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独立深入阅读文本

2010-08-15 00:49童康怀
中学语文 2010年27期
关键词:酒桶教给品味

徐 静 童康怀

一、循“规”蹈“矩”,引导学生学会“循体”阅读

从“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生读不懂的东西让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东西让他读好,学生不喜欢读的东西让他有兴趣读。很多时候阅读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效就出在老师这里——不明确到底教什么,教学没有遵循一般的阅读规律。阅读规律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循体阅读”,即按照特定文本的规律、特点去解读。

例如,教学议论文,就应该教给学生确定论点、寻找论据、探究论证的方法,就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品味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的方法。《谈骨气》就是典范,作为议论文的范文就应该讲透彻。教学小说,就要教给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解读文章:了解小说环境,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概括小说主题。对于个性化的小说,还要教给学生个性的解读规律。例如《最后一片藤叶》就必须教给学生欧·亨利小说结尾“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和“幽默、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再学习欧·亨利另一篇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时就能独立读懂、读好、有兴趣读了。教学散文,教师就应根据具体篇目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点”教学。比如教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教给学生“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及理解“神”的方法,教朱自清的《春》就应教给学生找出“情景交融”中的“情”为何物的方法。当然“捕捉体会作者的情感,品读意蕴丰富、凝练优美的句子含义”等为一般好散文的特点,自然要分解在不同的散文教学中,提炼其“范式”,让学生举一反三,循“规”蹈“矩”,在文本范式中阅读。教学诗歌,就应该让学生知道从核心意象入手,分析核心意象与辅助意象的关联,从而按照由形象到意境再到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脉络解读文章。

总之,真正让学生掌握“循体阅读”的方法,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开发教材的能力,通过教材提炼“范式”(特定文本的阅读规律),选择“典范”透彻解读,开发教材同文互读,举一反三。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就掌握了若干类文章的阅读方法,长此以往,他们就能游刃自如地独立深入阅读文本了。

二、字斟句酌,引导学生在“酒桶”中“发酵闻香”

上海特级教师陈仲樑先生说:语文教学是慢慢熬出来的,它必须在酒桶中熬,而这个酒桶就是教材。教好教材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深入阅读文本的一个载体,应充分用足教材,从语言文字入手,全面感知文章的外在形式,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进而感知文章的情感、思想、思路、结构、写作特点、风格神韵等。

如讲授《百合花开》的第一部分,陈仲樑先生这样处理:

师:这株小小的百合长在哪里?请用两个名词来回答(拿出笔画画)。

生1:偏僻、遥远。

师:它们是名词吗?

生1:不是,它们是形容词,应该是山谷、断崖。

师:很好,有一个词和“断崖”仅一字之差,是哪个词语?

生2:悬崖。

师: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吗?在文中用哪个词合适?

生2:“断”强调悬崖的“悬”,“悬”强调悬崖的“高”。文中用“断崖”合适,因为,这个词更能突出百合生长环境的恶劣。

师:百合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它有一个愿望是什么?请大家齐读第三段。(内容略)

师:有没有这个纯洁的念头可不一样,有了这个念头,生活方式就不同了,结果就不同了。请大家齐读第四段。(内容略)

师:“终于”这个词隐含了哪几层含义?

生3:头脑里是经过酝酿的。

生4:经过长时间努力的。

生5:还有时间上的等待。

师:很好,正是经过酝酿、努力和等待,百合花才终于开出了花。以上是第一部分,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播下一种理想,收获一种行动。

……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思维不是浅层次的、游离的,而是实在的、有效的、深入的,这当然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在一问一答中,教师不断矫正学生思维偏差,暗示学生散文的阅读就要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而情感态度的获得是在品味语言文字中获得的,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同时也很好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了起来。“播下一种理想,收获一种行动”的态度价值观水到渠成的得出,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作品表达的思想了。若长期这样用足教材,在教材这个“酒桶”中去“熬制”,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中就有所得,长而久之,学生与文本对话,独立、深入阅读文本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巧问妙引,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探幽畅思

“探究”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语文学科中的探究包括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明辨事理、寻找佐证、梳理思路、有感情朗读、揣摩词语、比较甄别、对话交流、联想、想象、角色表演等。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渗透思维方法的巧问妙引,可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养成不断追问的深入阅读习惯。请看笔者教学《纸船》时的片断:

(学生自读5分钟,品味好的诗句,自行批注,学生开始交流了。)

生1:我觉得“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中的“总”用得非常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师:说得比较宽泛,能具体一点吗?

(学生茫然,学生经常这样回答问题,大而空,凭直觉,这时就需要老师将方法渗透给学生,加以追问,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品味词语可以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入手,你能试一下吗?

生1:“总”的意思是“不管……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折的纸船在大海中飘泊,不管它们经历多少灾难,“我”都希望有一只纸船,哪怕只有一只,能漂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个地方就是母亲那里,表达了“我”思念母亲的愿望强烈。

师:很好,那你能将品味语言的思路给大家总结一下吗?

生1:释本义+语境义+表达情感。

生2:我还补充一下,品味词语一定结合文章的中心。

……

这个片断,出现了思维的碰撞。反思一下,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追问能引起学生对文本深入的思考。“说得比较宽泛,能具体一点吗?”这样的提问就给学生回答问题提供了方向,告诉学生理解文本太抽象了,应该结合内容具体化。“品味词语可以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入手,你能试一下吗?”这种追问暗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读文本的角度,学生马上就有话可说,将文本理解深入了,品读出了“思念母亲的愿望强烈”。

猜你喜欢
酒桶教给品味
品味年画
A Father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