆!”大灰狼翻身爬起,夹着尾巴带着狼群一溜烟跑了(《松林伏豺》)。济公没有对狼群采取斩尽杀绝的极端手段,既体现了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和普度众生的慈悲,也有利于生态平衡。
(三)在处理人的自我关系上,济公选择了身心“和乐”
关于济公的为人,居简的 《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有这样一段话:
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暑寒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与蜀僧祖觉大略相类。觉尤诙谐。
既指出济公是一位高水平、有操守的长者,也肯定了他的疏狂不羁的个性。这位出身豪门过惯锦衣玉食生活、身上又有嗜酒遗传基因的禅僧,无视清规戒律,喝酒吃肉,四处行脚,任性浮沉市井,饱览古迹山水,出语幽默诙谐,活得十分潇洒。与他要求居简写的祭高僧祖觉一文中说的“公也不羁,谐谑峻机,不循常度,辄不逾矩。白足孤征,萧然蜕尘”,并无二致。这样,济公就以惊世骇俗的言行,突现其不愿作“担枷带锁汉”,而求“大自在”的狂狷,颇有维摩诘居士“行於非道,通达於佛道”的风范。特别是醉酒之时吟诗作偈,更有一种他人无法享受到的“禅悦”。
但在另一方面,济公毕竟出身于世代信佛的家庭,心存佛祖普度众生的教导。每当年老体衰的僧人有病时,就会伸出援助之手,热情置办药物悉心治疗。这完全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亦即祖觉所说的:“于戏,吾法以了生死之际验所学故,曰生死事大,大达大观。为去来,为夜旦,颠沛造次,无非定,死而乱耶。譬诸逆旅宿食,事毕,翩然于迈,岂复滞留。”把人生看作一次带有任务的旅行,事毕就轻快地回去。社会的责任感(心)和洒脱的生活方式(身)得到了统一。
由于家族饮酒的基因遗传,与理想和现实矛盾等多方面原因,酒是济公不可须臾离开的爱物,诗酒相伴、荤素不拘成为他的人生一大乐趣。他甚至希望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但是也有例外。当“身”(生理)之所需与“心”(理念)之追求二者发生矛盾时,济公会毅然决然戒酒茹素。相传济公云游到宁夏泾源延龄寺,帮助老方丈重振寺院,后来接任住持,见附近百姓生活困苦,寺院香火不盛。他就一改往日懒散旧习,把酒葫芦抛入河中,每天一早起来不停地劳作,像换了个人似的。几个月下来,将寺院修葺得焕然一新,并采药为百姓治风湿病,送衣物钱财救贫。当他看到自己抛掉嗜欲换来被救助者脸上绽开的笑容时,不禁心中充满了法喜,获得远超生理之上的另一种快乐[8]。在清初《历代神仙通鉴(演义)》也有济公“年至六十,忽不食荤酒”、将庖鱼“悉倾于水中,虽焦灼断尾,无不鼓鳍悠然”的记载[9]。晚年戒除,也许真有其事。
佛道不主张苦修。释迦牟尼曾经修过苦行,但指出“苦行非道”,同时也反对放逸享乐,而主张善待众生、善待自己、珍惜物力,用有限的生命,高效务实地为自己开拓无限的菩提大道。这是一种安乐中道。济公的“和乐处世”的苦乐观与之相近。
丰富多彩的济公和谐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多方面、多渠道地继承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扬光大的产物。
(一)对佛教教义教规的信守和创造性发展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说,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由内因外缘和合而成。它们“互为因果”,如同牵一点而动全身的网,一荣共荣,一损俱损。所以,人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正是出于对佛教“五戒”、“四摄”与“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诸法门的信仰和信守,与众生平等的仁爱观的贯彻,济公效法释迦牟尼,为解脱众生诸苦,毅然决然舍弃百万家财出家为僧,与人和平相处,将自己有限的财物施舍给穷人。
但是,济公并不是一位墨守成规的僧人。他根据现实的情况,契理契机,对佛陀的教义作了变通的理解。济公塔院有一副相传是济公自撰的对联:“小变沙门戒律;大展佛法宏图。”这位平日难耐坐禅,不喜诵经;嗜酒食肉,不修边幅;浮沉市井,到处游方;类若疯狂,涉嫌犯戒的佛门异类,尽管有人非议,他却依然故我。如果不是表面地看问题,而是从本质上分析,所有这一切无不是济公对佛门戒律的“小变”,游戏人间的外表蕴涵着内在的高尚的理想追求。作为大乘佛教的信徒,济公是以“小变”由梁武帝“钦定”的“沙门戒律”为手段,和光混俗,以便更好地彰善罚恶,实现其“大展”普渡天下众生的“鸿图”这个“佛法”的最终目标。这副对联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济公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精神。
(二)对积善家风和禅宗宗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济公俗姓李,名修元,天台城北永宁村人氏。出家于“易教为禅”的国清寺,受具足戒于杭州灵隐寺,常住于净慈寺。追溯其家史,祖上为宋帝驸马李遵勖,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多人名列《宋史》。祖父辈李涓更是出家钱犒军在抗金第一线牺牲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家不以勋戚骄人,唯以历代信佛,行善积德名世,出了不少著名居士,族叔李贯道(雪巢法一)还出家为僧,担任天台山万年寺住持[10]。这就是为什么济公从小信佛,为人正直,蔑视权贵,成为禅宗杨岐派的得道高僧的原因所在。后期禅宗由前期禅宗的即心即佛,进一步发展为佛性的物化与泛化,所谓一花一叶,无不从佛性中自然流出,一色一香,皆能指示心要,妙悟禅机。加上中国大规模放生活动是由南陈时智者大师从天台山麓开始的。受此家风和宗风影响,济公尊重一切有情生命,积极提倡放生活动。
(三)集天台“四气”于一身
中华文化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各个地域又各具特色。天台,作为浙东名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天台山文化,与特有的民风——台州式的硬气、灵气、侠气与和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光。济公出生在天台山,久居京城临安。淳朴刚健的浙东民风熔铸了他一身傲骨,“佛宗仙源”的神秀山水塑造了他睿智的灵魂和民胞物与的胸怀,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一样,他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到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他还具有民间游侠的色彩,从而使他的性格在众多的佛门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的身上,天台人的“四气”,集中体现为“慈悲仁慧,无我利他”的品性和“戒恶扬善,扶贫济困,和乐处世”的行为。
济公在寺院和社会上地位并不高,他却是耿介疏狂,随任本性,我行我素。尽管名宦富室慕名竞相与之订交,他却轻易不入侯门,更不随人俯仰,而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他为人就是如此“硬气”,有原则性。究其原因,与天台多山,石气所钟,民风刚烈强悍,多忠臣义士烈女,受到“台州式的硬气”的熏陶有关。
天台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北方人的豪迈大气和南方人的柔顺精细的相反相成,嫁接出一种以兼容创新为特色的“灵气”。远有智综合北禅南义将印度佛教中国化,开创天台宗;近有高道张伯端集内丹学之大成,开创道教南宗。济公多才多艺,且不乏佛家神通,常以游戏人间的方式,在“戏谑谈笑间”惩恶扬善,解民倒悬,正是这种灵气的集中表现。
天台是诞育“和合文化”的象征“和合二仙”的发祥地,“和气”自是济公和谐文化最突出的内涵,而且因着济公活泼随和的性格,幽默诙谐的言语,不拘一格的方法而尤具特色。如“救人”、“息诤”本来是一件严肃、严重的事情,但济公却能够“为之于戏谑谈笑间”,轻松愉快地解决矛盾,造成和乐圆满的结局。
在济公“四气”中,硬气显其高洁刚劲的志趣,灵气显其灵活机动的手段,侠气显其主动入世的态度,和气显其包容万有的胸襟,而这一切又来源于他“慈悲仁慧,无我利他”的情怀。也只有这种情怀,才能有这四种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气度,从而融会成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达到“和乐”处事的目的。
在宋代,济公竭尽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西归口颂》中发出“世法难有”的感叹。但是,作为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天台山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的济公文化和济公精神,对于天台人性格的形成,对于浙江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对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以至于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仍不失其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弘扬无我利他的精神,以“济”结“缘”,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以慈悲与智慧普度众生。南宋社会,内忧外患,穷人饥寒交迫,从北方南逃的流民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一出生就与佛有缘的济公,舍弃皇亲后裔荫补为官的特权和万贯家产而毅然出家。出家后,不顾清规戒律,经常浮沉市井,做了许多为民造福的好事。还发挥其医药专长,施诊赠药,将有限的碎银衣物,布施予穷人,为后世慈善事业树立了楷模。民国初,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济生会,不仅是民间信仰组织,而且是一个全国性的宗教慈善团体。它通过自筹和以济公临坛扶乩点名绅商认捐等形式筹集钱物,施医舍药,为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11]。各地纷纷效法,建立分会。天台知事李锦梅,与几位前清秀才等济公信徒一起,组织了天台济公会,以扶乩降神等形式设坛,托名济公为人释忧疑、卜吉凶、诊病施药,成为一个信仰兼慈善的组织,该会另有一个天台慈善总会的名称,广有信徒[12]。在济公“无我利他”和佛教“慈善仁慈”精神的熏陶下,天台逐渐形成富于慈善互助的优良传统、浓厚的慈善氛围和独特的慈善文化根基。
当代慈善事业继承前贤而又光大之。2003年12月成立的天台县慈善总会,同时又名天台县济公慈善总会。该会聘请香港澳门东井圆佛会会长、“活济公”林东先生为永远名誉会长,聘请济公信徒、泰国第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卓明先生为名誉顾问,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扬济公扶贫济困的精神。总会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筹募善款善物,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在助寡、助孤、助残、助医、助学、赈灾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授权经营管理济公故居,作为弘扬济公精神,传播济公文化,发展慈善事业,开展对外交流的窗口,把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的慈善劝募搞得有声有色,开拓了从地域文化的优势中探索“慈善渊源”,开发和利用地方“慈善文化”品牌价值,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好路子。广大干部群众自愿灵活的互帮互助,台州市佛教协会护法慈善功德会的规模施助,与连续五年获“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的陈逢干等企业家的无私捐献,汇成了济公家乡的慈善救助大军。在汶川大地震后,欠发达地区的天台,捐募款项据台州九县市区第一[15],即是一例。天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慈善事业的经验,受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被作为先进典型推介。
(二)整合资源,以“济”促“合”,打响“仙山养生地,佛国济公家”的品牌
天台山是华夏名山,自东晋孙绰写下掷地金声的《游天台山赋》以后,即遐迩闻名,当代又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4A级景区。但旅游业的发展与其地位并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能够涵盖和统率丰富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
所谓文化旅游品牌,最重要的一是要有特色,二是要响亮。天台,位于华夏东南沿海,夙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浙东名邑之誉,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养生环境十分优美;儒释道养生家辈出,寿星众多,有的年龄竟高达143、151岁,创造了各种卓有成效的养生方法,撰写了诸如 《小止观》、《坐忘论》、《悟真篇》等公认的养生名著,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首批4种健身气功新功法中的《易筋经》,即为晚明由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创修;《六字诀》则是憩居天台山的陶宏景、智者大师所整理修订。还是全国第一个围棋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济公也是一位寿登耄耋(笔者拟定为虚龄81岁)[13]、精通医术、活得潇洒的高人。打济公牌具有唯一性、原生性和独特性的优势,而且它与天台的山水养生、佛道养生、医卫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艺术养生等养生资源具有品种齐备、品位高卓和兼容互补的优点,是建设中国养生之都的绝佳组合。
天台打养生牌既能整合丰富、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资源,又符合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趁天台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东风,推出“仙山养生地,佛国济公家”的金名片,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个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养生之都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宣传教育的热潮,将这些品牌和前述资源一起加以整合,制订出既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分期目标,经上级批准和人大立法后付诸实施。在重修南宗祖庭桐柏宫的方案中的养生院,应该也可以建设成为天台养生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近期则以加大保护生态和排污力度、建设若干基础设施为主,进一步发展铁皮枫斗、天台乌药、黄精、济公红酒和天台山云雾茶等传统养生珍品产业,做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首批四种功法的推广工作,切实办好天台山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研修班。
(三)加强文化交流,以“济”促“统”,架设通向祖国统一大道的金桥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济公飘洋过海,广交五洲朋友的同时,让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的纽带结得更加紧密。祖国宝岛台湾的济公信仰和济公文化源自大陆。据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编印的《台北市寺庙神祗源流》载:台湾地区崇祀“济公活佛”始于清光绪七年(1881)甲午中法战争时。来自浙江省的增援部队,把济公当作保护神随军供奉,济公传说也随之而传到台湾[14]。上世纪50年代起,济公信仰逐步推广到全岛。台湾不少寺庙以大陆地名和寺院命名。如高雄县就有六黾天台山天台宫、甲仙乡天台山灵隐寺、修缘寺、净慈寺等。台湾有4000多处供奉济公的庙、堂、坛、殿;至少有200多万台湾同胞是济公信徒。各种有关济公的众多神物、神书和神画,以及被称作“济公师父”的成千上万“乩童”,为人治病、预告吉凶、指点迷津,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06年1月,来自台湾本岛22个县市的89家济公庙宇还共同组建了“济公活佛交流会”。
“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共祖,济公活佛信仰一脉相承”,从1988年起,台湾信徒不断组团来杭州、天台接香和参拜祖庭。2006年,参拜赤城山济公院的达63个团1014人;参拜济公故居的仅2007年头9个月的就有90个团1241人次。近年两岸济公文化交流更加频繁。2005年5月,故居济佛殿隆重举行济公佛像开光大典,台湾信徒与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老挝、文莱等国和香港、澳门的近千名信众出席,并参加了全国首次济公文化节巡游展示活动。2007年5月,云锦杜鹃千花竞放,以“交流、合作、和平、发展”为主题,经国家台湾事务办公室立项的 “走进济公故居——天台山海峡两岸济公文化交流活动”胜利举行,两岸信徒以佛为媒,通过对济公活佛的公祭,加深了同根共祖的血肉情谊;两岸学者以文为媒,通过对济公及其文化现象的研讨,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岸人民以艺为媒,通过对济公形象的共同欣赏,携手描绘美好的家园;两岸游客以景为媒,通过对济公胜迹的共同考察,推动多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架设了推动两岸交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金桥。2009年6月,是济公圆寂八百周年,港、台地区和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济公信徒近千人通过参加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海峡两岸济公文化学术论坛、纪念济公音乐会、济公故里圣迹游等一系列活动,共同纪念济公这位拯弱济困、祛邪扶正,身体力行实践中华“和合”精神的“侠僧”,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建设和谐世界而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贡献。
(四)采取多种形式,以“济”育“儿”,让济公精神代代相传
感受地域文化的潜在信息,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济公文化和济公精神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天台山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反过来对于天台人性格的形成,对于浙江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济公文化的启蒙教育,让济公精神深入人心,扎根开花,就成为当前思想宣传和教育战线上一项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
随着多部济公电影、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和戏剧的上演,各种济公小说和连环画的出版,“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哪有不平哪有我”歌谣的传唱,济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对宣传济公精神自然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应该看到,少年儿童对济公的理解毕竟大多偏重于感性,对济公“戏佞罚贪”、“除暴安良”的斗争特别感兴趣,而对济公和谐文化内涵就接触得比较少,领会也比较浅。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可喜的是,天台不少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都在组织编写“校本读本”,把宣传济公文化列为重点。他们在小学阶段,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以情境化活动为着力点,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弘扬家乡的文化为主要功能,让孩子从小了解家乡的文化资源,品味家乡的和谐文化特色,传递家乡的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孩子的小主人意识,激发孩子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这方面天台实验小学做得尤为突出,在4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系列资源库》中,抓住“天台山文化”,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济公形象”,紧紧围绕三条线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把三个方面渗透到济公与旅游、济公与文艺、济公与文化交流、济公与民俗、济公与做人等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去[15],通过参观、访问、看图、作画、讲故事、读谚语、做游戏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培养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觉维护社会公平、安定的行为和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
[1]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M]∥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32.
[2]宋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5-294.
[3]洪丕谟.中国佛门大智慧[M]∥中国智慧大观第二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75-177.
[4]明释大壑.南屏净慈寺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300.
[5]清齐周华.台岳天台山游记[M]名山藏副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8.
[6]钱塘渔隐济颠师语录[M]∥路工编.明清评话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80.
[7]济公与大智寺[M]∥大智禅寺丛书.浙江东阳:大智禅寺文史研究室2006:134.
[8]王治平,李子杰.济公修行地泾源张台石窟[J].固原师专学报1996(2).
[9]徐道撰,程毓续.历代神仙演义下册[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1167.
[10]明释居顶.续传灯录卷23台州万年雪巢法一禅师[M]∥大正藏.
[11]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84.
[12]许尚枢.近代天台山济公信仰述评—以《清夜钟声》为例[M]//奚德基,许尚枢.济公与济公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106.
[13]许尚枢.济公生平考略[M].东南文化,1997(3).
[14]许文笔.台湾济公信仰之救世观[D].台湾新竹: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打印本),2000:45.
[15]裘相业.济公文化在小学生中的启蒙教育实践[Z].天台实验小学校本教材.
Carrying Forward Ji Gong Culture and Promot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Xu Shangshu
(Tiantai Ji Gong Culture Research Committee,Tiantai,Zhejiang 317200)
Ji Gong,as a practicer of promoting society harmony,insists on“harmony”whe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substance and mind.With core concept of being good,harmonious, optimistic and altruistic to others,Ji Gong culture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doctrine,family ethics and Tiantai folkway.Furthermore,Ji Gong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country peace.
carry forward;Ji Gong;culture;promote;harmony;development;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China
B946.5
A
1672-3708(2010)04-0012-06
2010-3-31
许尚枢(1940- ),男,浙江天台人,天台山济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从事天台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