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指点经典,挥洒知识——向于丹学习手势语

2010-08-15 00:42韩秋菊
文教资料 2010年2期
关键词:手形于丹手势

韩秋菊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风格,音、容、笑、貌共同构成了每个人的说话个性。其中,笑、容、貌都属于态势语。态势语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态和服饰等配合有声语言一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当我们说话时,信息的传达是由7%的语言(单指说话)、38%的声音(包括说话时声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和高达55%的态势语所构成。所以在讲课时,态势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观看《百家讲坛》时,我们聆听的是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感受到的是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态势语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风格。《百家讲坛》的各位专家或神采飞扬,或自信睿智,这些都是从他们的目光、体态、手势中表现出来的。印象中的马未都,经常右手肘部夹住身体,右手端在胸前,握拳出指,犹如一位智者,自信满满,胜券在握。易中天,最愿双手扶住讲台,右上臂贴住身体,右手撑住讲台,左右环顾,神态自若,镇定自如,阐发自己的观点。赵晓岚如春风和煦般微笑、举手投足缓慢优雅,态势优美。而于曼性情直率,没有女孩家的娇柔,抛弃了温婉、含蓄,动作直白,有力度,手形单一,出掌收拳,英气勃发。最值得称赞的是于丹,你看她,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笑意盈盈,舌灿莲花。双手翻飞,热情洋溢,激昂振奋,溢于言表。特别是她的手势语最为出色,大方、含蓄、收放自如,随着讲述内容变换得心应手,表意清楚明白,而又激发听众心灵的共鸣。纤纤素手或为指、或化掌、或成拳,手势犹如语言的舞蹈,美丽地展现着她充满智慧的儒雅。

态势语根据使用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表情语、手势语、体势语三种类型。手是人体富有灵性的器官,是人类心灵的触角和指向,所以手势语是说话过程中运用最多、表达最细微、变化最复杂的态势语言。我们从手形、动作、活动区域三个方面赏析于丹的手势语,来学习她如何利用手势为自己的讲课增色。

一、手形

一般说来,手形分为手指、掌形、拳形,不同的手形配合有声语言有不同的内涵。

1.于丹的掌形动作

一般来说,当手势语以掌形方式出现时,标准范式一般是四指并拢,拇指微开并略为内倾,这样的掌形使演讲者的动作显得大方、含蓄、有涵养。而五指叉开或五指完全并拢,呈现叉子或直板式的屈伸,则显粗俗、僵硬,缺乏美感。于丹的掌形非常有特点,没有五指张开的笨拙,也没有标准模式的生硬。她的经典掌形是,拇指自然张开,食指伸直但不僵硬,中指、无名、小指依次微微向掌心蜷拢,犹如呈舒展的兰花,优美而含蓄,大方而又内敛。

例如,“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静静,盘古生其中,一共待了多久呢,万八千岁,天地开辟,一万八千年过去了”(两掌在胸前相对,慢慢向两边分开掌,表示时间流逝)。“天地开了”(两掌心向下,在胸前重叠,右掌上举,左掌下降,表示天地上下分离),“但是它不是一个固体啪地裂开,而是两股气分开了。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变成了我们蔚蓝的天空”(两手上举,手指向天,自然摆动),“浊气下降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两掌心向下横压,逐渐用力,收之以拳,强调踏实稳重)。

2.于丹的指形动作

相对而言,于丹用指比用掌少,有时她的手形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虽用食指有所特指,但是配合拇指自然伸展,其余三指蜷拢起来,以手形的放松,淡化了指点时的凌厉和强势。于丹用手指时多为特指和强调。

“其实,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一定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文明上的发达生活,他仅仅(突出食指)是一个标志。”这个手势主要用来表达讲述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小青蛙们就在一起忽发奇想,说我们能不能爬到塔尖上?”(食指上指,略高于肩,指示塔尖方向)这是指示手势,具有指示具体对象的作用。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基本上不带有感情色彩。

“这就像说一寸长(右手食指与拇指比量出一寸的长短)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这个象形手势给人一种具体形象的感觉,便于听众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直观的了解。

“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食指挥出)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做完的。”这个手势加强否定,它属于象征手势,常用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使听众对抽象的事物有一种具体化的感受。它和有声语言相结合,启发听众的思考和联想,增强表达效果。

3.于丹的拳形动作

一般来说,拳头紧握、高举常表示坚决拥护、强烈反对、严重警告等意思;拳头向下用力挥动或捶击,表示决断、愤怒等意思;拳头向前冲击,表示打击、反击、对抗等意思。于丹很少单独用拳,一般出现在一句话结束时,作为总结和强调,以拳收势,增强了话语的力度。

“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说:‘贤哉,回也!’”(指变拳,拳下砸,充满力度的强调)

于丹讲课时,手形变化多端,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其中,掌形动作出现频率最高,指形优美,拳形多在句子收尾处,作为其他动作的收势,出现最少。所以我们在讲话时,要多用掌,会显得大方、含蓄。虽然手指有指示明白的优点,但是一定要避免用手指指人或物,这会表现出说话人轻视、训斥的态度。做手势时,除非特意强调,手指不要绷紧,要自然放松,弯曲有度,做出的手形才能漂亮。

二、手势动作

手形动作有上扬、平展、下压、下劈、内收、外展等。

上扬:“他老师跟他说:‘你看,苍天在上,肘部微抬,……’”(左手上扬,四指并拢,指尖指向斜前方)

平展:“不是照样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吗?大地上不是万物生长吗?”(掌心向上,两手向左右两侧伸展,开放性的动作以示大地博大)

下压:“为什么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下压)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下压)的这样一些人。”(左手掌心向下,有节奏、有力量地下压,表示肯定)

下劈:“中国最早的创世纪怎么来的呢,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来的,但是这个开辟,不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啪,辟开。”(手掌下劈从右上方快速向左下方劈下,动作干脆)

内收:“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两臂平行,四指并拢,指与掌成直角,两掌在胸前指尖相对,然后,肘弯曲,掌形不变,由外向内收于胸前)

外展:“这就是后来孟子夫子所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两手靠近,两掌指尖指向身体,前臂打开,掌形舒展,犹如敞开胸怀)

于丹在做这些动作时,上臂自然下垂,肘部与身体的距离远近适中,既不贴紧,避免显得拘束紧张,又不远离,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做手势动作时大多以肘为活动支点,伴以腕部旋转。手掌掌心一般与前臂处于一条直线上,前臂犹如树干,给手掌以力量的支撑,四指犹如树叶,变化则灵活多样。手势做展、扬、挥、压、划等动作时,行进的轨迹以弧形为主,而不直来直去。

三、活动区域

根据手势活动的范围,手势语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区,上区是肩部以上,多为褒义可用以表示美好理想和殷切希望,表示积极、振奋等;中区为肩部到腰部多用以表示说明事理、叙述事物,表现为平静、和气等;下区为腰部以下,多为贬义,用以表示厌烦和憎恶的情感,表现鄙视、否定等。

于丹讲课时手势动作大多出现在中区,主要在腰部与胸部中间,可以看出她心态平和,对讲述内容胸有成竹,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将《论语》之道传授给听众。根据讲述内容,于丹也有出现在上区的动作,但是手势略高于肩,高不过头,体现了她积极而不狂放,振奋而不张扬。

于丹在讲述故事时,手势很少,多在进行评论,阐发自己观点时,伴以手势。她的手势不仅手形优美,而且动作富有节奏,配合语言内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我们要学习于丹的手势语,手随意行,话到手到,得心应手,有效地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于丹教授,素手飞扬,挥洒文字,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优雅大方的手势,引领我们走入中国的经典,为我们树立了以手势配合演讲的典范,希望教师能从她精彩的演讲中学到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手势,为教学增色添彩。

猜你喜欢
手形于丹手势
上海手语手形调查研究
手形迷宫
V字手势的由来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身份验证中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手形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