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连,付 炜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依托“快乐”平台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陈会连,付 炜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操作技能
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衡量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坏的标准不是看“知不知道”,而是看“会不会干”,所以,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基于此,在计算机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照搬其他课程的模式。现有的任务驱动法、事例项目法、竞赛教学法、问题情境式等,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出的教学方法。但单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很难获得特别好的效果。究其原因,首先,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其次,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自控能力不强;再次,中职学校学生对传统教学形式存有厌烦情绪。因此,我们要采用一种综合的教学方式——“快乐”式,即在玩中学、比着学,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在实践课教学前,教师已把相应的知识点向学生讲解过了,实践课只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训练。因此,实践课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负责将本次课的任务分配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把结果反馈给教师。在这期间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运用求助、小组合作、小组竞赛、互相评价等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完成,不是给学生安排好所有的操作步骤,而是要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允许学生犯错。
2.1 小组合作
因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可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分组,好、中、差相结合,选出一位小组长。最后任务完成的如何,根据每个小组成员最后的成绩评定。各小组内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辅导,由优等生带动差生将任务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小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本组的成绩而共同努力。
2.2 求助
小组虽然分配好了,但不能保证所有任务在小组内都能完成,我们可设定求助方式:求助其他小组成员、求助教师、求助标准答案。当然,相应的求助要扣除本小组一定的分数。学生为了团队取得好的成绩都会尽量自己完成任务,这样相应的知识就能够被记忆的更牢固。
2.3 小组评分
依据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吸引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爱表现的特点,有意识引进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各小组选派学生演示自己完成的任务,按其对该任务掌握的情况评分。其中教师评价分数占60%,其他小组评价分数占40%。最后,由教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学生查看自己的错误之处。通过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斗志,而且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活跃了思维。
在“快乐”式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进行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角,只是一个引路人、设计者,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实践课上有了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帮助其解决问题,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设计计算机实践教学任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体现了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训练了创造性思维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G421
B
1671-1246(2010)03-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