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仙
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妊娠 20周后至胎儿娩出前的任何期间,与子宫壁分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其危害性大,早期诊断可减少母婴死亡率。本文通过对我院 2003年 7月至 2009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的 52例胎盘早期剥离声像图进行分析,从病史体征、剥离面大小、图像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评估超声波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经手术治疗或产后证实的胎盘早期剥离患者 52例。妊娠月份在 5至 9个月之间。术前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剖腹产手术后及产后诊断资料。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超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 3.5-5.0MH z。常规产科超声探查加胎盘重点扫查,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超声波声像图表现等情况。
2.1 52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中,20例为轻型患者,占38.5%,重型患者 32例,占 61.5%。超声波产后诊断胎盘早剥 50例,漏诊 2例,检出率为 96%,漏诊率为 4%。
2.2 本组二维图像[1]显示,轻型患者 20例中。
2.2.1 3例仅显示胎盘实质内不规则稍高回声区,同时有外伤病史,症状体征不明显,1例超声考虑胎盘早剥,经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误诊为胎盘内血管瘤,临床观察治疗3~5d后胎儿死于宫腔内,后经手术治疗确诊为胎盘早期剥离。
2.2.2 轻型患者中10例均为胎盘子宫壁之间出现形态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光点回声,经随访和超声波动态观察,6例治疗后液性暗区逐步吸收,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体征,好转出院,4例出现阴道出血明显增多,腹痛加剧及妊娠子宫硬度加大等症状,超声波探查液性暗区增多,胎盘增厚,未见胎心音,后经手术证实为胎盘早剥,胎儿宫内死亡。
2.2.3 7例胎盘与子宫之间可见混杂回声团块,轻微腹痛,少量阴道流血,4例经治疗后症状减轻,复查超声波后,混杂回声团块体积明显减少,好转出院。3例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妊娠子宫硬度加大,复查超声波,胎心音减慢,胎盘明显增大,经剖腹产后,证实胎盘早期剥离。
2.3 重型患者 32例,少量阴道出血量,腹痛剧烈,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腹部检查子宫张力极高,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大于妊娠月份,胎位不清,胎心音不清,超声波[2]检查,胎盘增厚变大,几乎占据大部分宫腔,胎儿被挤压在一边,胎盘内部回声紊乱,5例患者胎心音不规则,缓慢,27例患者胎死宫内,均急诊行剖腹产手术,32例患者孕妇转危为安,胎儿死亡,手术后证实为重型胎盘早剥。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 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主要病理变化为底脱模层出血,形成血肿,胎盘自宫壁剥离。根据胎盘早剥血液外流情况有显性出血、隐性出血或混合性出血 3种。临床上多见混合性出血。病因与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和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有关。
3.1 产妇来医院做超声波检查时,超声波医生要养成习惯询问此次超声波检查目的,了解病史和症状,了解是正常的产前常规检查,或是有外伤病史,是否有腹痛、阴道流血、贫血、腹部子宫软硬度等情况。一般常规检查后,再根据病史体征重点扫查胎盘。超声波医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检查时要仔细地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扫查,并且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因为临床症状轻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程度,可给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若剥离面大,病情危重,则需立即终止妊娠,抢救孕妇及胎儿生命,特别对有不典型腹痛、腹部张力高、阴道流血、临床上怀疑有胎盘早剥的病理,超生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可协助产科医生及时作出判断,迅速处理。
3.2 随着超声波诊断仪和超声波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本组诊断符合率为 96%,漏诊率为 4%。其检查符合率的高或低,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3.2.1 病史和体征是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关键,可由于有些超声医生经验不足,工作量又大,而未引起足够重视。
3.2.2 剥离面积小,临床症状轻时容易漏诊,扫查时应仔细。
3.2.3 后壁胎盘因远场分辨力较差,不易诊断。
3.2.4 仪器的分辨力及操作者的经验也是影响诊断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辅助检查方面超声波是首选的方法,如果声像图有以下特征,同时病史和体征支持,应充分考虑胎盘早剥:①胎盘实质内不规则稍高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为外伤后胎盘挫裂伤,此时要排外胎盘血管瘤,胎盘血管瘤位于胎盘实质内或突向羊膜腔,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②胎盘子宫壁间出现形态不规则夜性暗区,其内看见散在光点光斑回声,常见于隐性出血,产后胎盘面见血凝块;③胎盘子宫壁之间见中等密度光团回声,为胎盘母体面有机化血凝块;④胎盘边缘长型索状肿物,或胎膜与宫壁间见凸向羊膜腔内肿物,呈液性区或低回声,产后检查胎盘,为胎盘血窦破裂出血;⑤胎盘异常增厚,产后胎盘母体面有大面积血凝块;⑥羊水内出现散在漂浮的小光点,由血性羊水所致。
[1] 谢红宁,李丽娟,朱云晓,等.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4-176.
[2] 曹海根,王金锐,等.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