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云
(焦作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论写作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孙培云
(焦作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想象力是写作者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强调想象力对于写作过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积累、情感培养、方法训练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教学 想象力 培养
想象,是人在自己的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组而建立新的表象的过程。当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感知某种外在事物之后,其形象会印在人的头脑中,以后当遇到特定情形时会重新浮现,并组成、创造为新的形象。这种把原有表象加工后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古今中外,无论文学家或科学家,都充分认识到想象的巨大作用。陆机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爱因斯坦也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想象之于写作,犹如树与根、水与源之密不可分。写作是写作主体以语言文字为符号表达意愿情感和思想认识的一种从心理意识到具体实践的活动,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一
透视写作行为的过程,即从生活中摄取材料到酝酿构思,到以语言为载体形成文章,其中无不体现着写作主体的观察、思维等智力因素与人格、情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作用。想象力作为写作者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
(一)想象可加深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写好文章,必须广泛接触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仔细体验生活,深刻地思考生活。观察,同时也是积累生活阅历的过程。但多见不一定识广,面对马路上的行人、车流,田野里的歌声、吆喝声,如果什么感受都没有,那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有的学生虽然经常坚持写观察日记,但由于缺乏感受生活的能力,写出来的文章仍旧很平淡。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学会感受。这除了要积极投入生活,养成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外,更重要的还得借助想象,将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形象精辟生动地表达出来。比如蜡烛、春蚕、春雨等往往被用来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里就有想象的功劳,它将毫不相干的人、事、物联系在一起,完成了对新形象的创造任务。
(二)想象决定着对材料的取舍。再美好的生活,也会有一些重复的、单调的东西,有一些无意义的琐事,甚至间杂一些低级庸俗的趣味。因此,这就需要想象来丰富充实我们的生活。单纯的记录、简单的“照相”,在写作中是应该摒弃的,而事实上,面对生活中观察到的对象,我们也会有意无意地避免那些呆板的叠加,往往也自觉不自觉地由此及彼,由物及人,推己及人,甚至于借助想象依托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记忆,创造着新的形象。由此可见,想象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也反映着写作者的内心愿望,使写作者把生活中产生的经验、理想、观点等散乱无章的断片,收集起来并加以选择,联结形成新的形象,将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化腐朽为神奇。
(三)想象在构思谋篇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生活中有许多引发人思绪的材料,要想把它们整理出来,诉诸篇章,仍然离不开想象。这些材料,有的可能宜于写成戏剧、小说,有的则非用诗歌、散文形式来写不可。一种合理恰当的结构形式,既可以传达作者的思想愿望,又能唤起他人的想象与共鸣。至于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尾,都应事先有个计划,这就好比建桥架屋,材料使用合理,才可能结实牢靠,实用美观;如果使用不当,也许根本建不成,即使勉强建成了,早晚会塌崩倾圯,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想象能帮助作者有效地谋篇布局,“架梁建舍”,写作如果缺了这一环节,文章即使写出来也会漏洞百出,不可卒读。
(四)想象还直接影响到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想象是否丰富,直接影响语句是否具有表现力。比如同样写房屋着火的情形,有的只会作抽象交代:“浓烟弥漫,火光冲天。”有的却会这样写:“烟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通红的火舌要舔着楼板了。”后者显然胜过前者,用词精当、传神多了。一般来说,“想象不丰富的人,是绝不能将一个字,一个形容词、名词等用在最适当的地方。在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时,也无法找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适当的字来的”。
二
想象力的基础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牢固的记忆力。较强的想象力表现为:善于控制想象的方向,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善于提高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善于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非现实的新形象;想象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然而,这种较强的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通过实践的锻炼而逐步发展起来。那么,如何培养想象力呢?
(一)积累知识,充实表象。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而丰富的表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由此可见,观察是积累知识、充实表象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凭空想象是胡思乱想。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观察生活,深入思考,作文才会境界高远,充满灵气。其次,还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大学生由于环境和年龄等原因,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阅历相对肤浅,思维深度不够,这对于他们施展想象是极大的束缚。为此,应鼓励他们多深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生活阅历。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打短工,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鼓励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公开比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会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鉴赏名篇,激发情感。如果说生活中积累的表象是干柴,那么,习作者的激情就是火种。丰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激情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激情触发想象,而且又渗透于想象过程之中。要培养学生丰富强烈的情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为此,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读书是每一个人内在心灵的需求,通过阅读可以寻求心灵愉悦,提高精神气质,增强学识能力。其次,启发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深入到作品中,用心去体验情景、人物和事件,体味作家是如何投入情感,进行想象和创造的。在享受作品美感的同时,达到丰富情感、培养想象力的目的。
(三)运用方法,指导实践。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培养,只是为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打好了基础,而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还必须依靠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写作实践。所以,写作教学的重点便是与写作紧密相关的想象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想象本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首先,可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因材施教。例如,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其美术绘画专长,让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来再现想象中的景致、人物和情节;对于文科类学生,则要结合他们的语言优势进行训练。如口头作文、看图作文、情景作文,加工或改编作家作品,扩写或续写作品,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写短剧和小品,然后自编自演,把文字的东西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展示出来。其次,运用想象的一些具体方法,结合写作体裁的多样性进行训练。例如运用联想想象来仿写各类人物;运用对比想象对作品人物进行比较性认识,运用幻想写科幻作品、神话故事等。在写作中要鼓励学生彰显个性,追求创新,尽量开掘新题材、新内容,避免与人雷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写作题目的布置上要推陈出新,尽量给学生留出发挥想象的空间。最后,应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在平时的写作中,许多学生为了赶时间,早已没有打草稿的习惯了,而有经验的写作者都明白,写作细节会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想象的轨迹就这样一步步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十分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教师要善用赏识来鼓励学生,不断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1]王中良.在写作中大力培养想象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2]王东生,吴瑕瑕.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双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9).
[3]沈雪珍.想象与想象力的培养[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