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宏
(江苏省洪泽县教育局,江苏 洪泽 223100)
在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个案多样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乏味化的当下,唯一不变的是“管理出成效”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真经。“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因此管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一直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快乐。”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以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快乐成长,让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快乐。快乐元素最多集中在语言类学科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承载学生综合素养重任的语文教师,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这一捷径可以直达教育教学的理想殿堂——“教育即生长生活”(杜威语),即让教学的主客体快乐地生长生活。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统筹安排教学流程,激发动机调控气氛,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语文比之其它学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言语习得的潜在性,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课堂管理的关键,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并利用本学科优势,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置疑权,给学生选择权,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筚路蓝缕之任,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不是把学生管死,而是静中求动求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然,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冷热渗透。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采用隐性管理方式,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糅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绝不是在“整”他,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以惩代学。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都是必然的,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学生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软硬合力。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是有力的,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如课件的准备,教师的服饰,等等,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广播电大出版社,1987.10.
[2]李杏保.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7,第1版.
[4]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5,(4).
[5]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