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锦
(无为县十里墩乡十里中心小学,安徽 无为 238300)
“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叶圣陶)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课”的核心理念。只有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习作才不是单纯的课上命题、指导,学生叙写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生活、交际的真实过程,是“使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使习作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交际”的体现。如果使学生感到习作就是生活中一次次现实的语文交际,是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他们就会把习作当作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行为,习作教学也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009年我参加了乡习作交流课研讨活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对比我自己上的习作课《编动物童话故事》,深刻体会到只有有效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让学生“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才能提高习作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的习作指导课课堂教学流程是:引入话题(编动物童话故事)→口语交际(回忆印象深刻的动物童话→明确口语交际要求→交际→汇报评议)→习作(自由习作→展示赏评→修改习作)→拓展(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从教学流程可以看出习作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学生就没有丰富词汇的积累,这样的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在班级成立一个小图书室,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学生会得到更多汲取课外知识的机会,同时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由于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在语言积累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采蜜本”,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将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整理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厚积薄发,居高临下,作文就容易了。
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读动物童话。在课堂上,我请学生交流以前读过的动物童话,并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动物童话,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倾吐”。大家畅所欲言,极大地激发了表达的欲望,在编故事时,他们也胸有成竹、出口成章了。
明确习作目标后,我请学生选动物自己编故事。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别的同学当评委,谈听后感受,指出好在哪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在听说过程中可以吸取别人的优点,不断修改自己的故事,同时也培养了听话、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说话的能力,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增强了,内部言语的水平会相应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作文就是把想说的写下来,教说话就是教写作。所以,注重平日口语训练,把说和写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把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每一处语病,当成作文教学工程中细碎而又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训练学生从学会普通话开始,初步学会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看图说简单的事,到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以及复述指定的课文。学会礼貌用语,说说见闻,这些练习都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每单元的听话训练内容,都认真完成。为了让全部学生都有机会过关,我采用“金字塔型”的练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说话。学校开展讲故事比赛,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故事,先在班级里讲,再挑选比较突出的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让每个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提高了口头作文的能力,为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先说后写,说写给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过程实际也就是习作的良好素材,稍加修改、整理就是一篇习作。学生在身心放松的闲谈中往往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但当正式作文时,却常常愁眉苦脸、无话可说。这与学生尚不能很好地处理说和写的关系,分配注意,以及克服心理紧张等有关。应当先让学生放开胆子尽情地说,然后把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这样先说后写,还可以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起到互相借鉴学习的作用。在全班交流时,我发现还有许多学生举手想发言,我对他们说:“你们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等会儿让老师和同学慢慢欣赏,好吗?”学生写好后,自己修改。我让他们反复地读,边读边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便成功了一半,不同于教师的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告知,而且大多不能当面向告诉学生,或交流,于学生的能力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教师的告知与学生的自悟比起来是苍白无力、毫无生命的。在修改时,我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朗读自己的精彩片段;接下来小组评议,说说组员的习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推荐一个最优秀的选手参加交流;然后各组代表先后朗读本组最精彩的片段,同时请其他小组成员评议。学生将自己的精彩片段读给同学听,其实是在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同时也用身边同学的“现身说法”,去激发自己的写作热情和兴趣,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了写作水平。学生自己评改、互改,对自己同伴作文的优缺点往往看得比较清楚,也乐于去品评。在讨论评改同伴作文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会领悟到很多关于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这是教师的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培养好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会大大提高。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学生识字量不够,我允许他们把一些字词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起先,我告诉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逐渐地培养他们写一件事,再到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最后是写这件事时,会想到些什么,逐渐培养他们把记叙的事件写得更为具体一些。从二年级开始,我把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提高到看图写话,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看到的图画通过自己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每当作文前,先指导学生说,然后习作,使学生有话好写,以提高写作兴趣,每次是自然而然地写作,学生没有压力,作文就快乐。
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表现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进而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倾注真情,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能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在习作教学前,我让学生明确习作目标,如在生活中观察动物,在爷爷奶奶家或花鸟市场等地方观察自己见到的动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去体验,收获颇多。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见闻来编故事,可以说见过的小动物,结合动物的特点来编,学生思维活跃,创作兴趣极高。这时我引导学生书写自己个性化的感受、独特的见解,自己的真情实感,要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鼓励大家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真正体验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快乐。学生在创作中自然地领悟出动物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比如要谦虚不能骄傲,大家要团结友爱,遇到困难勤于动脑,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见闻和学习生活中体验。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会相应提高。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让学生“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实现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