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雨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评价理论框架下伊朗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态度的追踪分析
张欢雨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新闻报道记述事实,客观公正是它的基本原则。然而,主观态度往往潜藏于新闻报道的字面意思之下。运用评价系统的次系统之一──态度系统,从其下的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体系入手,选取《纽约时报》2008、2009年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对其词汇资源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出其中隐含的主观因素。
新闻报道;评价;主观化
新闻报道应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立场应该中立,内容必须真实。媒体的独立性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无论是在新闻还是社论中,报道者都难免把主观意图和立场融入其中,有意无意地表达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和评判。新闻事实的传播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新闻报道要想进入传播渠道,最后被大众接收,首先就必须经过新闻报道者的理解领悟,随后被抽象化地编码为语言符号。在编码过程中,新闻传播者的立场、想法、甚至偏见等主观性倾向都会通过语言符号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新闻媒介组织总是要从属于社会或某一个集团、党派、阶级,而其本身,又是由一群按照一定方针、宗旨、任务聚集在一起的活生生的人所组成,因之,它必定有自己的传播意图和目的,并把这一切贯彻到新闻传播过程之中。”[1](P234)
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不仅表达人们心里的想法,还反映社会现实,构成社会事实。韩礼德提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2]。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与其它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3](P15)。通过对语言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转述者的观点、立场甚至是偏见都将一览无遗。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James R.Martin)认为传统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还不够全面,所以他提出了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来进一步完善人际功能。该理论能有效揭示出隐藏在新闻文本背后的主观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新闻报道中的态度和语言的主观化展开了系列研究。国外学者贝德娜雷克在分析了100篇报刊文章的基础上研究了媒体语言的评价[4]。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此做了一些研究。辛斌探讨了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5];段业辉等论述了新闻语言的主观化[6];王振华论述了硬新闻中的态度[7];马伟林分析了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评价资源[8];刘世铸等讨论了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9]。随着奥巴马取代小布什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2009年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势必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对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追踪分析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8和2009年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闻报道各十篇,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和比较报道中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本文认为新闻报道中的表述貌似客观公正,实际上,报道者总是运用直接或隐含的评价方式把个人的情感、立场甚至是偏见融入其中。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在20世纪90年代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观点发展而来的,它关注的是语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态度。马丁和罗斯指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10](P22)
马丁和怀特把评价系统分为三个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然后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其中态度次系统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子系统;介入次系统分为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两个子系统;级差次系统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11]。
本文运用态度次系统展开分析。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 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的判断和鉴赏[11]。
情感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情感反应,既可通过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来体现,也可以通过表示态度的词汇手段来体现。该系统又分三种情况,即品质情感(quality)、过程(process)情感和评注(comment)情感。
判断是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来评价行为。它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评价者作出的价值评价。判断是一个相对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社会评价、道德评价、法律评价等。判断分为两个方面: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
鉴赏主要是运用美学的价值观念进行的,是对语篇、抽象事物或自然事物进行评价。它分为三个方面,即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
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表达感情时,有两种方式。心情好时,运用积极词汇。相反,趋向于使用消极词汇。因此,情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2008年《纽约时报》中选取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中,表达消极情感的词汇占了绝大多数,共有89处,而表达积极情感的词汇一共只有3处;2009年的报道中,消极的有67处,积极的仅有6处。这表明美国主流媒体对伊朗发展核力量是有强烈抵触情绪的。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两年的报道中反映出来的态度是有连贯性的,但是,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了《纽约时报》中态度的深刻变化。
根据马丁和怀特的理论,由过程表达的情感意义分为“反应型”(reactive)和“欲望型”(desirable)。“当过程属反应型时,它是现实型(realis)的,而当过程属欲望型时,它是非现实型(irrealis)的。现实型的情感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即快乐/非快乐(un/happiness),安全/非安全(in/security)和满意/非满意(dis/satisfaction)。”[12](P17)
2008年的报道中,现实型情感的表达共有86处。主要体现了美国对伊朗进行核试验的不安和不满。如:
(1)The official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diplomacy expressed unease that they would be pressured to negotiate with Iran even though it continued enriching uranium.(那些外交官员和相关人士认为在伊朗仍然继续铀浓缩活动的情况下与之谈判是迫于压力,他们对此表达了不安。)
(2008-07-06)
(2)Still,some officials involved in the negotiations expressed disappointment.(仍然有一些参与谈判的官员表达了失望之情。)
(2008-07-05)
(3)The report makes no effort to disguise the agency’s frustration with Iran’s lack of openness. (因伊朗缺乏开放度,这份报告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该局的沮丧之情。)
(2008-05-27)
相对来说,非现实型的情感却少得可怜,一共只有3处。“非现实型的情感意义总是外物导致,包括外物导致的恐惧或由外物引起的欲望。上义层为“非/倾向”(dis/inclination),下义层为恐惧(fear)和欲望(desire)。当恐惧时,行为波动可为tremble, shudder,cower等;心情是wary,fearful,terrorized等。”[12](P17)如:
(4)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said“……Iran’s suspected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remained“a matter of serious concern”……(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伊朗可疑的研发核武器的举动仍将是”令人感到严重关切的事件。”……)
(2008-05-27)
截然相反的是,2009年的报道中现实型情感仅出现了5次。如:
(5)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have professed disappointment that Iranian leaders have not responded more warmly to Mr.Obama’s rhetoric.(政府官员因为伊朗领导人没有更加热烈地回应奥巴马总统的善意言论而感到失望。)
(2009-05-23)
而非现实型情感出现了62处之多,主要表达了美国及其盟友担忧(concern)和害怕伊朗通过发展核武器称霸中东,削弱美国对该地区控制,进而威胁他们的能源命脉。如:
(6)She(Hillary Rodham Clinton)warned that if Iran obtained a nuclear capacity in the next several years,it would constitute an“extraordinary threat,”……(希拉里警告说:要是伊朗在几年后取得了开发核能的能力,会对国际社会构成“非同寻常”的威胁……)(2009-05-20)
(7)Iran has threatened to respond by cutting off oil exports and closing shipping traffic through the Strait of Hormuz……(伊朗威胁要通过停止石油出口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来进行回应……)
(2009-08-02)
(8)……adding to concerns that Iran’s weapons -development program is fast outpacing the American-led diplomacy……(令人更为担忧的是:伊朗武器发展计划的进展要远远快于美国主导的外交努力的进程。)
(2009-05-20)
在08年的报道中,消极的现实型情感占了绝大多数,很少出现非现实型情感,但是到了09年,反而是非现实型情感占据了多数。这个变化反映了当时国际局势的演进。2008年美伊两国针锋相对,紧张不满的情绪非常强烈,美国几乎没有时间为伊朗核问题的将来担忧;而09年奥巴马上台执政,美国政府设法改善同伊朗的关系,改变以往的强硬政策,所以不满和紧张的情绪弱化了,但是美国对伊朗发展核力量的担忧却增强了。这表明美国政府的立场极大地左右着主流媒体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西方社会所崇尚的新闻客观性已经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的都是消极的情感,也是这些报道中体现出来的主流情感。与此同时,这两年的报道中都出现了少量的积极情感因素,但是其中反映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如:
(9)The nine-page report accused the Iranians of a willful lack of cooperation……(这份长达九页的报告谴责伊朗故意不予合作……)
(2008-05-27)
(10)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Britain,by contrast,are eager to continue to press Iran with additional sanctions if it does not comply.(要是伊朗不愿合作,美国、法国和英国相对迫切地希望通过额外的制裁来继续对伊朗施加压力。)
(2008-07-05)
willful和eager属于非现实型情感中的“欲望”(desire)。本来“欲望”是一种积极情感,但在整句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是消极的。例(9)表示伊朗故意不合作,例(10)则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急欲制裁伊朗。很明显,积极的情感下表现出了一种消极、对立的态度。《纽约时报》在这里渲染了一种针尖对麦芒的紧张气氛,这与2008年紧张对峙的中东局势是一致的。
这显然与09年展现出来的双方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大相径庭。如:
(11)“should you change,our behavior will change,too”——was a sincere signal of Iran’s openness to substantive diplomatic proposals……(“只要你们改变,我们也会随之改变”——这是伊朗发出的一个真诚的信号:对实质性的外交解决方案保持开放的态度。)
(2009-05-23)
(12)……Mr.Amano(a new UN atomic agency leader)praised President Obama’s readiness to talk to Iran about its nuclear ambitions.(天野之弥先生(一位新的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领导人)赞扬了奥巴马,因为他愿意通过谈判手段同伊朗商讨其核计划。)
(2009-07-03)
readiness表达的是强烈的“欲望”,是积极的情感,表明美国愿意和伊朗积极和谈;will表达的也是一种强烈的积极愿望,表达了伊朗想要放弃强硬立场,进行和谈的良好意愿。这是一种双向的积极的互动,似乎在预示着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有了进展,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稳步迈进。2009《纽约时报》的这一态度转变恰恰又迎合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改善对伊朗关系的政策。
判断是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判断涉及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分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社会评判与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忍不拔(tenacity)有关。社会约束与是否真实可靠(veracity)、行为是否正当(propriety)有关[11]。
在2008年《纽约时报》中选取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中,可以找到相当多的主观性判断。
其中消极的判断相对较多,有46处,主要属于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约束也分正面和负面。正面含义是表扬性的,负面含义是谴责性的。谴责性的行为有法律含义,是严重的。这些报道中的负面判断词汇都属于社会约束中的“行为是否正当”(propriety)。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伊朗试图发展核力量是不正当的,并通过批评和谴责伊朗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如:
(13)The United States,China,Russia,Britain, France and Germany in June offered Iran economic and other incentives to coax it into halting its most criticized nuclear activities.(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六月份给伊朗提供了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激励,来诱使该国放弃饱受批评的核计划。)
(2008-08-03)
(14)The West accuses Iran of seeking to build nuclear warheads under cover of a civilian power program.(西方谴责伊朗在民用核电计划的掩护下,设法建造核弹头。)
(2008-08-03)
而伊朗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自己的制裁是不公正的,是双重标准的,是应该受到批评的。如:
(15)It also criticized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sanctions against it as“illegal”and spoke of a“lack of trust”because of the“duplicitous behavior of certain big powers,”the officials said.(那位官员说:伊朗还批评了联合国安理会对其的制裁,并认为“因为某些大国实行双重标准”,所以制裁是“非法的”和“缺乏信任”的。)
(2008-07-05)
(16)The Iranian response was filled with criticism of the way the six world powers have conducted the diplomacy.(伊朗的回应中充满了对六大国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使用的外交策略的批评。)
(2008-07-06)
而积极的判断相对较少,一共只有10处,主要属于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社会评判分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正面含义让人们羡慕,负面含义理应受到批评,但批评并不是法律意义上,被批评的行为不算是恶行。报道中这些积极词汇主要属于社会评判中的“坚忍不拔”(tenacity)。表现出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朗的强硬态度,展示了他们把制裁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如:
(17)Brown Says Europe Will Tighten Iran Sanctions.(布朗首相说欧洲会强化对伊朗的制裁。)
(2008-06-17)
还体现了伊朗在美国制裁面前毫不妥协,寸步不让的坚决态度。如:
(18)President Mahmoud Ahmadinejad insisted on Wednesday that Tehran would not“retreat one iota”from its atomic work……(伊朗总统默罕默德·内贾德坚称:德黑兰在核能项目上不会“后退一步”。)
(2008-07-24)
以上的分析表明,2008年的报道中消极的判断占了绝大多数,表明美国和伊朗都认为对方的行为是不正当的,是非法的,指出了事态的严重性;即使是数量上很少的积极判断词汇也只是表现了双方都不愿作任何让步,对抗到底的坚定决心,而这对于顺利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消极的。《纽约时报》2008年的报道渲染出美国和伊朗之间针锋相对的紧张气氛,为美国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制裁甚至是军事打击找到了依据,引导了民意。这其实是与当时美国小布什政府在伊朗问题上的强硬政策相符的。表明美国主流媒体已经和政府越走越近,变成了后者的发言人和宣传员。
反观2009年《纽约时报》对伊朗核问题的评价,截然相反的态度被反映了出来。这些报道中的判断很少,一共只出现了7处,而且大部分是对伊朗的积极评价,如:
(19)“They’re improving the output,”he said.“And they(Iran)can do better”by feeding uranium into the 2,300 machines that now stand empty.(“他们正在提高产能”他说道,“而且伊朗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可以把铀原料投入到2300部空置的机器中进行加工。)
(2009-06-05)
(20)Mr.Obama’s top official for arms control and nuclear security,said at a presentation at the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in Washington.“From a mobility standpoint,it is much easier to·move around.”(奥巴马政府首席武器控制与核安全顾问在华盛顿武器控制协会的一次演讲中说:“从机动性能的角度看,它(伊朗的新型导弹)能够更加快捷地移动了。”)
(2009-05-20)
消极评价只有2处。如:
(21)While Mr.Ahmadinejad is often prone to exaggeration……(然而内贾德先生会经常倾向于夸大其词……)
(2009-05-20)
即使是在这句消极的判断中,《纽约时报》也没有非常直接对内贾德作出评价,而是加了一个“prone to”来使得自己的判断更加客观公正,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回避严厉的措辞。从中可以发现:在2009年,《纽约时报》对伊朗核问题尽量少作评价,刻意回避评价,为数不多的评价也以积极评价为主。这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吻合。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试图改善和伊朗的关系。2009年6月4日,奥巴马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要克服几十年的不信任很难,但是伊朗要明白,美国已经准备好同伊朗改善关系。任何国家——包括伊朗,如果能够按照核不扩散协议履行职责,都有权和平利用核能[13]。
美国媒体对伊朗的评价一向是比较消极的,但是为了积极回应美国政府同伊朗改善关系的政策倾向,在2009年,《纽约时报》只能尽量对伊朗少作评价,来避免正面批评伊朗,创造比较缓和的舆论环境,从而引导民意向着政府需要的方向发展。
鉴赏是事件或过程的感受,它是属于美学范畴的。就像情感和判断,对事物的鉴赏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该系统围绕三方面形成,即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在反应这个子范畴里,评价是人际的,依据过程的影响或质量来进行的。结构评价是面向语篇的,对语篇结构的复杂性或细节进行评价。价值评价是社会性的,是根据社会价值对过程进行评价[11]。
在2008年《纽约时报》中选取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中,鉴赏词汇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2009年的情况亦是如此。但是经过深入的分析后,可以发现报道中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2008年的报道中,积极鉴赏主体既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认为应该对伊朗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和惩罚。如:
(22)That would be a far more significant penalty,though one that causes unease because of already soaring global energy prices.(尽管由于国际能源价格飙升,对伊朗的制裁会引发不安的情绪,但是这仍将是一次意义极其深远的制裁。)
(2008-06-17)
鉴赏主体也有伊朗,表明了其发展核力量的坚定决心,认为和平利用核能是自己不可剥夺的权利。如:
(23)A report from Bloomberg quoted him as saying the“Iranian people consider nuclear energy as their undeniable right.”(美国彭博新闻社的一篇报道援引内贾德的言论:“伊朗人民认为发展核能是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2008-07-24)
(24)“Iran’s stand regarding its peaceful nuclear program has not changed,”the spokesman,Gholam Hossein Elham,said in his weekly meeting with reporters.(伊朗政府发言人埃尔汗在每周的新闻例会上说:“伊朗和平发展核能的立场并没有改变。”)
(2008-07-06)
表面上看来,《纽约时报》非常公正开放,引用了各方的声音。其实是要让美国或西方的受众感受到伊朗的顽固不化,从而渲染一个火药味浓烈的对峙局面。这为美国将来有可能采取的更严厉的措施进行了舆论铺垫。
相比之下,2009的报道中,积极鉴赏的主体只有美国,而没有伊朗。着重强调了美国要对伊朗采取强硬的制裁手段。如:
(25)“But given the new weakness and vulnerability of the Ahmadinejad government,much tougher sanctions make sense now……”(“鉴于目前内贾德政府的脆弱现状,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会奏效的…”)
(2009-08-02)
(26)……President Obama will not find it difficult to gather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more robust measures,primarily stronger sanctions.(……在对(伊朗)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主要是更严厉的制裁方面,奥巴马总统会很容易在国际上得到支持。)
(2009-05-21)
这表明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动用武力,一直都是美国的基本政策,在奥巴马上台后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是09年的报道中没有出现伊朗的声音,而伊朗的强硬立场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这就体现了该报对伊朗态度的一个转变:避免在舆论中激化美伊矛盾,创造出一种和缓的氛围。这与奥巴马上台后所倡导的缓和对伊关系不谋而合。
其次,对比这两年出现的消极鉴赏可以发现《纽约时报》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08年中的消极鉴赏的对象仅仅是和平谈判。主要是否定了和谈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中的作用,其潜在的意图就是大力支持用制裁甚至是动武的方式逼迫伊朗放弃发展核力量。如:
(27)International talks on Iran’s nuclear ambitions ended in deadlock on Saturday……(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国际会谈在周六以僵持局面结束……)
(2008-07-20)
(28)At the meeting in Geneva,Iranian diplomats reiterated that the issue of uranium enrichment was nonnegotiable.(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伊朗外交官重申了铀浓缩问题是无法谈判的。)
(2008-07-31)
而在09年的报道中,消极鉴赏的对象既有和平谈判,也有制裁。认为谈判在短期内取得成果和进展是不太现实的。如:
(29)American and Iranian leaders have signaled that they’re prepared to talk.But getting results may prove to be more difficult than they imagine. (美国和伊朗的领导人已经释放出准备进行会谈的信号。但是要取得成果可能会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2009-05-21)
但是,该报也认为制裁的作用有限,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激怒伊朗和伊斯兰世界。如:
(30)But enforcing what would amount to a gasoline embargo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isky and extremely difficult……(但是执行石油禁运一直被认为是危险和极其困难的……)
(2009-08-02)
这表明《纽约时报》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反思,它不再全盘否定谈判的作用,而是对强硬的制裁能否真正奏效表示了怀疑。
这其实是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吻合的。09年奥巴马上任后,强调使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所以美国政府对伊朗的态度也就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伊朗在美国的制裁下非但没有妥协,反而越来越强硬,于是,美国政府对制裁的效果产生了怀疑。《纽约时报》的态度和美国政府的政策高度一致,体现了当今社会新闻媒体的独立公正性受到严重挑战,新闻主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本文以态度次系统为主线,从词汇的角度分析和比较《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8和2009年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闻报道。《纽约时报》是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严肃报纸,因此本文的分析有典型意义。2008年该报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中不满和紧张情绪非常强烈,而09年奥巴马上台后,报道中双方针锋相对的紧张情绪弱化了,转而对伊朗发展核力量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感到忧心忡忡;2008的报道中表判断的词汇很多,而且绝大多数是消极的,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伊朗,渲染了美国和伊朗之间针锋相对的紧张气氛。而在2009年的报道中,很少出现判断,仅有的几个也只是委婉间接地批评伊朗,从而营造出比较和缓的舆论环境;2008和2009年,《纽约时报》对制裁伊朗都采用了积极的鉴赏,不同的是,2008年《纽约时报》仅仅对和平谈判的效果进行了消极鉴赏,而在2009年还对制裁伊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新闻报道中的表述貌似客观公正,实际上,报道者往往把个人的情感、立场甚至是偏见融入其中,提供给公众自己作出判断的空间越来越小,西方国家所崇尚的新闻自由和独立正在不断削弱。
[1]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2]Halliday,M.A.K.and Christian 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Hodder Arnold,2004.
[3]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5-18.
[4]Bednarek M.Evaluation in Media Discourse:Analysis of Newspaper Corpus[M].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6.
[5]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9-14.
[6]段业辉,杨娟.论新闻语言的主观化[J].江海学刊,2006, (6):197-203.
[7]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J].外语教学,2004,(5):31 -36.
[8]马伟林.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评价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4-129
[9]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 2004,(4):17-21.
[10]Martin J R,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3.
[11]Martin J R,P R R 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12]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13-20.
[13]Obama.President Obama’s Speech in Cairo:A New Beginning[Z].http://www.whitehouse.gov/files/Documents/anewbeginning/POTUS%20speech%20Cairo-Chinese-AS-DELIVERED.pdf,2009.
A Tracking Analysis of Attitudes in Reports of Iran Nuclear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 Theory
ZHANG Huan-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215500,China)
News reports are required to be objective and based on facts.In reality,subjectivity is frequently shown in news language. By applying Affect,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three components of Attitude subsystem in Appraisal Theory,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cover and compare the attitudes and viewpoints in the news reports on Iran nuclear issue through a study of lexical items employed in New York Times of 2008 and 2009.
appraisal theory;subjectivity;news reports
G212
A
1009-9735(2010)03-0107-06
2010-03-04
2008年度常熟理工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框架下新闻报道的语言和态度研究”(ky2008120)。
张欢雨(1980-),男,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