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必好
(皖西学院 外语系,安徽 六 安 2 37012)
戴维森隐喻含意解读及评价
曾必好
(皖西学院 外语系,安徽 六 安 2 37012)
隐喻研究经历了作为修辞现象到语言隐喻(语义隐喻和语用隐喻),再到对此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戴维森的《隐喻的含义》一文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将之概括为五个方面:隐喻的不可释义性、隐喻的不真实性、隐喻的语用性、隐喻的生动性及隐喻解释的相对性,并逐一对此进行了解读和评价。
戴维森;隐喻含意;解读;评价
隐喻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难解的语言之谜,隐喻研究经历了作为修辞现象到语言隐喻(语义隐喻和语用隐喻),再到对此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隐喻革命(M etapho ric Revolution)”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掀起,“隐喻狂热(M etapho rmania)”席卷全球众多领域,“隐喻至上”亦成为当今语言研究的一大特点[1](P402)。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隐喻著作相继问世,如法国符号学家Paul Ricoeur的The Rule of Metaphor(1977),美国心理学家A ndrew O rtony编辑的论文集“M etaphor and Thought”(1979),美国认知心理学家R.P.Honeck和Robert.R.Hoffman编辑的论文集“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1980)”;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 ark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1980)等[2]。与此同时,一大批隐喻研究专家脱颖而出,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诠释着自己对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被《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誉为廿世纪中叶以后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的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就是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隐喻研究专家。
1978年,戴维森在《隐喻的含意》一文中阐明了他对隐喻的有关看法。在文章的开篇处戴维森就把对隐喻的理解比作“梦的解析”,给此语言现象蒙上了一层梦幻色彩:隐喻是语言之梦的产物,就像人们所做的一切梦那样,对隐喻的解释既是对梦者一方的反映,又在同样程度上是对解释者一方的反映[3](P843)。概括起来,戴维森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了他对隐喻的看法及理解:
隐喻的含意无非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含意(按照对这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释)。这一观点是对像理查兹(I.A.Richards)、恩普森(W.Empson)和温特(I.Winter)这样的文学批评家,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斯·布莱克的哲学家,从弗洛伊德到斯金纳(B.F.Skinner)等心理学家,以及从柏拉图到乌列尔·魏因赖希(U riel Weinreich)和乔治·拉科夫(Lakoff)的语言学家所持的传统观点的挑战。他们都认为隐喻除了有其字面意义之外,更表达了所谓的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meaning)。戴维森否认有隐喻意义这样的东西,虽然他不否认隐喻有其用意(“has a point”)。此外,他认为假如设定隐喻意义的存在,不但不能用来说明隐喻的使用与了解,或者隐喻的效果如何产生,相反地,要是有所谓隐喻意义这种东西的话,我们反而需要用隐喻的使用与了解等来说明它们。因此,他认为隐喻所表达的只是其字面意义,人们无法对隐喻作出释义(paraphrase)。
戴维森主张无论明喻隐喻都不超出字面意义,而且还强调说它们因此没有特殊的真值。戴维森像塞尔一样从真值出发来区分明喻和隐喻:一切明喻都是真的,因为每一样东西都像每一样东西(everything is like everything,and in endless w ays);大多数隐喻则是假的。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个语句被看作是假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隐喻,才开始去搜寻那种隐含的暗示。大概是出于这个理由,大多数隐喻语句都显然是假的,正如一切明喻都以平凡的方式为真一样。我们知道张三明明不是一头猪,才能有张三是一头猪这样的隐喻。
戴维森把隐喻和撒谎进行比较发现:同一个句子,意义不变,可以用来隐喻,也可以用来撒谎。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两者都与语词的意义无关而与语词的使用有关,这一事实便强调了作为隐喻与撒谎之间的一致性。一个相信女巫存在的女人相信她邻居不是女巫但她可能会说,“她是一个女巫”,这既可以是隐喻,也可以是撒谎。造成谎言与隐喻之间的差别的东西不是在所使用的语词或这些语词的含意上的差别,而是在如何使用这些语词上的差别。同一个语词可以是论断、暗示、说谎、允诺、批评,也可以是隐喻。
戴维森解释道:隐喻所具有的生动性并不依赖少见、新奇。隐喻说一百遍还是隐喻,字面意义第一次就是字面意义。隐喻中的新奇或令人惊奇的因素的东西是指读者能再三体验到的一种内嵌的美学特征,可以百听不厌,就像在海顿的第94号交响曲中所蕴涵的那种令人惊异的感染力或一种为人们熟悉的、但易于使人误解的节奏一样。在这一点上,戴维森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接近。亚里士多德从修辞学来谈隐喻,反复强调隐喻破掉俗套,把话说得生动,从而也给了听者某种可特加领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用他特有的那种常情常理说道,先前不明白、想了一下就明白的推论让我们有所领悟,而隐喻与此类似[4](P327)。
戴维森自己对隐喻的解释建立在他的一般语言理论上,侧重于语言和事实(世界)的区分。我们学习一个语词的新用法时关注的是语言,使用一个已知的语词时关注的是语言所论述的东西(世界)。隐喻属于后者。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语言和事实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戴氏分别用亡隐喻(dead metaphor)和教土星人floor这个词来对上述两种似乎矛盾的看法加以佐证。
从戴维森上述的观点总体来看,他主要存在着两种典型的隐喻理解倾向:一方面强调字面意义是对隐喻含意理解的内在依据;另一方面强调语境是对隐喻含意理解的外在条件。正如戴氏在文章开头所比喻的那样:隐喻如梦,对隐喻的解释既是对梦者一方的反映,又在同样程度上是对解释者一方的反映。
首先,戴维森认为隐喻只有字面意义,没有隐喻意义。一个隐喻并没有说出超乎其字面意义之外的任何内容。由此可见,戴维森把语句的意义和说者的意义混淆了,漠视了话语,尤其像隐喻语句的弦外之音。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同意塞尔的观点:真正的隐喻表述的的确确意味某种不同于语词和语句意义的东西,但是,那不是因为在词汇要素的意义中已经有了任何变化,而是因为说者用它们意谓某种不同的东西;说者的意义与语句或语词的意义不是一致的。同塞尔一样,戴维森也用“是”和“像”来区分隐喻和明喻,而且也不同意隐喻是缩减的明喻;隐喻包含着比明喻远为更多的东西,我们经常很难为一个隐喻提供解释,更不可能对隐喻作出改述(para-phrase)。究其原因,戴氏解释道:正因为隐喻不是命题性的,因此(在语言层面上)是没有限定的。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到难以改述的东西很多,典型的如诗歌。不仅如此,即使最直白的话语,也可能极难改述:这个男人坐在那里这话该怎么改述呢?不仅隐喻的改述、解释,而且所有话语的改述、解释,都是跋足的。任何表达,如果足够恰当,改述都会失去什么。对于精彩的话语,改述简直是在亵渎[4](P328)。
其次,戴维森强调对于隐喻的理解必须充分考虑它的使用语境,考虑它的语用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为人们理解隐喻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阈。如果说前面我们所探讨的是隐喻意义的存在与否还是隐喻另有用意;语句意义和说者意义是否混淆这类问题的话,戴氏所提及的“造成谎言与隐喻之别的东西是这些语词的如何使用”至少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暗示了隐喻理解需要跳出字面意义的限制,需在字面之外寻求点帮助理解的元素。这不禁让我们模糊地感受到他所强调的从字面意义去理解隐喻的无助和无赖。但另一方面,戴维森对于隐喻的使用语境考虑也为当下隐喻的语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再次,戴维森首先承认隐喻的生动性,这一点是为我们大家所能接受的。接着他又强调了这种生动性不是依赖其少见和新奇,而是指我们能再三体验到的一种内在的美学特征,后用海顿的第94号交响曲中所蕴涵的节奏作比,形象而又模糊地道出了隐喻的感染力。似乎让人隐约觉得隐喻的内敛魅力而又无法言表它来自何处、流向何方?在谈到隐喻的不真实性时,戴维森用了正反例子说明了大多数隐喻语句都显然是假的,少数隐喻语句为假。我们觉得此种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正是这种“假”常常暗示着我们去阅读命题背后的含意;正是这种“假”常常促使我们去品味和琢磨命题之中隐藏的“真”。另外,戴维森关于隐喻解释的相对性观点一方面依赖于对语言和事实(世界)的区分,另一方面,他又例证了语言和事实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前者为一般,后者为特殊。而这也正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所遵循的规律之一。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2):35-44.
[3]戴维森.隐喻的含意[A].A.P.马蒂尼奇,编.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语言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Interpretation and Comments on Davison’s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s’Meaning
ZENGBi-hao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West Anhui University,L u’an 237012,China)
Research onmetaphor has covered a long way from a rheto ric phenomenon to linguisticmetapho r(semanticmetaphor and p ragmatic metapho r),and then into the cross-discip linary research on different layers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This paper aims at summarizing Davison’sopinions towardsmetaphor in his paper What Metaphors Mean and fiv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of metaphor were generalized.That is,metaphor is unparaphrasable,untrue,pragmatic,vivid and relative of its understanding.In the end interp retation and comments are given to each of them accordingly.
Davison;meaning of metaphor;interp retation;comments
H315
A
1009-9735(2010)04-0133-03
2009-12-28
曾必好(1967-),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