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丽娟
(大连市一○八中学,辽宁 大连 116100)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文章向来都是“有情物”,“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从这一点上说,语文教学其实是移情艺术,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结合课文中蕴含的情理,通过激情的点拨,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通共融,从而理解蕴藏在优美动人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文章的艺术力量,接受思想品德的熏陶,达到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完美人格、全面提高语言素养的目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种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教师要得到学生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学生的态度。”人们常把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非言词性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手段,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心理学家艾特·莫勒比思列举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师感情的全部表达=70%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容、温和诚恳的语调,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情感真实,想象丰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把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走进角色,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同爱同恨,通过有情之言,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情感驱动中震撼和感染学生的心灵,达到使学生积淀语言素养,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要适量,以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为度。如同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流泪,引得观众也眼泪涟涟,说明他确实进入了角色,传达了剧中人物的特定感情,并感染了观众,是个好演员。但如果他泣不成声,无法再演下去,观众很可能是一片嘘声,那么,他则是不称职的演员。还有,只有真诚、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受到触动,虚情假意则使学生的情绪变得消极。
语言的实践性很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理念更是把语言实践活动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能演的尽量让学生演,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画的尽量让学生画。这与陶行知先生的“六解放”思想一脉相承。随着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我们要尽可能地将图像、画面、音响、表演等融入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加深理解,而且能把课文中的情与景变成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他们在理解与欣赏中得到熏陶,激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让学生画出荷塘的美丽景色。学生们用一支支稚嫩的笔,画出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异景色,把对祖国自然景物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融入笔端,通过一种情感交融、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达到了精神自由与精神真实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合一、精神与情感自由生长,达到用情感去激活语言、用联想去联缀语言的语言教学目的。又如教学《窦娥冤》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分角色表演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而且通过动作、表情的设计,再结合人物的语言,帮助学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善于启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所谓善问,就是要问得“巧”,问得“妙”。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内容上,语文学科特别具有模糊性。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个性与创造性的体现。因而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难免有疑惑费解之处,教师若能敏锐地抓住疑点发问,问得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情感的波澜,则极易使学生产生释疑解惑的欲望,使“知”与“情”相互渗透,实现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巧妙地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到问题。这个独到的问题一经提出,在课堂上可能就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就能将对此产生的兴趣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最终达到“拨开迷雾见太阳”的境界,享受到“豁然开朗”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如教授《项链》时的问题设计是:路瓦栽夫人梦想有好房子住,有好家具用,能享受到美味佳肴,总之,她想过好的生活,这有错吗?她到底错在哪里?又如教《鸿门宴》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原著中“巨鹿之战”和“垓下之围”两个片段,然后进行问题设计:曾经呼风唤雨的西楚霸王结局却如此悲惨,但项羽悲叹他失败的原因是 “天要灭他”,而不在他自己,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提问,不仅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厚重度,而且满足了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这个需要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最精彩的文本解读,我以为是走进作者的心灵(当然也包括作品人物的心灵)。而走进作者的心灵,最终目的是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注意选择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内容,抓住文章中蕴含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咀嚼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和情感寄托,让课堂成为作者、教师、学生心灵交融的情感场。譬如诗歌教学,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因此,诗歌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感情,让作品中汪洋恣肆、气象万千的情愫化为缕缕和风拨动年轻的心弦。如讲杜甫的《咏怀古迹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发挥想象力,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简短而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紫台”和“朔漠”,让人联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优美。“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朗读相当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灿烂,还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敏锐感觉”。特别是教师的范读更能起到以声传情、以声启智、以情感情的作用。同时从理解来说,反复诵读,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有夸大之处,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反复诵读是一个细细咀嚼、玩味、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是单纯地死读书本,而是读出文章的气氛、节奏、韵味,细细玩味揣摩,领悟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合理、有效地安排诵读,把握住读通、读懂、读出感情这个教学中重要的训练环节。
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学习的原动力,努力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