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得志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今年暑假,由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会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联合举办的“湖北省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班”在香港理工大学开班,笔者随团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考察,培训考察期间,重点听取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先生的报告,黄德辉先生生动形象的分析了当前国内职业院校的一些弊病或误区,其精辟的论述启发了笔者对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得出几点感悟。
协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黄先生认为这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目的所在。职业人就是经营自己的人,是懂得如何通过职业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职业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具备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从业能力,同时还具有牢固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并为职业界共同认可的一种职业情操,包括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以及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凝炼而成的精神品质。①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三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6期。其内涵不仅包括对工作任务的责任意识即敬业精神,还包括对专业领域的探索求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就是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即培养基本具备职业人素质,能够迅速适应企业要求的“准职业人”。
(一)重视职业精神培养,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当代大学生与职业人的差距恰恰体现在态度即职业精神上,态度的“态”字繁体写法为“態”,意即只要用心就能够做好。有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喜欢沿袭读书时代的个人行为模式;而职业人无论面对什么任务,只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便会全力以赴,不仅主动自觉完成而且尽力做到最好。同时,职业人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会很清楚的认识到他是作为团队的一员而工作,一项工作是否能够完成,是否能够做好,取决于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自己能否把工作做好将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
目前,知识、技能 (能力)已被国内各高职院校充分重视,而态度 (素质)却往往被院校忽视而被用人单位重视,因此,为改变“企业觅不到好人才,毕业生难寻好婆家”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首先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上下功夫,而坚持全人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必由之路。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以“全人”培养为核心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是当代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之一。①吴燕:《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 7期。简言之,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同时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等一般性道德素养之外,更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要让每一个毕业生能够以职业精神和从业技能“双高”的状态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走出学校教育的“半人时代”。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育平台,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充分利用技能节、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发挥校企合作作用,提升学生从业技能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实验实训设备尚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协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的另外一条途径就是切实推进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从业前教育,如何让学生的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吻合,如何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它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模式,开创了一条将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学生到企业实习,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突破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局限性,让学生在企业岗位上真切体会技能要求、操作程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避免了“学不致用”和“眼高手低”的尴尬境遇,同时也能切身体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岗位素质要求等。这种培养方式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培养周期,节约培养成本。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致力于寻求校企合作的共同利益点,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多方共赢的平台,使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受益。
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滞后或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那么昨天的教师能不能教会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或解决明天的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课改。
(一)“洗脑袋”是课改的前提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老师能否成功地“改”自己、“革”自己,改革自己首先要“洗脑袋”,即解放思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生是产品,学校是生产者,而企业就是职业院校的顾客。教师教学是以自己脑袋为中心还是以企业需求为中心,这是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的关键要素。因此,了解雇主对毕业生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职院校若要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就必须认真落实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使教师增强企业需求的体验,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意识和从教技能。除此之外,专业教师还要深入研究企业所需,要与企业专家共同探寻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甚至要有超前意识,否则,课改永远跟不上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二)“学方法”是课改的关键
除了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和日常交流之外,高职院校的课改必须多花心思,踏踏实实的改进学的内容、教的技巧,革除废的内容、闷的教法,这才是课改的主旨所在。
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一切教的内容、教的手段,其目的是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原则。黄先生认为良医与良师有共同特质,不管学生有多差,良师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老师要变“解释思维”为“解决思维”,遇到素质差、不认真的学生,不能只花时间找借口解释为什么他的学生“不行”,而应该用心使这些学生变为“行”,使学生平稳地、成功地过渡为“职业人”,获得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这也是教和学的内容所在。因此,要成为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并且有条理、有耐心、有效果地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要努力探寻新教法、优化课堂氛围,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兴趣;要有能力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态度都有所提高,并具备与其他教师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综合素质。
总之,课改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注重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从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新瓶装新酒”,学校产品 (毕业生)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学校教育才能以特色和实力取胜。
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只有硬件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黄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有多个方面,包括学生的素质、培训模式、教育理念、队伍建设和制度文化等,而制度与文化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根基之一,对人才培养的效果无疑具有保障作用。每个人都不喜欢受约束,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的“制度建立”必须由三大系统组成:一是“行为规范”类的制度 (立法),二是“监督基制”类的制度 (执法),三是“奖惩制度”类的制度(司法)。而且成败的关键,是看该制度是有效落实还是流于形式。“有效落实”的关键是强迫坚持(制度),习惯成自然 (文化)和有效制度 (行为规范、监督、奖惩)。在报告中,黄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缺乏有效制度的后果,那就是“好人 (人才)也会变成坏人 (非人才)”,而最有效的制度就是“逼着坏人干好事”!有效的制度,简而言之,就是把院校关心的事情与教师关心的事情挂钩,有效的制度,能协助教师从迁就自己变为迁就学校,最后变为主动地、自觉地以学校发展大局为己任。
有学者曾经讲过,教师往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才失去了工作的激情;而是因为失去了工作激情,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有的学校教师普遍进取心强、激情高涨,而有的学校教师均向下攀比,不思进取,这正是制度和文化在起作用。有效的制度有利于凸显院校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一经强化就会渐渐被接受,制度被自觉遵守慢慢就变成了文化。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大学文化是一所院校的精神升华和体现,具有不可估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这种无形的力量不仅会让每位职工自觉地与学校意愿保持高度一致,做出学校期望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到全体学生,让生活学习在这个学校的学生耳濡目染这种有意义的做人、做事原则,由此而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因此,大学文化不应仅仅是本科院校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同样要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而“科学、合作、笃行、诚信、卓越”等品质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要用全部精力去追求的办学境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职业精神和从业能力“双高”的毕业生,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时刻把全人教育、校企合作及课改当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三驾马车,而有效的制度与优秀的文化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4]蔡小平.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J].中国职工教育,2009,(5).
[5]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 [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