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雨 高安娜
(1江苏大学 学生工作处;2江苏大学 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学生工作理念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学生工作实践智慧,是学生工作者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的有效提炼。学生工作理念作为基本的学生工作设计指导思想,深层次地反映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规范着教、学、管的各种行为。[1]以此理念为指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既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又肩负着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重任,其实质是教育、引导、规范、咨询、服务、维权、关爱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程中,在国内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纷繁变化的思想文化冲击下,在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轨道后的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变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演化经济理论,为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当前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确,评价缺乏科学性,加上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感差,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信心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工作者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实际中,辅导员除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他们的肩上,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都与辅导员有关,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偏离教育本位,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日疲于处理琐碎杂事。[2]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顾及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往往充当“高级保姆”、“消防队员”的角色,承担看护式、救火式的工作,很少有稳定的宏观思路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思想。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普遍以刚性管理为主,即以制度和规章为条件,利用约束、监督、强制、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强调管理者和管理规章的权威性,强调学生的绝对服从和遵守,在实施过程中侧重于“管”、“查”、“控”等手段。管理者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不断需要纠正错误的对象,不断以监管者身份出现,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以同一个眼光去看待学生,也以同一的模式去处理出现的一个个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和情感,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主从关系,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这种封闭式教育管理模式虽能强化对学生的有序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校园秩序,造就统一规格的模式化人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作用,使学生工作呈现为一种单向的、主体缺失的行为。[3]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是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分工,进而实现整体合作的。这基于职能设置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造成了基层工作重心的错位,基层学生工作者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无法站在超越的位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无法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4]并且,基于职能设置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沿用政府机关的模式,过多地参照“管理型机构”而不是依照“服务型机构”的要求来配相关资源,学生难以在“以完成本职工作为本”的职能部门工作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
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并建立新机制,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树立新的工作理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借鉴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演变规律的学科。[5]它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以动态的、演化的理念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演化”的涵义包括对长期和渐进的变化过程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一切自然科学在基本方面都是演化的。
“惯例”是一种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它控制、复制和模仿着经济演化的路径和范围,它是信息的贮存器和过程转化的手段。经济的演化过程是一个 “惯例”的学习过程。演化主要是两种机制推动的,一个是创新机制,通过系统的创新产生多样化;一个是选择机制,即在这些多样化中进行系统筛选。
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目前已受到经济学界日益广泛的重视。演化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高校学生工作呢?又能给当前学生工作带来哪些启示呢?我们可以作以下分析:
首先,演化经济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开放的经济系统,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高校的学生工作也是一个长期和渐进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演化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惯例不仅仅在企业中传输管理及工作技能,在教育系统中也会出现惯例化行为的广泛影响。这样学生工作理念就是系统中的“惯例”。最后,胡锦涛同志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因此,传承和创新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特征,而演化经济理论是创新机制和选择机制推动的。于是,当高校学生工作在面临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调整“惯例”、选择可靠的“惯例”来保持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运转。
借鉴演化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应做如下转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再是短期的、过渡性的岗位,而是可以终身为之奋斗、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职业。2006年,陈至立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鼓励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行政上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工作者从繁杂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去研究理论和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我们指出一条新路径:高校学生工作应当将过去的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实现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管理模式。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追求。第二,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挫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竞争和压力。
高校是培养新世纪人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重要基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要突出指导与服务,学生工作者从管理者身份向服务者身份转变,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环境,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中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党团领导下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等为主的指导职能体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疑难,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在服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三困”学生的指导。
总之,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关键环节,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做好学生工作的转型,是值得所有教育者思索的问题。演化经济理论为我们分析高校学生工作如何获得满意的收益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工作理念的创新铺平了道路。
[1]郭立田.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传承与创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3):115-118.
[2]刘海存.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七大超越[J].江苏高教,2009,(1):112-114.
[3]潘世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辩证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11-13.
[4]胡德平.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9,(9):82-87.
[5]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