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娟 李飞
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易致继发性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经常出现第二产程延长而使手术助产机会增多,常出现新生儿窒息及产妇的软产道裂伤,对新生儿及产妇造成严重的损伤。产程中及时发现活跃期延缓或阻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时使孕妇进行体位改变并及时纠正异常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1]。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发生的49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进行胎位旋转,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待产并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经阴道分娩的49例病例,其中枕横位31例,枕后位18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7例,孕妇年龄23~34岁,平均26.8岁,孕龄37~42周,平均(38±4)周。
1.2 方法 胎方位异常多出现于第二产程延长,宫口开全后,胎头下降缓慢。对初产妇宫口开全1 h,经产妇宫口开全半小时无进展者,旋转方法。常规消毒外阴、阴道,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形成45°~50°夹角,以胎头大小囱门为支点,对LOP、LOT逆时针方向旋转至LOA;ROP、ROT顺时针方向旋转至ROA,待2~3次宫缩,胎头下降固定不再回转时将手退出[2]。旋转胎头同时,助手在孕妇腹部推动胎背,与旋转胎头方向一致并严密监测胎心。胎头低枕横位,无头盆不称,使用胎头吸引器是有益的。胎头以持续性枕后位并下降到S+3或S+3以下者,可试行徒手旋转胎位至枕前位,使其自然分娩。如转胎头后下降至S+3以后无进展,再行产钳助产,也可以枕后位产钳助产。
49例经上述积极处理后,阴道自然分娩36例(73.47%),阴道助产4例(8.16%),剖宫产9例(18.37%)。新生儿2例轻度窒息,其余均正常。阴道分娩产后出血2例,1例因宫缩乏力所致,1例因产钳助产时造成阴道壁裂伤所致,给予促宫缩、缝合裂伤后出血好转,均未输血。
3.1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发生的原因 由于胎头俯屈不良,通过骨盆的各径线增大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骨盆异常、胎头俯屈不良、子宫收缩乏力、头盆不称,另外前置胎盘、膀胱充盈、子宫下段肌瘤均可妨碍胎头内旋转,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分娩处理方式应根据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3.2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常见的母儿并发症 胎头下降受阻,胎头在盆底受压时间过长,可增加胎儿缺氧的机会,又因产程延长增加器械助产,使新生儿窒息率增加,甚至出现产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死亡等。母亲的并发症如软产道裂伤、产后失血、急症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等也会增加。
3.3 旋转胎头时注意事项 旋转胎头时觉头盆紧贴,不易转动时可上推胎头再转动,如仍不能成功者或有逆转者以剖宫产为宜;旋转胎头后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如出现胎心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多与脐带因素有关,少数与刺激胎头导致胎儿迷走神经兴奋有关,应立即停止操作,观察5 min若胎心仍不能恢复正常,宜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3]。在宫缩时,令产妇屏气用力,促使胎头尽快下降,严密观察胎心变化,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心<120次/min或>160次/min者,应立即停止转位,给予吸氧及注射小三联。根据宫缩情况、宫口扩张程度、胎头下降及胎心情况决定分娩方式。有胎儿宫内窘迫者,不宜行胎头转位。
3.4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性难产,要达到早诊断、早处理,以免造成产妇衰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死亡、围产儿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的不良结局。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分娩方式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导致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原因,如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则应及早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以确保母儿平安[4]。对于第一产程因精神因素导致的原发性宫缩乏力而致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经排除产道及胎儿因素异常后,可进行心理疏导,使用镇静剂,待产妇体力恢复,宫缩乏力得以纠正后,产程则能顺利进展,经产道分娩。对于第二产程延长、停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如无骨盆狭窄、胎儿异常,则可进行阴道手术助产(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对骨盆狭窄者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早实施剖宫产术。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9-210.
[2]赵萍.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研究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27.
[3]韩爱卿,张志伟,侯艳梅.及时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可降低头位难产.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0-37.
[4]郭自美.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50例临床分析.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