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攀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汉书》是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作为底本,参校北宋景祐本 (简称 “景祐本”)、明末毛氏汲古阁本(简称“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简称“殿本”)、金陵书局本(简称“局本”)整理而成,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中华书局点校本。该书征引、吸收杨树达《汉书窥管》等诸家之说,被誉为集以前《汉书》各本之大成。点校本《汉书》自出版之日起便成为人们在学习和研究《汉书》工作中最常用和最权威的本子。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对《汉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点校本《汉书》中出现的诸如误校、漏校、误排、误标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影响了《汉书》的推广及研究。笔者近两年来在校对《汉书》庆元本的过程中略有所得,现摘录几条校勘成果于此,求正于方家,旨在为目前启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添砖加瓦。其中本文所录《汉书》之卷数、页码、行数等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所采《汉书》其他版本如南宋蔡琪家塾刻本简称“蔡琪本”、元大德九年太平路儒学刊本简称“大德本”。
1.襄公不窹,明年齐威死,伐齐丧。……明年齐威死,適庶乱。宋襄公伐齐行伯,卒为楚所败。……五石象齐威卒而五公子作乱,故为明年齐有乱。(卷27/页1519/行3—10)
按:此三处“齐威”均当改作“齐桓”。汲古阁本与此处同作“齐威”;景祐本、殿本作“齐桓”;蔡琪本、庆元本、大德本作“齐桓”,其中“桓”字缺最后一笔。据《春秋左氏传·僖公十七年》所载:“冬十二月乙亥,齐桓公卒。”(页375)《春秋左氏传·僖公十八年》:“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 ”(页377)“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还。 ”(页378)可知史确有齐桓公卒后宋襄公伐齐之事。齐威即齐威王,乃战国时期齐国之国君。此二者乃不同时期之人,作“齐威”者显然有误。又据史可知,宋钦宗名桓,此处汲古阁本同南宋本作“齐威”,以“威”代“桓”,乃避讳也。 《容斋续笔》卷一四云:“绍兴中,分命两淮、江东转运司刻三史板,其两《汉书》内,凡钦宗讳,并小书四字曰‘渊圣御名’,或径易为‘威’字。 ”(页388)可为明证。 而蔡琪本、庆元本、大德本中“桓”字均缺最后一笔,实乃缺笔避讳也,则此处本作“齐桓”无疑。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二十七之相关内容则有:“及齐 (威)[桓]死,天下散而从楚。”(页1455)援例亦有校改,上下应当统一,故此三处应改作“齐桓”为是。
2.师古曰:“……《地里志》鄠县有潏水,北过上林苑入渭,而今之鄠县则无此水。 ……”(卷57/页2549/行11)
按:景祐本与此处同作“里”;而蔡琪本、庆元本及殿本等均作“理”。《汉书·地理志》云:“鄠,古国。有扈谷亭。扈,夏启所伐。酆水出东南,又有潏水,皆北过上林苑入渭。”(页1547)与师古所言“鄠县有潏水,北过上林苑入渭”者同,则《汉书·地理志》中实有此语也。古书中“里”“理”二字虽常通用,然此处“《地里志》”乃特指《汉书》卷二十八之《地理志》也,今之点校本《汉书》中均通用作“《地理志》”无疑。为使前后统一,体例一致,此处应改“里”作“理”更为合适。
3.元鼎二年,平原、勃海、太山、东郡溥被灾害,民饿死于道路。 (卷74/页3137/行14)
按:汲古阁本、大德本、殿本作“二年”,而景祐本、蔡琪本、庆元本等均作“三年”。 据《汉书·武帝纪》:“(元鼎)二年冬十一月……十二月……春,起柏梁台。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页182)《汉书·五行志》:“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 ”(页1424)《两汉纪·孝武皇帝纪》:“(元鼎)二年冬十有一月……十有二月……春,起柏梁台。三月,大雨雪。……夏,大雨水,关中饿死者以千数。”(页225)关东者,秦汉时期多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境)、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南)以东之地。由《汉书·地理志》可知平原郡“属青州”(页1579)、勃海郡“属幽州”(页1578)、太(泰)山郡“属兖州”(页1581)、东郡“属兖州”(页1557)。 而青州、幽州、兖州之地大致在今山东、河北、辽宁一带,均属关东也。故此四郡“溥被灾害”之年应为元鼎三年,非元鼎二年也,应据此改“二”作“三”为是。
4.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 (卷89/页3627/行7)
按:此处“吏”当作“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 ”(页742)《后汉书·百官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其下引《古今注》曰:“建武六年三月,令郡太守、诸侯相病,丞、长史行事。十四年,罢边郡太守丞,长史领丞职。”(页3621)又《后汉书·百官一》之
注引《汉旧仪》曰:“……郡国守(丞)长史上计事竟,遣公出庭,上亲问百姓所疾苦。”(页3561)可见“长史”“守丞”者,皆边郡之官名也,多连用。《汉书》中“史”“吏”二字常相乱,版刻混用甚多。庆元本所录刘攽校语曰:“长吏守丞,‘吏’当作‘史’。郡使守丞、国使长史皆一物也,故总言郡国上计长史守丞。《后汉书·百官志》诸侯王相如太守,长史如郡丞,又边郡有丞,元有长史,长史上计无疑矣。长史者通于令丞尉之称,与守丞连言之说不可不尔,下言‘长史守丞’同。”刘氏之言甚明,点校本宜从刘说改“吏”作“史”为是。
5.诩子浮建武中贵显,至大司马,司空,封侯。(卷93/页3741/行4)
按:此处衍“司马”二字,宜去。据《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页1137)“七年,转太仆。 ”(页1144)“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卖弄国恩免。二十五年,徙封新息侯。”(页1145)可知,浮先后任太仆、大司空、新息侯,未尝为大司马。又《后汉书·光武帝纪》:“五月辛亥,大司马吴汉薨。……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页72)《资治通鉴》卷四十三:“(建武十八年)五官中郎将张纯与太仆朱浮奏议……”(页1393)“(建武二十年)五月,辛亥,(吴)汉薨”(页1398)“(建武二十年)六月,庚寅,以广汉太守河内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壬辰,以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页1399)可为佐证。庆元本刘攽校语亦曰:“案《后汉书》浮秪为大司空,未尝为司马,明多两字。”刘说可从。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2]班固.汉书.宋宁宗庆元元年庆元本.
[3]班固.汉书.宋宁宗嘉定元年蔡琪家塾刻本.
[4]班固.汉书.景祐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百衲本,1998.
[5]班固.前汉书.乾隆四年武英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缩印《二十五史》本,1986.
[6]班固.汉书.明崇祯十五年汲古阁刻本.
[7]班固.汉书.元大德九年太平路儒学刊本.
[8]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
[9]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荀悦,袁宏撰.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
[1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12]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