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进路刍议*

2010-08-15 00:43李晏军庹进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大学生

李晏军,庹进平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WTO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进路刍议*

李晏军,庹进平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受到的撞击却更为深远。从反思传统德育的实践缺失着手,提出了中国“入世”给德育转型带来契机的观点,进而对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思路进行梳理,以揭示中国德育的转型之道。

WTO;大学生;德育实践;进路

加入WTO近10年,中国在遵守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的承诺下,正逐步有限制地开放除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市场。“入世”之后,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伴随着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进入一并进入中国,特别是现代西方有些精神文化产品,表面上是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我国,实际上却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其影响力是很大的。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也正在产生强大的文化影响,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德育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特点,探索教育市场开放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进路是本文的核心论点。

一、传统德育的实践缺失

(一)德育实践的基本含义

道德的实践理性的本质决定了以形成学生道德品质为目的追求的德育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性是德育过程的本质特征。道德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受教育者实现道德知识内化外现的中介与土壤,不仅能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而且,在交往和协作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感和公德心。德育是否有效,最终体现在道德行为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道德理论与道德情感的牢固性。所以,德育实践是道德规则的内化过程,要求以学生在行动中表现的规则、规范作为判断德育成效的标准,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丰富的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思想、历史与社会错综复杂的胶合,产生最表层、最直接、最丰富、最具体的自身感性体验。

德育实践在德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体现大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德育实践,是大学生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大学生走向政治成熟、思想成熟、行为成熟的基本依托。当前许多高校虽都在开展和深化德育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轻视德育实践的现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如德育体制不尽合理、德育目的不切实际、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德育方法途径过于单一,以及德育观念相对滞后、德育实践缺乏刚性、虚热低效、敷衍应付者居多、实践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功能缺项等,使一些大学生在已开展的德育实践中曾有过对社会负面的体验和伤害的经历,导致德育实践转换的深度不够。这些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现状显然与高校教育德育为首的要求不符,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成熟、思想成熟、行为成熟。

(二)传统德育的实践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大都以统一的道德标准和说教方式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高校德育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形成了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式,强制受教育者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传统模式,其结果造成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脱节的现象相当普遍,知识的优势远没有转变为内在素质和实际行动。这种模式把德育教育的过程简单地看作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客体地位,既无真实情感的投入,更无实际道德行为的发生,虽有一些实践课也因缺乏内在的生活感、现实感而流于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搞清楚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习惯于按知识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重理论性德育课程,轻实践性德育课程,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德育远离社会现实生活。

传统道德教育因其对教育对象“标准化”的追求而难以培养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和有个性的个体;因其限制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性而难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因此传统的德育模式与与现代社会追求开拓、进取、呼唤自主理性的时代精神也是不甚契合的,已经完全落后于道德发展的需要了。对传统德育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反思是构建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更好地完成培养具有丰富道德生活,有充实、积极的道德精神之实践主体的前提。

二、“入世”为德育实践创新带来契机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外来文明的冲击往往为我国思想文化的大转变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当今我国德育正陷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应该说“入世”为我国德育走出瓶颈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西方国家的功利性取向、实用主义、道德多元化等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随着中国的“入世”而堂而皇之的走进了中国国门,中国国民从过去的敌对到如今的好奇,从过去的抵制到如今的扬弃,西方世界已不再是洪水猛兽,西方文化的先进元素也逐步被我们吸纳。

(一)功利取向直接推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则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青年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实际参与行为。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得知,功利取向是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青年学生政治需要的基础。

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与参政比率成正比。青年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有较高的表达思想的能力、较强的利益敏感性及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这也符合政治参与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大大激发了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自主性,他们对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市场供应、经济状况、物价、文化生活水平等提高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事务“感兴趣”,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大大增强。近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及毕业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到村担任“村官”等就业举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契合了就业取向的功利性变化。

(二)实用取向明显加快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最先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并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在多种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有些大学生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追求远大理想的价值观,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实用性的倾向。实践表明,这种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务实进取之风,促使大学生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务实进取的态度,与社会的需要相符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个性教育,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大学生获取适应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和知识。

从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来看,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昔日“象牙之塔”里的大学生已不是人们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承受着来自于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主要的是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所以,经济利益成为大学生追求的基本需要也就无可厚非了。就业压力就更加严峻了,过去大学生就业统一由国家包分配,现在人才市场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有些用人单位急功近利,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成了知识无业族,为了适用社会的需要,只有从专业选择、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去做努力了。

(三)多元融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同

历史迫使中国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模式实现社会转型,价值观从“革命”到“发展”,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科学发展观不仅实现了发展从“以物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而且引起了中国的价值革命,带动价值观念上普遍的突破与更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实际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合规律性必然要求道德也是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这是内生的道德多元性而不是外在嫁接的多元性。只要各自在其领域公平、平等的竞争,合乎特定领域的道德要求,便是正当的,应予道德上鼓励的。这就对实用性价值取向找到了道德伦理的支持。

我们应肯定鼓励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社会关系的多样性,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性将大为拓展,大学生的自主性程度将大大增强。当然,大学生在其生活过程中的自身的道德选择的多样性,并不违背也不能违背整个社会的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的主流的道德价值导向,而是以其自身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所采取的多样性的有层次的道德选择,以各自的方式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导向的普遍性,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自觉的特殊性选择与社会整体内在的普遍性的道德价值导向的统一。

三、德育实践的进路

(一)利用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创设学术型德育实践

通过学术活动进行德育,虽然是我国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但以学术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德育实践却是很少见的。中国“入世”之后,西方高校德育的成功再一次促使我们认识到学术型德育实践的路径和方法对德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西方高校注重各科教学、学术活动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在西方国家的高校,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普遍开展,活动地点校内校外均有,主持者有学生、教授、社会名流、企业家等。活动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有核技术、环保,更有预防吸毒、艾滋病和妇女权利等。这些活动,反映了并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的状况及其变化与发展。西方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开始越来越认识到隐性的、潜在的、渗透式的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反对向学生直接灌输道德理论和道德原则,主张学生通过自主的理智活动和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提高和发展。

西方国家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学校历史传统对学生的影响。他们认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特定的办学目标,在学生学习期间始终起着重要作用。英国牛津大学以其导师制、学院制与学生俱乐部、体育活动、节日仪式等构成了奇特的传统习俗,培养着一代又一代富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科学家。德国柏林大学以学术自由、教学自由、教授治校及大学自治的传统,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个人良好的品质。显然,我国的学术型德育实践虽然也偶有起色,尤其是那些较有影响力的名牌大学已成气候,但相对于整个社会德育目标来讲还很有差距,在一般的大学院校里面就显得十分薄弱了。

(二)利用社会广泛的道德感染力,创设社会型德育实践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有助于他们接触实际,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实践证明,大学生需要不断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养成训练,以便使自己的思想修养和行为修养力求保持一致。我国在德育实践中同样重视社会实践,然而我国的社会实践过分的强调形式,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目的性很是突出却难有实效。深刻的原因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思维意识并未转变,依然忽略了实践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过于强化了德育实践的“教化”目的。

西方高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同时,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活动。有些国家甚至没有开设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但是方式多种多样。西方国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隐性的、渗透的教学方法,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发挥产生了重要意义。它显示了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隐蔽性和巧妙性,也成为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当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利用主体性教育改革的推动,创设主体性德育实践

主体性教育理念应该是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近10年时间的发展和传播,主体性教育开始进入到实践领域,比如创设的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创新教育等都属于主体性教育。德育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首先表现在道德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遵循教育内容,而是在自主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能动地选择、内化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并且能够自主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主体性德育中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也少不了需要的驱动,只有当德育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他们才会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人,自主能动的发挥作用。“德育在本质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需要,并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因此,以主体性教育为载体,主体性德育实践的创立就成为德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进路。

学生社团是德育主体性实践的有效平台,努力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西方国家的高校通过对学生活动办公室一类的机构提供意见和经费等方式指导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同时,为学生组织创办各种活动实体,为学生活动中心提供设施、资金和政策等,使学生组织成为不依赖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实体性组织。

德育生活化也是德育主体性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杜威在批判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的同时提出应该取消道德教育课,主张“教育即生活”的全面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德育生活化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道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践行德育的过程中提升责任心。高校可在发挥原有的学生会、党团组织、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的功能外,建立学生权益保障、学生纪律仲裁、学生咨询、学生道德法庭、学生网站、网页管理委员会等各类学生组织,指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在学生生活园区成立学生民主监督组织,参与园区餐饮服务、宿舍管理、治安保卫等环节的服务与管理。使大学生在履行主人翁职责时,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些德育的主体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走向自我教育的唯一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德育实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实验场。追求精神的充实和物质的丰富是人发展自我不可缺少的两个着力点,也是社会进步不能偏废的两个轮子。当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主选择时,就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从而能够自我教育,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实现自己真正的生活,并将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德育实践的最终诣旨所在。

[1]刘顺英,等.大学生实用性价值取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聂文军.论道德的多元化与道德的泛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陈红雨.西方国家高校的德育实践[J].教育评论,2008,(6).

2010-07-06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5C733)

李晏军(1969-),男,湖南益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