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中育婴新理念的应用

2010-08-15 00:51须惠玉张静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育婴新理念教养

须惠玉,张静芬

(1.上海市公共卫生学校,上海 200434;2.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2)

儿童成长中育婴新理念的应用

须惠玉1,张静芬2

(1.上海市公共卫生学校,上海 200434;2.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2)

引进婴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永久性心理联系即依恋这一心理概念,倡导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通过游戏、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的优势能力,让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成长;育婴新理念;家庭生态环境

我国自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但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惟一的孩子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孩子优势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父母面前。

生命的形成始于精子、卵子的结合,精子及卵子各自带着父亲、母亲的染色体,当胎儿还在母亲的子宫里时,他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就形成并开始发展。“依恋”是一个心理概念,由鲍尔比最先提出,指婴儿与母亲(或能够代理母亲的人)之间的永久性心理联系。这种温暖、亲密和持续的依恋关系对婴儿日后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艾因斯沃斯用陌生情景技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

(1)安全依恋。婴儿与母亲有着安全的情感联系。母亲在场时,婴儿喜欢与母亲接近,但不总是在母亲身边,而是放心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哭泣;母亲返回时,他们会立即接近,寻求抚慰。这类婴儿的母亲往往对婴儿的情感需要比较敏感。有研究表明,拥有安全依恋的婴儿日后可表现出一种自力更生和寻求别人帮助能力[2]的良性综合。

(2)矛盾依恋。婴儿对母亲怀有矛盾的情感。母亲在场时,婴儿紧紧靠着母亲,不主动探究周围事物;母亲离开时,他们表现得极为痛苦;母亲返回时,则表现出气愤和抗拒行为,甚至推开母亲。这类婴儿的母亲情绪变化较大,对婴儿的情感需要回应不一致,使婴儿产生不相信母亲可以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

(3)回避依恋。婴儿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母亲在场时,婴儿寻求母亲关注;母亲离开时,他们一般不苦恼,表现得漠不关心;母亲返回时,他们又回避母亲。这类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情感需要不敏感或婴儿由多人抚养。

由此可见,母亲和家庭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婴儿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是培养儿童优势能力的基石。

资优的儿童和聪明的儿童不同:聪明的儿童仅仅是按照社会的各项要求成长;而资优的儿童却能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具备超越其他儿童的优势能力,他们往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对于自己擅长的事有不懈的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行为是强迫、威胁或利诱都无法轻易改变的。

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是优势能力的基本要素,感觉统合能力的良好发展使儿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独立面对环境变化。具有良好感觉统合能力的基础是早期对大脑进行塑造。最新研究成果证实,脑细胞直到死亡前都在不断进行分裂,只有提供适合能力的挑战,才能促进脑细胞突触联结的持续进行。脑细胞分裂最好的养分来自丰富的感官经验,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感官经验。因此,通过游戏进行刺激,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官经验,才能真正达到塑造大脑的目的。游戏作为儿童一种本能的学习方式,对其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传统填鸭式教育方法无法取代的。

对婴儿而言,他们早期的游戏专注于自己的身体[3],譬如花很长时间玩弄手指。随着婴儿的成长,父母成为其游戏对象,他们以触摸、拍打父母的脸及耳朵,拉扯父母的头发等方式和父母玩耍,并模仿父母的简单动作。在婴儿游戏的过程中,父母扮演支持性和参与性角色,不仅要提供婴儿游戏的机会,而且要与婴儿做互动游戏,简单地说这就是良好家庭生态环境的缩影。

有一种形象而有趣的比喻:父亲是山,是力量的化身,母亲是水,是智慧的化身。父亲具有刚强特质,如独立、有主见、果断、坚韧、有领导力和执行力等;母亲则具有温柔特质,如细心、直觉敏锐和善解人意等。这2种截然不同的特质构成了家庭生态环境,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每天“拷贝”着父母的特质,当然这种被“拷贝”的特质包括正负2方面。

很多家长忽略营造家庭生态环境,不了解其重要性。带有负面情绪的父母会经常在家里发脾气,容易使儿童内心产生冲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令德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1]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将研究信息进行整合之后,提出了教养方面的2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根据这2个维度,可以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以下4类。

(1)权威型。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

(2)专制型。使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的要求严厉,并为其制定出很高的行为标准。儿童必须达到这个标准且无权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溺爱型。使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充满爱和期望,但很少对他们提出要求或进行控制。

(4)忽视型。使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忽视儿童成长,既不对儿童提出要求,也不表现出关注和爱。

在以上4种类型的教养方式中,权威型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教养方式。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父母应不断调整具体的育婴方式和策略,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需应用育婴新理念,在对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减少对成长中儿童的直接控制,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4],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应日渐扩大的社会空间,同时获得作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全部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使其能够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1]杨云依,徐建鸣.生长发育—人类发展全过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7.

[2]夏泉源,辛琼芝,张静芬.临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李淑芳.心理干预技能在儿童静脉采血技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3):10~12.

[4]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5~26.

G61

A

1671-1246(2010)05-0039-02

猜你喜欢
育婴新理念教养
清代南昌府育婴事业探析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教养方程式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用标准化提升家庭育婴服务质量以《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标准实施试点示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