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略

2010-08-15 00:49苏天武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卷面题干答题

苏天武

2009年,甘肃省高考第一次实行网上阅卷。这一新的阅卷方式,对几年来业已形成的复习方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语文备考更是如此。在综合考察2009年高考评阅卷的情况之后,笔者认为,2010年高考备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调卷面意识,强化书写训练

网上阅卷对学生的书写与卷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在这方面的任何失误,都将导致较严重的失分现象出现;因为阅卷老师面对的是扫描所得图像,书写中任何失误都可能会影响扫描的准确率。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

1.字迹清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由于采用了网上阅卷,经由高清晰扫描仪扫描成像,书写的工整与否就显得十分重要。字迹不清晰、书写不端正且卷面保持不整洁的学生,首先在扫描这一块就吃了亏。扫描不了正确的字,阅卷老师就无法读懂考生要表达的意思,就会做出扣分评判。

2.保持行距、字间距的一致性。对作文而言,这个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主观题型而言却显得非常重要。尽管试卷背面有作文字格,但同学并不重视利用它,致使书写的行距、字间距分布不整饬美观,影响了卷面整体的观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背面的作文格,保持行距、字间距的一致性,确保我们的书写整齐划一、美观大方。

3.保持书写墨色浓淡的一致性。墨色浓淡给卷面造成的影响经扫描仪放大后会显得非常明显,一块区域字色轻,一块区域字色重,非常不美观。

4.指导学生用高考规定的笔及墨水答卷。

二、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1.使用规范的删除符号。由于不允许学生用透明胶带粘去误写的字,对误写情况的处理就成为学生的一个难点。老师要教给学生简洁可行、规范的修改删除符号,并在平时考试中反复强化训练。

2.标点符号运用的规范、准确。要训练学生规范、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坚决杜绝“一逗到底”现象;同时训练学生要规范书写标点符号,确保标点符号使用不丢分。

3.严格按要求答题。

(1)在相应题号处答题,不更改答题的位置。要告诉学生,阅卷老师所看到的是试卷上相应答题位置的扫描结果,如果更改了题号位置,结果就是“答非所问”,自然要被判零分。

(2)紧扣题干要求,分层陈述。语言简练,不拖泥带水。要反复告诫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要紧扣题干答题;对阅读题尤其要注重文本阅读法的使用,并且要注意使用数字序号来表明答题的层次性。同时,平日训练就要有意使自己的语言简洁化,要重视对学生答题“言简意赅”的训练。

(3)确保答题中不出现错别字。很多同学以为,只要默写和作文中不出现错别字就行了,其他可以不必太在意。这其实是错误的认识。高考语文综合全面考查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从书写到准确,凡是由考生笔答内容均属考查内容;所以,在其他答题中出现错别字也会成为扣分的理由。

三、科学备考,突出重点

1.基础知识:全面备考,突出重点。字音字形、病句判断和成语运用是目前甘肃卷重点考查的内容,备考中应作为主要训练内容加以练习;近义词、语句连贯和标点符号的考查近几年有所弱化,复习中稍作练习即可。

2.古诗文阅读:

(1)诗歌鉴赏:一看题目,推测诗歌写作背景、内容范围、思想情感趋向及主旨等;二看作者,调取所积累有关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特色等知识,知人论诗;三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推测作者情感色调及诗歌主旨;四看诗歌文本,根据前面三个步骤结合诗歌依次落实语言、形象、感情、手法及主旨。

(2)文言文阅读:2010年文言文阅读还会是人物传记。但看2009年高考古文,传主由以前的名人更改为一个平常人,这样的变化意味着,文章所涉及均为生活琐事,记述繁琐因而头绪很多;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很快准确理出头绪。2010年备考在上述方面都要注意。此外,就高考古文而言,近几年常考考点是文言实词、信息的筛选整合及提取,以及观点主旨的概括;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考查逐渐趋弱。此外,要注意答题的顺序,应先看第10题然后再阅读文本和考题题干。

3.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小阅读:全国卷Ⅱ阅读材料极大可能仍会是科学发现、发明类文章;阅读解答这类文章的方法已经很成熟。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把题干还原到原文中去,按照对应原则寻找判断依据;不论是信息筛选、归纳题还是推断题,都应当紧扣文中相关信息,可采用在原文画线标记的方法来一一落实各个考察点。

(2)现代文大阅读:现代文大阅读近年来多涉及散文,内容一般或写情趣、理趣、志趣,或写意趣、谐趣,阐发生活感悟或启示。首先,要区分文体,尤其要注意区别散文与游记,如2009年高考大阅读文章就被部分同学当作是游记,结果只理解文章表面内容而没能深入领悟,导致答题与题干相去甚远。其次,要注意文章结构。考题虽然只涉及几个问题,但都是基于对文章的全面理解把握,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全面理解文章、全面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结构,我们才能知道,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为何要如此安排,为何要使用相关材料,等等。也就是要搞清“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在此基础上答题,才能做到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再次,要把握文章中心与作者情感趋向。读了一篇文章却不知中心为何,更不知作者臧否态度,又怎能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再其次,要区分作者观点与文中他人观点。一篇文章,观点可能会有几个,但主要观点只有一个,其他观点或正面映衬、或反面衬托,都是为主要观点服务的。阅读中必须区别各观点的不同及其作用。最后,要了解文章语言特色及技巧手法。

以上是就文章的阅读理解而言。相比而言,答题的规范性问题是常常让我们丢分而一贯被忽视的,因而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教会学生紧扣文本、紧扣题干答题,问什么答什么;第二,要教会学生分条陈述自己的答案;第三,要训练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包括间距、行距、标点使用、零错别字答题、书写工整等等;第四,要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答题的意识。

4.作文:

提高作文水平是个慢工活,要在平日的练习中加强方法技巧的训练。目前,作文渐变为新材料作文,即既有话题作文又有材料作文特点的作文。不但老师要注意这种变化并做相应辅导,而且考试也要做命题的调整,要准确发挥考试的导向性作用。同时,写作要求也有了明显变化,审题立意变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强调了审题立意的明显化和确定性,考生如果继续像以前那样随意选取一个角度作文,就可能被判为离题作文。同时,“文体不限”也改为“自拟文体”,这意味着考生作文文体如像以前那样模糊化会被扣分;作文文体必须明确化。针对这些变化,我们在平日训练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写作要紧扣材料立意,要加强审题训练。应训练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多角度切入审题立意。如2009年高考作文 (全国卷Ⅱ),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A.偶然中包含着机遇;B.生活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和创造;C.生活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D.思考和坚持是成功的基础;E.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F.善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写作训练时,多引导学生动手写出自己的立意观点,会事半功倍。

(2)注重素材积累。要使学生明确“积什么”、“怎么用”,针对本年度热点问题积累素材是必需的。此外,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素材:用在哪部分哪个段落中,材料反复使用时如何找不同的切入角度,一篇文章用几个素材最佳,等等。

(3)语言表达讲究文采。高考作文有所谓“文采三把剑”之说,即要运用好比喻、排比和引用三种修辞手法;要教给学生什么地方使用恰当的修辞更有表现力。当然,语言有文采,通顺、流畅这个前提不能少。

(4)讲究文章结构布局。文章开头要简洁、漂亮,三句话内点题;中间行文思想健康,观点留有余地;行文中多次扣题,点题文字出现三次以上;结尾精练含蓄、画龙点睛,或照应开头、深化主旨。同时,记叙文要突出情节、表达真情,议论文要突出1—2个典型论据,要有鲜明见解。

(5)注重文章包装。题目要完整、明确;段落清晰,分布均匀;多用短句,少写长句;标点规范、正确,不可一“逗”到底;书写规范清晰,卷面整洁。

(6)字数做出明确限定。高考作文虽有“800字左右”的限定,老师还是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保持在850字以上,确保不在字数上丢分。

四、重视心理疏导,强化自信心理

多年来,学校教育虽然德育、智育并举,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提升始终是其软肋。就目前情况而言,与其说高考在考学生的知识能力,还不如说在考学生的心理素养;学生在考场上的表现,无不基于其心理的坚强的程度。其实,学生坚强的心理素养与平时的知识学习并不冲突也非两不相干。一方面,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在扎实基础上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备考中要对学生时时进行心理干预、疏导,以激发兴趣来促其心态调整,以培养乐观自信来强化其心理素质。关键是,要以一次次成绩的提升来增强其自信心;而成绩的提升,又要基于备考的科学性即强针对性上。所以,要通过一一分析学生历次考试的试卷来发现突破点,要通过突破点的一一突破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要通过加强备考的针对性来提升有效性,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稳定、可靠的心理素养。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因素很多,但不外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种。只要我们双管齐下,全面备考,复习的高效率还是能够实现的。

猜你喜欢
卷面题干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数字算式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考试分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卷面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