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阳 张增强
对实践中的教育创新路径之探析
□宋 阳 张增强
教育创新简单理解就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加入WTO后的中国,教育被推向了国际舞台,在各国展开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当中,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较量决定了该阶段教育目标的发展支点历史性地落到了全方位人才的培养上,于是从客观上就急切需要寻找培养的路径。拟通过以高中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为视角引出教育创新的生长点,即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发现和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创新教育,由此推导出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说,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都可称之为创新教育,它是我国教育提出的一种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科学理念。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这样理解,将这一科学理念付诸于学校教育的实践、并能体现教育改革的深刻内涵,便是一种崭新的教育尝试,那也就是我们要展开的教育创新。因此笔者在不断思考、并践行新教育理念下的《经济法》教学中寻找到进行教育创新一条新路径,即充分体现本地实际的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的教育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而且也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通过分析和归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我国教育创新问题的现实状况。
(一)培养的主客体分别失衡
我们以新课改理念下的大学《经济法》为例,从教材上看,我们可以把书中的每个框题分成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三部分。理念是好的,逻辑也很清晰,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首先作为培养的主体,即教师本身无法适应和主动接受新课改理念,或者只是在形式上出新,无法从内容上刷新自己被旧体制的束缚,再加上教材固有的滞后性,使得新旧体制在课堂上交替呈现,这一点在公开课中尤为明显。比如公开课时教师事先设置常态课中根本没有可能进行的环节,而在常态课中则继续走原课标老路,等等。另外,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也就无法应对新课改理念下提倡的教育创新。
同时,作为培养的客体,学生一方面接受了新的授课理念,被鼓励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另一方面也接受了旧的授课模式: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也就是说,新的授课理念与旧的教学模式依然捆绑在一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国的大学生虽然在国际性笔试大赛中大获全胜,但论及动手和实践的能力仍旧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相比。以至于所谓的高材生走进大学便失去了学习的方向,走出校门便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二)配套改革相对滞后
新课程改革缺乏辅以实施的相关配套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至于改革的形式多于内容,即使创造出再多的创新型授课和学习方式也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和家长依旧为分数侍从,依旧视“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考试”为真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又普遍感到无能为力。究其根本除了历史原因以外就是教育体制内部多年来形成的偏见,认为知识需要被灌输到头脑中才是自己的,作为成才的基石,基础知识无论何时何地总是共同的、相通的、稳定的,而学校教育主要将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告诉学生,培养了学生超强的接受能力,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动脑能力,也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按照这种模式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而牢固的教育体系始终难以触动,而它又与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相悖。
(三)新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严重脱离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探究并得出知识,但这往往是受到教师问题的逐层递进和教材中条框呈现的影响。我们承认,如果没有教师的导航和教材的提示,学生可能会把问题想偏,课堂也可能相对散乱,但是它的弊端是学生终究无法跳出教师和教材以及考试的包围圈,终究无法通过自己的调查真正有所感从而得出结论。
因此,如何在新素质创新理念下进行教育创新,从而培养出新型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两次教育创新,第一次是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第二次则是相对于守成教育提出的创新教育,第一次提出的素质教育被认为树立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在笔者看来,第二次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应该是教育创新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而这一生长点又要有一个界定,即从本土、本区、本校实地出发,通过个案研究不断发现和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真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动脑的潜能,我国教育才能够真正得到创新。
(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课程内容应增加有关创新能力发展的专门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以及指导,以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新事物的激情”。[1]若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是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相关问题,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感兴趣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使得学生学得全而深刻,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以经济法中《经济纠纷解决》一章为例,根据本地区本校具体情况,我们选取了石家庄桥西区人民法院为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分别走出校园,主动进行实地考查,经过深入细致的掌握情况,我们回到课堂后共同走进真实的案例中,面对真实的经济纠纷,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所选问题也与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使得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政府在学生心中的务实和服务形象也在无形中树立起来。同时,带领学生共同走进我区信访办公室,以小记者身份采访工作人员,协助其解决问题,将教材提及、学生又感觉生疏的信访这一名词拉近学生的生活,当它真正走进学生当中后,学生就会自发向父母、家庭乃至社会宣传信访办公室的存在价值。同时学生也能从现实生活当中体会到参与政治生活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有名无实,同时又确实乐在其中。
(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原有政治学科的固有特点是让学生感觉食之无味,或者学无所用,所以学生对政治的态度就是课上一只耳朵听,备考时抓紧突击,结果考试结束后所学知识全部还给老师。新课程改革后,政治课堂比原来热闹新颖,知识也较之原来更浅显和贴近生活。但是笔者认为,课堂上通过小组展开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因为学生有教材的提示和教师的引导性提问,最终还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和预设进行。所以我的观点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处理,但是针对每个框题教师都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探究问题,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开阔思维和视野,不必完全按照教师和书本的思路进行,更容易跳出怪圈,得出虽不见得成熟、但更有价值的结论。比如在谈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有序走进本地区政府办公楼,了解政府工作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主动阅读当天当地报纸,以主人翁身份“检阅”政府所行使的职能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改革原有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没有辅以配套的考试制度,以至于新课改不可能深入推进。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根据学生在平时教师所设计的开放性问题中的探究成果,为学生制定与现实联系紧密并具有开放性的评价体系。比如涉及法官职权的第五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区基层法官,通过她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以及学生与代表展开“合作”解决问题,由代表为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数次评价累计加上课堂知识吸收共同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
同时,针对教师也要有一套新型的评价体系,其着眼点仍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由于传统教育把学生设定在高分的框架上,我们教师大多不善于激励学生,而鉴于目前急需创新型人才,那么首先需要培养创新型、善于发现学生创新生长点的教师,这就需要制定一套相关的教师评价体系,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能力。
知识经济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和经济环境,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站在新世纪的门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只强调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远远不够,我们要努力发现教育方面的不足,发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这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改革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建立一个支持和配套的新的教育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主题。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教育创新要按照客观的教育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内部客观存在的必然联系,规律不能创造,却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教育亦是如此。教育的创新也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比如本文提到的教育创新的生长点——创新教育就要考虑本地实际状况,不可生搬硬套,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如果把创新比作生成,那么挖掘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则是教师应把握的预设,当我们把这个预设运用自如了,创新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夏焕堂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和石家庄铁道学院教改规划项目(编号:EFA090405)阶段性成果。
宋阳(1981-),男,天津市人,法学硕士,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教学;张增强(1980-),男,河北石家庄人,工学硕士,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分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学。
G710
A
1001-7518(2010)11-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