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珍
(湖北大学,武汉 湖北 430062)
中国报业理念演变的基本过程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考察中国传统报业理念与现代报业理念形成的过程中,一是缺乏系统性,二是未能对其价值,特别是传统报业理念的价值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本文主要着眼于对中国传统报业理念形成过程的考察,进而对其存在价值的合理性与缺失进行探讨。
关于报业理念的涵义,在笔者看来,理念也是一种观念。与观念相比,更带有抽象性和价值取向性。报业理念的涵义相当宽泛,它应当包括:报纸的基本属性、报纸的作用、报纸的宗旨、报纸报道的原则、编辑方针、报业的属性、报业的运作方式等等。那么,我们仅从报业理念最基本的涵义解释,则应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报纸是什么;第二,报业是什么;第三,报业如何经营和运作。可以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报业理念的核心价值标准,它规定和制约着其它报业观念和认识。报纸是什么?是把报纸当作附属品,特别是政治上的附属品,作为一种工具来看,还是回归新闻本位把报纸看作是报道信息的主体,有其独立性?报业是什么?是把报业作为社会分工后的产业来看,必须进行企业化经营,还是把报业当作党派宣传舆论的机关,垄断性的事业单位?报业如何经营?报业是应当面向市场,建立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开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还是听命式的唯我独尊的单一报道强制管理体系?
董天策先生曾对什么是报业理念作过一个概括性的探讨。他认为:“所谓报业理念,就是概括了报业本质属性的一般概念,是随着报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报业思想,是对报业活动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报业动机和信念。简言之,则是在报业实践中升华出来并反作用于报业实践的根本思想观念。”①董天策:《走向 21世纪的中国报业理念》,《新闻知识》2000年第 9期。这个定义也许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值得进一步地去完善。但是其可贵之处在于把握了关于报业理念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概括了报业本质属性的一般概念;二是随着报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报业思想。报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抓住了报业之所以为报业,同其它行业相区别相联系的根本点。看到了报业共时性的特征,又从历时性,看到了报业理念不断地完善和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建立在报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考察中国报业理念的演变过程,就会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中国报业不断地挣脱传统的束缚,开启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报业理念体系划分为传统报业理念和现代报业理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把握的。
中国自古就有报纸之说,但真正意义上的报纸是从近代才开始。而中国报业理念滥觞也是从近代开始。从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报业理念的认识,一直就存在着分端:一是把报纸看作是政治舆论宣传的工具,报业是政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机关;二是把报纸当作刊载新闻信息为主的传播媒介,把报业作为一种商业,进行企业化经营。前者成为中国报业理念占统治地位的主导理念,而后者如一些民营商业大报主要是通过办报的具体实践来体现,在理论上有些学者虽进行过系统地总结,但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一直受到了冷遇。当我们今天来梳理、考察两种中国报业理念认识观时,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舆论工具”说一直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主宰,而报纸是大众传播的媒介的主张,却未能像西方那样被扶正和强化,成为主导理念呢?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近代报刊的思想家、活动家梁启超身上。虽然中国近代报刊是从外国传教士办报开始,但是第一个从理论上对报业理念进行系统总结地却是从梁公开始。其提出的报纸是工具说,耳目喉舌论,被尊宠为中国报业思想的正宗,是中国传统报业理念的始俑者。
梁启超较早提出对于报纸的认识,是他在1896年 8月 9日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这篇文章的着眼点是论述报纸的“去塞求通”的作用,“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①吴嘉勋等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 23页。而报纸如何起到“去塞求通”的作用?他提出了报纸是“耳目”,是“喉舌”。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梁启超更加明确地指出:“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是也。”②吴嘉勋等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 334页。虽然在谈到报馆与政府之关系时,梁启超认为“报馆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者也。”③吴嘉勋等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 287页。但在谈到报馆如何发挥舆论之监督时却认为“报馆者即据言论、出版两自由,以龚行监督政府之天职者也。故一国之业报馆者,苟认定此天职而实践之,则良政治必于是焉。”④《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365页。这实际上表明了梁公对报纸、政治之关系的真实看法。报纸是为政治而诞生,若能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就能产生优良之政治;若不能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就会导致堕落政治的产生。在这里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梁启超所谓的报纸向导国民的作用,就是指报纸宣传真理的作用。在梁启超看来,真理愈辩愈明,只有在报纸上以极端之议论,才能振聋发聩。
从报纸的“去塞求通”的作用,到报纸是“耳目”、“喉舌”,再到报纸有监督、向导两大天职,反映出梁启超对报纸舆论的工具性认识是愈来愈明确,愈来愈深化。而其价值取向则从一开始就得到确立,即报纸是为政治为现实而服务的,是政治的传声筒。
康梁等维新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登上了立志要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历史舞台。虽然在资产阶级革命最初的阶段,孙中山先生对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也没有把办报当作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活动内容。但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武装斗争一次次的失败,孙中山先生从血的教训中渐渐地认识到:“专心致力于兴师一事,未暇谋及海外之运动,逐使保皇纵横如此。”⑤《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318页。明确提出,要利用报刊宣传革命,“以鼓舞人心,则更可增多热力”,“使人人知所适从”。⑥《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319页。在给《觉民日报》的信中,更明确地承认报纸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工具性,提出报纸应为“党的喉舌”。⑦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 105页。
孙中山对于报刊宣传的作用认识上也更全面和深化。他认为:其一,报刊是革命宣传斗争的利器。“武昌起义,当时能够达到目的的道理,完全由于满清军队的自动,一经发起,便马到成功,那些清兵有自动力的根本原因,完全是由于我们宣传的效果,他们受了宣传,都赞成我们的主义,所以便不来和我们反抗。”①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 105页。其二,报刊是革命建设的工具。“当革命时代,报界的鼓吹不可少,当建设时代,报界之鼓吹更不可少。”报刊要“鼓吹建设思想,阐明建设之原理,冀广传吾党建设之主义,成为国民之常识,使人人知建设为今日需,使人人知建设为易使之动。”②《孙中山全集 》第五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220页。其三,报刊的宣传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报刊宣传的奋斗,“可改良不良的社会,感化人群”,“我们用以往的历史证明起来,世界上的文明进步,多半由于宣传”。③《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110页。
从梁启超到孙中山,虽然他们变革或是革命的目的、任务、方式各不相同,利用报刊宣传的主张、内容、所造的舆论声势也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把报纸看作是舆论宣传的工具,并且贯穿于他们的报刊实践。梁启超在考察中国为何倍受欺侮,倡导变法之迫切时,就看到了报纸的特殊作用。因此,从一开始他就把办报作为其维新变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则是在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中,逐渐认识到了报纸对于其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办报才被纳入到其革命斗争中。由于他们所展开的活动都是围绕其政治目的,对于报纸作用的认识,也是基于政治的视野。因此,对于报纸的价值坐标采取的是单向度的价值取向,即十分注重报纸的宣传舆论功能,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宣传的工具。他们往往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政治斗争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宣传者、实践者。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中,孙中山领导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此也拉开了政党政治控制并主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的序幕。报纸的政治属性也被凸现为政党性。
1900年孙中山接受陈少白的建议,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它既为革命的宣传机关,又为党务、军务之机关。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创办的几十种党报,几乎都是这种模式,其中又以《民报》最典型。孙中山曾说:“要做宣传,就要有一个便利的机关,最巩固的机关。这机关是什么呢?就是个党。”④《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97页。这反映出孙中山对报纸一般性政治宣传作用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对报纸党性的认识。报纸的政治属性,在孙中山看来,就是报纸的党性。为此,他强调报纸对“主义”要大力宣传。《民报》创办后,他要求“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⑤《孙中山全集》第七卷,中华书局 1995年版,第 63页。这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报纸是宣传舆论的工具,孙中山的“党的喉舌”说、报纸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这一报业理念的基本确立和明确走向,并由此衍生,演绎着中国报业理念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变奏曲。
辛刻革命以后,中国经过了军阀擅权、武人专制、社会秩序紊乱、权威信仰危机的短暂失衡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变迁。中国的政治格局也趋向明朗,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并且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进一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组织、发动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自酝酿、准备时起,就十分注重把报刊作为宣传的重要阵地。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1922年 9月 13日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由此,以党报为代表的机关报,作为中国现当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报刊形态,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比较完整地、系统地构建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报业理念价值体系。实现这一飞跃的是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和新闻改革。
从 1942年 3月到 1945年 8月,《解放日报》经过四个阶段的整风,初步形成了以党报理论为核心的报业理念价值体系:
第一,明确和强化了报纸 (主要是党报)和政党的关系。1942年 9月 22日,《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指出:“党报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所谓集体宣传者集体组织者,决不是指报馆同人那样的‘集体’,而是指整个党的组织而言的集体,党经过报纸来宣传,经过报纸来组织广大人民进行各种活动。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这也就阐明了党报是政党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宣传者、鼓动者,还是组织者,党报的地位被明确下来。
第二,“全党办报”成为报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解放日报》1944年 2月 16日,发表《本报创刊一千期》社论提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具体地说,一要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全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对党报负有责任,关心阅读党报,讨论党报上的重要言论与新闻,为党报写稿,党报不但要忠实于党的总路线、总方向,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二是加强报纸的群众工作,开展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
第三,报纸工具性的作用要体现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报纸要用党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与整个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动向呼吸相通,使报纸成为实现党的政策、主张、号召的尖兵与倡导者。党报也是群众的报纸,要成为群众的反映者和喉舌。党报还应该进行经常的思想斗争,同时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报要根据党的方针,倡导各种群众运动,党报不是一个有闻必录的消极的记载者,而应是党的事业的积极的倡导者与组织者。
这一报业理念的价值体系完善与成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而毛泽东可谓是集大成者,他提出了“政治家办报”。依笔者的理解,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家办报与全党办报的思想并无冲突。它的着眼点在于办报要有政治头脑,要办出水平,要能够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善于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党报不是被动地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而是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去当好喉舌,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因此,他对吴冷西的谈话中明确地指出“报纸要搞理论工作,不能只搞政治”。①《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4年版,第 215页。特别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在具体办报的过程中,要讲究报道策略和艺术。
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是在建国以后,看到了党报在新时期、新的环境、新的情况下,仅做政治传声筒是不够的,必须围绕着党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纸一个时期要有一定方向。”②《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 389页。要加强报纸对各项工作、各个方面的指导作用。因此,“政治家办报”是在“喉舌论”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了报纸传播效果的权威性、指导性,对社会主义时期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进入 60年代以后,毛泽东提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由于毛泽东当时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当时中国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是阶级斗争。这不仅表现在党外,也表现在党内,于是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历来十分重视报纸宣传的毛泽东,很自然就把报纸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又被四人帮加以利用,报纸工具性的作用也就在文革期间被发挥到了极致。
至此,中国报业理念自梁启超起,一直都是在报纸是宣传工具,报业是政党的机关,属行政事业这样一个价值取向的维度中展开的。把报纸的政治属性——直接表现为政党性看作是报纸的最本质属性,没有看到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基本的功能应该是传递信息,新闻属性才是报纸的本质属性。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属性、商品属性等。自然,也就更谈不上进一步地对报业的产业性、企业化运作有所认识。尽管在中国传统报业理念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如储玉埔在其 1939年 7月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现代新闻学概论》一书认识到了报业的现代性就是报纸商品化,报业企业化,管理科学化,利润最大化,在实践上,当时的民营大报《申报》、《新闻报》等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遗憾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中国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下,未能给其提供进一步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最后凋零花落。中国现代报业理念的真正形成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着眼于中国传媒发展的实践,新闻界开始对传统报业理念反思。由此,新闻实践和理论相互回应,现代报业理念渐渐取代传统报业理念而成为新世纪中国报业发展的主导思想。
不管今天我们对中国报业理念演变过程的重新梳理,会对传统的报业理念带有多大的成见,有一个事实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那就是自梁启超起,中国传统报业理念生生不息地回响了近一个世纪。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报业理念的框架下,中国报业不断成长、壮大。现代认识论告诉我们:科学观察的任务为特定理论研究的需要所制约,人们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观察的对象、观察的视角和步骤,并且记录下观察的结果。而要描述观察的结果,又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术语,这些术语必定是属于某一概念框架的,这也是“观察渗透理论”的意义。但历史主义者认为,科学革命中一个理论取代了另一个理论,科学家观察的方式也经历了一次格式塔的转换。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人在观察同一现象时,会看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说理论背景的更替给观察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们以这种认识方式去观照、考察、审视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构建的传统报业理念价值体系时,我们就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传统报业理念背后的理论背景,不能不以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发展的矛盾为坐标。这样或许可以少些浮躁,多一些理性,对中国传统报业理念存在的合理与缺失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
(一)传统报业理念的合理性
1.传统报业理念的文化探源。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那么,其主流无疑是儒学。这里的文化,首先是就观念形态而言,它的深层内核,则体现于价值观之中。广义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价值观的制约,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价值理想的对象化及其多种展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同样以其价值观念体系为核心。正是价值观,凸现了儒家文化的历史特征。而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其价值体系为中介。儒家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仁道原则是其基本价值原则。这种观念被泛化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王权的政治被提到现实社会最尊宠的地位。三纲五常本来是讲的伦理关系,后来演变成一种政治规范。所谓的“经世致用 ”,“道、学、治 ”合一,“文以载道”等都强调了各门学科无不深深依附于政治、效力于政治,以政治 (及与之相伴随的伦理)为出发点,又以政治 (及与之相伴随的伦理)为目的。这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政治学说在希腊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未笼罩一切、控制一切。古希腊的哲学固然受到政治学说的影响,但更多地发端于自然哲学,往往以对自然普遍原理的求索肇始。亚里土多德曾说过,哲学是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而发生,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这种学术途径造成了古希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结为一体,许多哲学家本身就是博学的自然学者。因而西方文化史有着极强的以知识本身为目的,为“学术”的独立精神。这一点在中国文化史上几乎难寻踪迹。陈独秀曾在 1918年著文说:“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譬如文学自有其独立之价值也,而文学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六经》。妄称‘文以载道’,‘代圣贤之言’,以自贬抑。史学亦自有其独立之价值也,而史学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春秋》,着眼大义名分,甘以史学为伦理学之附属品。音乐亦自有其独立之,必欲攀附圣功五道,甘以音乐学为政治学业之附属品。医药、拳技亦自有其独立价值也,而医学、拳术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道术,如何养神,如何练气,与‘与天地鬼神合德’,方称‘艺而近于道’。学者不自尊其所学,欲其发达,岂可得乎?”这些学科尚且如此,与政治关系更为密切的新闻学其依附性表现得更盛,也就不足以为怪。这一种文化传统,对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必然会产生一种影响,尽管反叛传统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文化意识,但是在民族危机深重的中国近、现代,提出向西方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是他们最强烈的思想动机。一切学术均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把报纸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是“耳目、喉舌”,恰恰是这种文化传统功利主义最集中的体现。
2.传统报业理念的历史探源。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步子迈得更大,中国社会的矛盾也由阶级矛盾上升到民族矛盾。随着一系列不平等、屈辱条约的签订,中国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一步加深。特别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觉醒的新型知识分子,在接受了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之后,痛感大中国已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了。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一反中国知识分子“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人格传统,以自觉的忧患意识大胆提出了“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并且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政治改革的运动中去。对此梁启超曾说:“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这使得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成为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为了实现和完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和目的,基于对当时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提出了“去塞求通”,而最能起到了“去塞求通”的莫如报馆。很自然报纸成为最有力,最有影响的宣传工具,办报也就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内容。这也就赋予了报纸强烈干预政治、干预社会的作用。在对报纸的价值取向上,始终突出、强化着报纸的宣传功能,在具体的办报实践上也是一切为了宣传。
康梁维新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肩召负起中国历史的重任——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为了更有组织、更有计划、更有步骤地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了同保皇派作斗争,宣传革命思想,孙中山对报纸非同凡响的宣传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在陈少白的建议下,创办《中国日报》其目的就是报纸宣传工作纳入到政党的活动中。而创办的《中国日报》也就成为第一个政党机关报。从此,报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工具,而是政党政治的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党的出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历史、经济、思想文化、阶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党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一个新的时期开始。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政党在顺应了历史潮流之中而产生,一般说来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如此。由于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反帝反封建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革命纲领。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总的思想纲领是一致的。而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许多人如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过报刊,他们深知报刊的宣传作用。因而共产党成立以后,极为重视报刊的宣传作用。通过报刊进行广泛的革命宣传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文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从报刊实践上,把报纸作为政党宣传的工具,而且在理论上不断加以总结和研究,从而使中国传统的报业理念,继梁启超,孙中山之后,不断被丰富,最终形成了以政党为核心的报纸工具性的报业理念价值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党。党报宣传的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党报的性质地位、作用并没有丝毫改变,原有的报业理念依然成为一种主导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把报纸当作一种舆论宣传的工具,是党的喉舌,在价值取向上只注重报纸的宣传功能有其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意义。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把报纸当作舆论宣传的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现实的合理选择。从梁启超始,办报不是单纯的为办报而办报,而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是革命斗争的需要。报纸担当的第一要义就是“启迪思想,开启民智”,“宣传真理、倡导革命”。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新闻本位出发,把报纸看作大众传播的工具。
第二,正是由于注重了报纸的宣传功能,报纸为中国革命的最后成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巨大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能看到报纸特殊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发挥好报纸舆论宣传的作用,也许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第三,对报纸宣传价值的认同,才促使国人办报的开始,也才使得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有了政论报刊、政党报刊的出现,由此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传统报业理念的缺失
承认中国传统报业理念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缺失。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就谈到了除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报业理念外,中国也存在着占非主导地位的,以民营商业报刊的办报实践所衍生出的报业理念——办报是以赢利为目的,报纸主要是用来刊登新闻的传播媒介。可以说以《申报》为代表的民营大报与政论报刊、政党报刊在报业发展上走的是不同道路。在民营报刊与政论、政党报刊的比较中,我们不得不作这种的反思:为什么不同的办报理念会带来两种不同性质的报业发展结果?如果从新闻自身的发展历程来考察,哪一种报业理念更能带动报业的现代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再让我们看一看西方报业的发展历程。
西方报业在经历了古代手抄小报、定期新闻书报之后,到了近代也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政论报刊、政党报刊。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开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党报刊逐步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报刊”。大众化报刊的出现,在西方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办报理念上,把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报纸是一种商品,注重新闻,轻视言论;把报社看作企业,注重发行和广告。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报业在经过了自由竞争期后,进入了垄断导致报业集团的出现,与此同时,报业现代化的程度大大提高。1984年美国Adweek杂志在 1984年 4月公布了由 12位权威人士评出的“美国十大最佳日报”,排在前五位的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新闻》和《迈阿密先驱报》。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在报业经营理念的驱动下成功的。报业在美国也被称为是利润丰厚的“无烟企业”。
无论从中国的报业发展历程,还是西方的报业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都可以注意到一个共同的事实——大众化报刊无疑为报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中国的大众化报刊没能像西方那样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报业主流。这不是报纸本身性质的问题,而是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使然。(对此,我们从前面对中国政党报刊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可窥见一斑)。
通过以上分析,那么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中国传统报业理念的缺失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或阻遏了中国报业的现代化进程。
在对这一观点作诠释时,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或现代性,现代化先作一番解释,关于“现代”、“现代化”有多重理解,台湾著名学者金耀基先生在其新作《从传统到现代化》一书中总结出了多方观点后是这样阐述的:“现代 (modern)”或“现代性 (modernity)”不是一个绝对的词语,而是一个相对的词语。它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但是,“现代”或“现代性”像“传统”及“转型期”一样,也都可以找出其特有的内涵。冷纳根据拉萨斯菲的“潜在结构分析的方法”,依照“社会学的因素”,把“现代”与“传统”及“转型期”社会区别开来。他指出,“现代”或“现代性”不是一个单一的或一些不相连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是一个“综协的整体 ”。它含有“都市化 ”、“工业化 ”、“市俗化 ”、“媒介参与 ”、“民主化 ”、“高度的结构分殊性”等质素。
在理解了“现代”一词的内涵之后,“现代化”一词之意义是因“现代而生发的”。“现代化”也被视作“开发”,指涉长期的文化与社会的变迁过程。现代化有价值的意味,现代化之所以发生,正因为是由于一种“主观的衡值”。金耀基转引的雷格斯对“现代化”一词的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化并不指一种特殊的变迁,如工业化、西化或希腊化,而是指‘历史的相对性’的现象,指一个社会或国家、自愿或不自愿地所发生的一种‘形变之链’的过程,而这种形变乃在减少他自己与其他认为更进步、更强大或更有声威的社会之间的文化的、宗教的、军事的或技术的差距者。”这一种现代化的形变过程分析起来,就是“文化的与社会的变迁”。
如果我们以“现代”、“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一种“参考构架”的话,用它来解析中国报业的现代化,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报业的现代化一是指“技术的高卷入”程度;二是指报业本身的专业化程度;三是指报业的世俗化——媒介参与程度;四是指报业的改革与创能程度。以这四种指数来评价中国传统报业理念是否延缓或阻遏了中国报业的现代化进程,再看看中国报业的发展现状,结论是肯定的。其具体表现特征是:
(1)中国报业长期处在党报一统天下,报业结构单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态。(2)报业规模发展缓慢,处在“技术低卷入”程度。报社简陋、设备陈旧、技术革新能力差、报纸印刷质量不高。(3)报业管理体制落后,僵化而缺乏弹性。效益意识偏差,不注重报纸的经营,只注重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4)报业的世俗化——大众化程度较低。传播观念不是以受众为中心,而是以传者为中心,“唯上不唯下”;报纸不是以报道信息为主,进行广泛的社会媒介参与,而是注重发指令,政治宣传,思想控制,导致报纸千种一面、舆论一律。(5)报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对政治的过分依附,报业本身的信息开发、生产新闻的能力较低。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报纸的独立运作能力低下。(6)报业作为事业单位,垄断性、封闭性较强,缺乏必要的竞争性,扼制了报业改革与创新的能力。报业产业化的进程一直受阻。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报业理念的缺失就在于它带来的报业发展的结果——长期止步于传统之中。它所提供的一种党报范式——机关报所把持的话语霸权削弱了报纸本身应具有的大众化传统播工具的力量,使得中国报业现代化的进程与世界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中国新的现代报业理念价值体系,在报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实践进程中已被催生、孕育和重构,并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体系中,重现其价值的光芒,但是这也得益于我们对传统报业理念的深刻的反思。对其所作的理论价值评估,让我们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着眼于未来,在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报业有更大的发展。
[1]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史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梁洪浩.外国新闻事业史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5]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6]成美.新闻理论教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8]胡伟希.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金清.现代认识历与历史观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2]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J].新闻大学,1995,(1).
[13]董天策.走向 21世纪的中国报业理念 [J].新闻知识,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