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2010-08-15 00:42杨永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杨永志 朱 健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杨永志 朱 健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关系具有有机性、逻辑性、客观性、纽带性、部分与整体性,这些关系呈现为相辅相成的正相关联系;二者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与反作用的方式形成;二者互动平台建立在历史的基本经验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等基础之上。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项战略任务的提出,不仅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意义,本文拟揭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联系,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构建二者的互动平台。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联系

通常可以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或者由一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构成的观念范式。从学习本身具有的一般功能看,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因为学能明志、学能养德、学能增智,学习更可以形成、强化、改变和提高人的认识。如果把二者放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出:首先,意识形态与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是相近的两个范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互为条件和相互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意识形态指导学习,通过学习又能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有机性;其次,学习可以产生认识,认识可以改变观念,观念可以影响意识形态,在这种环环相扣和依次递进的作用过程中,意识形态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具有逻辑性;再次,意识形态与学习的关系不受人的左右,体现为社会生活中一种自然和必然的存在,因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正是在意识形态内涵和学习功能的意义上,我们发现意识形态与学习的关系具有有机性、逻辑性和客观性,并且根据这些关系的基础地位,将其实质是学习与观念的关系,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一个层面的联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反映无产阶级意志的法律、文化、道德和思想观念的思想体系或认识范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具有任何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都具有的阶级性,更具有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性。进一步说,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核心价值理念、为显著特点的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基本前提条件和首要理论任务。若没有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意识形态也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提高马克思主义觉悟、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这个核心进行。从我们党的政治属性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上在欧洲工人运动广泛蓬勃兴起的时代,无产阶级政党的派别很多,他们中有些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后来逐步演变成各式各样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等。只有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并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个政党最明显的标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核心性与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相一致、相契合,即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另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标记,它们都因马克思主义而存在并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二者之间直接而紧密联系的纽带。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作纽带性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二个层面的联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一方面,这个概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政党统称为“无产阶级政党”,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共产党”与“无产阶级政党”两个概念可以互相替代。在当代“无产阶级政党”异化出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等情况下,作为“共产党”的另一种表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比“无产阶级政党”的表述更为准确。当然,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不仅是要表明我们党的政治属性,更是为明确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属性,特别是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或者意识形态建设。另一方面,这个概念突出了学习型的特征。“学习型”这个词出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是2001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当时江泽民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概念。那么怎样理解学习型政党呢?毛泽东对此的认识是:“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1]。邓小平对此的说法是:“我希望党中央能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2]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内容,与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三个层面的联系。

总之,从上述三个层面的联系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有机性、逻辑性、客观性以及纽带性和部分与整体性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体现为相辅相成的正相关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及积极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树立优良学风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学风的关键性在于它能左右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包括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反对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不说套话、空话、官话、废话,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等。只有树立这样的学风,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有可能造就一批主观主义的空谈家、庸俗的事务主义者、不会应用的饱学之士。

2.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决定学习效果的最根本因素,其关键性在于它决定学习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高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现代的学习手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学习流于形式、记不住、理解不了、不会抓重点、耗时长而吸收少等等,除了客观的生理或智力原因外,就可能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学习的方法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学习”思想,列宁“理论灌输”思想,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思想,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思想等等,都对学习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党的高中级干部带头学习。领导干部不仅是决策者,也应是示范者,在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带头学习,就会形成全党的讲学习爱学习氛围,学习型政党的称号才会名副其实。相反,领导干部不带头学、不真学、学不好,要求广大普通党员学习好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一直提倡党的高中级干部带头学,自1945年开始至1975的30多年里,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需要,先后数十次亲自为党内中高级干部圈定必读书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建立和开展“中心组学习”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制度,使党内学习风气日浓。这些不仅表明了我们党的学习型建设一直就在行进之中,而且验证了党的高中级干部率先垂范的带头学习作用至关重要。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1.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直接和重要作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党内的思想建设或者意识形态建设,它对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着我国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处于领导核心的位置,这样的地位就使其影响力非常之大。所以党自身意识形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左右着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

2.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内生性动力作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根本目的是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以不断指导发展的实践。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历经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创新发展,并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事实不仅证明了党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创新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也证明了党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内生性动力的不竭源泉。

3.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增强作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直接目的是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全党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信息网络化时代这样三大历史性条件的变化,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不利影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促进作用

1.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规范和调节作用。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就是说,意识形态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和愿望。同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必然对所属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组成部分,如政党学习等做出规范,包括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当然,这种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和实践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的调整而进行调节。

2.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指导和帮助作用。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可以在较高的层面反映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并对所属子系统做出指导和帮助。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能把人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类最新知识方面,把学习的重要途径引导到互联网搜索查询和下载阅读方式等方面,把学习中的集中思考引导到结合社会重点热点问题等方面,把学习的现实目标引导到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设计等方面,能帮助学习者认清形势、把握方法、定准位置。

3.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拉动或助推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和政治形势变化很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和新挑战。社会意识形态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状态,不断适应形势变化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更新知识,担负起回答和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对社会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地阐释。要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再学习。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也是在执政党学习和再学习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的过程,并在不断的催促和要求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拉动或助推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平台

(一)从“决定”精神理解和构筑“两个建设”的互动平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四个方面任务: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四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这四项任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最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通过学习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包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大是大非和各种新观念面前始终立场坚定和头脑清醒;二是通过学习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三是通过学习加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包括反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普世价值论等;四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包括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把我们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四个方面的任务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作为“两个建设”的基础,就能构筑既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又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平台。

(二)从历史经验思考和打造“两个建设”的互动平台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党内学习加强党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倡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活动(延安整风运动等),支持编辑和发行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分组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等),兴办各种党的干部学校(陕北公学、延安抗大等),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向党的高中级干部推荐阅读书目的这些做法值得发扬和光大,这样的历史经验和有效方法在今天仍有传承的必要。

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过程中,除了继续完善“中心组学习”和“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热点问题面对面”等做法外,还应根据现实情况,把由毛泽东开创的向党的高中级干部推荐阅读书目的做法,发展成在不同阶段向全党推荐重点学习书目的制度,形成党内学习的五年计划或十年规划,并通过宣传部门组织,掀起主题性学习和讨论的热潮。当前,要把学习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推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著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使其转化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硬本领。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特别要把推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著作作为重中之重,这对于目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非常重要。总之,通过打造向全党推荐阅读书目的平台,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会取得党内集中学习的可喜成果,并带动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蓬勃发展。

(三)从时代发展认识和创新“两个建设”的互动平台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而且还要利用时代发展产生的相关科技成果作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特别要同互联网技术及其普遍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建设的互动平台。

首先,让网络成为执政党学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为开放式、互动式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由于网络信息承载量大,可以为其提供所有要学习的内容;网络信息传播快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党的重大会议内容及最新法规政策;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可以增强学习的吸引力;网络信息保存完整并“全天候”,便于利用搜索引擎对所需资料随时随地查询;网络信息双向交流便利,可以足不出户交流学习体会和获得进步。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学习还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走出去”、“沉下去”、“静下来”。

其次,在网上学习要自觉树立阵地意识。网络的发展正在形成“超国家领域”的影响力,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目前,世界上支撑互联网唯一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而13台根服务器也多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4]。同时,互联网信息以英语表述为主,西方文化具有强势话语地位,一些政客和学者利用这种优势,打着“网络自由”的旗号,贩卖西方价值观念,我们党员干部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中必须给予高度警惕。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害怕互联网,不敢利用互联网这一科学途径和有效方式学习;另一方面要自觉树立阵地意识,维护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吹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集结号”,使广大党员干部利用网络学习获得进步,通过网络锻炼意识形态战斗力,逐步开创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互促进的新平台。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钟 声.是捍卫“自由”还是捍卫“霸权”[N].人民日报,2010-01-26.

责任编辑:李 放

book=3,ebook=157

D261

A

1008-410X(2010)06-0003-05

2010-09-12

杨永志(1957-),男,吉林九台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071朱 健(1984-),女,辽宁抚顺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天津 300071

*本文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批准号06JZD 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