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佐东,黄志鹏
(安康铁路公安处,陕西安康 725000)
近年来,铁路货运列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往往导致线路损毁,行车中断,给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近年来发生 14起货运列车火灾(火情)事故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货运列车火灾的特点以及发生火灾的原因,希望对预防铁路货运列车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技术人员勘查货车火灾事故现场和分析认定货运列车火灾事故的性质有所帮助。
1.1990年 7月 3日 14时 56分,0201次货物列车行至襄渝线 510公里 232米至 512公里 8米处梨子园隧道内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颠覆脱线 17辆,人员伤亡 1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 500万元,中断行车 550小时 54分。
2.2003年10月25日21时许,西康线营镇车站站停 57001次货物列车后 3位 C62B 4683724着火,大火将接触网烧断,车内的牛卡纸被全部烧毁。
3.2004年 4月 10日 6时 56分,35013次货运列车从阳安线青羊驿车站二道通过时,机后 28位C62B 4605265车内钢板间的草垫着火,后用水将火扑灭,未造成损失。
4.2004年 6月 1日 7时 55分,安康东站四场16道停留的 41191次货运列车机后 37位篷车 P62 3127360起火,后将该车推到车站货五线灭火,大火将车内的烟叶烧毁。
5.2005年 5月 21日 11时 59分,货运列车41053次通过襄渝线花楼坝车站时机后 8位篷车起火,车内集装箱内的废旧电瓶等物和车厢局部被烧毁。
6.2005年 11月 28日,24016次货运列车运行至洋县至西乡区间,机后 15位 C62B 1420584起火,车内装有灰白色的矿石粉,车内的稻草垫全部烧毁。
7.2005年 12月 30日 6时 50分,41053次货运列车在月河车站 3道停车时,机后 21位 P62 3120405起火,车内装有普通型“可发性聚苯乙烯”,甩车灭火,车内物品及车箱全部损毁。
8.2006年 7月 29日 21时 50分,24030次货车通过阳安线洋县至晏家坝区间汉江三号桥时,尾前8位平板车 Nx 17k 5273554底板冒烟,车上有两集装箱,箱内装有棉糖。
9.2007年 6月 30日 1时 10分,26030次货运列车中部 P64Ak 3426368起火,车上押运人员全身多处烧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起火物质系押运人员垫在身下的草帘子。车内装钛白粉。
10.2007年 12月 11日 6时 03分,19074次在西安局陇县车站通过时,助理值班员发现机后 2位装载皮棉的 P64k 3403450运行左侧车门窗缝隙处向外冒烟,后停车将火扑灭。
11.2007年 12月 21日 1时 39分,85012次在成都局成昆线阿寨站 1道停车交会客车 5612次时,装载烤烟的尾部车厢 P64A 3423733冒烟并伴有火星,甩车后将火扑灭。
12.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9分,21043次货运列车运行至西安局宝成线 K151+200处 109隧道,撞上因地震坍塌的山体巨石停车,机车及机后1—16位、25—28位车辆在隧道内脱轨并引起 12辆油罐车着火。
13.2008年 5月 23日 8时 55分,抢 70007次货运列车接近济南局京九线菏泽站时,因押运人员作业中吸烟并乱扔烟头,造成机后 23位 Nx 17k 5276561装载的汽车轮胎及车厢底板冒烟起火,站内停车后火被扑灭,汽车轮胎橡胶部分全部烧焦,木地板过火面积 2.356平方米。
14.2008年 6月 20日 23时,X297次行包列车运行到兰州局兰新线古浪站,机后29位 PB 7700734车内装载的桑拿浴炉体与车门立柱摩擦产生火花,引起车内其他物品冒烟,后甩车将火扑灭。
对上述 14起货运列车火灾事故从发生的货车种类、火灾现场和勘查地是否一致以及火灾的损失,火灾发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够对火灾事故的预防提供借鉴。
(1)从发生火灾的车型看,各种货运车辆均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但发生火灾事故的车辆主要集中于篷车和敞车,尤其以篷车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最多。在 14起火灾事故中篷车发生火灾 7起,占50.00%,敞车发生火灾 3起,占 21.43%,罐车和平板车各 2起,分别占 14.29%。
(2)从火灾发现地和现场勘查地是否一致方面看,货运列车火灾发现地点与勘查地点不一致的情况比较高,这是与其他火灾现场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对 14起火灾事故现场的统计,现场勘查地和发现地相同的有 6起,占 43%,不同的是 8起,占57%。
(3)从火灾损失情况看,货运列车火灾事故的损失不但包括货物灭失、车辆损坏等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包括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所造成的间接损失,特别是间接损失较大。2008年 5月 12日 21043次货运列车运行至宝成线 109隧道,因撞上地震坍塌的山体巨石导致 12辆油罐车在隧道内脱轨着火,不但油罐车内的物资被烧毁,同时也导致 109隧道坍塌,中断宝成线达 283小时 32分钟。
(4)从发生火灾的原因方面分析,货运列车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货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的自燃、扒乘和押运人员违规使用明火以及因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等。
通过对发生的 14起货运列车火灾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货运列车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货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的火灾。包括由于运输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在运输货物的物理性质引起火灾方面具体包括货物的湿度、温度、摩擦、装载等原因,例如 2005年 12月30日 41053次货运列车火灾就是车内装的“可发性聚苯乙烯”中的乙醚超标所引起的火灾。
2.押运人员私自携带火种上岗,违规用火引起的火灾。2008年 5月 23日 8时 55分,抢 70007次货运列车接近济南局京九线菏泽站时,因押运人员作业中吸烟并乱扔烟头,造成机后 23位 Nx 17k 5276561装载的汽车轮胎及平车部分木地板冒烟起火,引发火灾。
3.扒乘火车人员使用火种引起的火灾。由于铁路部门特别是铁路公安部门的清理整顿,扒乘货车的人员已经大大减少,但仍然有个别群众由于各种原因扒乘货运列车,其在扒乘中生火取暖、吸烟等均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甚至出现引起扒乘人员烧伤死亡的情况。
4.因车辆、线路等行车设备和运输货物的物理性质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火灾。1990年 7月 3日0201次货物列车在梨子园隧道内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经勘验是由于油罐超载,孔盖密闭不严,产生油气外溢,形成气团,接触网放电火花放电而引起爆炸。
5.由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行车事故引起的火灾。2008年 5月 12日 21043次货运列车运行至宝成线 109隧道,撞上因地震坍塌的山体巨石停车,导致车辆在隧道内脱轨并引起 12辆油罐车着火,中断宝成线行车 283小时 32分钟。
1.火灾车厢车门、车窗的勘验。在货运列车发生火灾的现场中,车门和车窗的勘验主要是针对发生火灾的篷车而言的,通过对发生火灾的篷车的车门和车窗的勘验主要查清火灾发生前车门的施封情况,了解车门的关闭情况,从而有利于判断发生火灾的火的来源,确定是不是外来火源引起的人为的故意放火等。
2.火灾车厢内起火点的勘验。对火灾车厢内起火点的勘验,主要是确定起火点的部位、形状。判断最先起火的部位,确定起火点是不是人故意放火所能达到的部位,从而确定是不是人为的故意放火。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南京水文自动化所等4个转制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性,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国家、流域和地方三个层次水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运行。
3.发生火灾车厢内装载物资的勘验。对发生火灾的车厢内装载的物资要详细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其储存和运输要求以及在运输中的注意事项,必要时要提取物资样品,及时送相关的化学研究所进行成分检验、自燃性和爆炸性测试,从而确定火灾是不是由于货物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自燃现象。
4.货物装载情况的勘验。对于车内的货物的装载情况也要详细地进行勘验,了解货物在列车运行中是否会发生移动,是不是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等情况,要了解货物的捆绑和包装物在摩擦中会不会产生火花等情况。
5.与发生火灾相邻车厢的勘验。对于发生火灾的相邻车厢也要细致地进行勘验,特别是对敞车和平板车内的燃烧物要扩大搜索的范围,要注意在相邻的车厢内寻找确定其来源,为分析事故原因提供依据。
1.强化货物运输管理,严格按照货物的属性办理运输,防止将危险物品伪装成其他非危险品办理运输手续。货运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货物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托运部门提供的运输单据进行查对,确保运输物资与货票登记的物资一致,防止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资被伪装成普通物资进入运输环节。货运人员还要加强与货物托运单位的沟通,了解货物托运单位的生产情况,掌握托运货物的安全性能。
2.严格货物的装载规定,确保货物在运输中不发生由于摩擦引起的自燃自爆现象。货运人员在把握好运输物资承运关的同时,还要把好装载关,要积极推动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经贸委第 37号令的规定和 GB12463-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推行危险货物包装定点生产制,以保证危险货物包装质量,确保运输物资在列车运行中不发生相互摩擦、也不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等,从而确保物在运输中不发生由摩擦引起的自燃自爆事故的发生。
3.严格押运人员的管理,确保押运人员不携带火种上岗。对于押运人员要加强宣传教育,铁路相关部门要加强盘查,发现押运人员私自携带火种上岗的要立即终止其押运资格,对所在单位要进行适当的经济处罚,甚至终止其承担铁路货运的押运资格。
5.加强对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对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要及时通知铁路部门做好防范。
6.加强特殊天气情况下运输生产的组织指挥。铁路调度和行车组织部门要加强特殊天气下的运输组织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确保遇有特殊情况能够及时稳妥地进行处理。
7.加强对线路、车辆的检修,确保不因行车设备导致的行车事故而引发火灾。铁路工务要加强对线路的巡查和维护,确保线路处于良好状态。车辆部门要加强车辆检修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确保车辆的检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