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陈晓暾 祝福云 贺宝成
对外反倾销效应与福利:文献综述与评析①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陈晓暾 祝福云 贺宝成
对外反倾销措施各种效应及福利影响的评估是制定和调整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把握政策实施范围与力度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对外反倾销措施的贸易转移效应、投资跨越效应以及垂直产业效应等各种效应和福利影响的研究文献,并指出了目前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措施效应和福利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亟待研究的方向。
反倾销 效应 福利 综述
1.1 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
反倾销对诉讼对象国家产品的进口进行了限制,但正因为此,进口国的进口有从诉讼对象国家向非对象国家转移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Prusa(1997,2001) 、Brenton(2001)、Konings et al.(2001)、Vandenbussche and Zanardi (2006)、Lee H(2009)等对美国或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反倾销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贸易转移效应的证据。发展中国家对外反倾销效应的研究却不多。Ganguli(2008)、Soonchan Park(2009)分别对印度和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量过存在贸易壁垒的贸易转移效应。
1.2 跨越反倾销的外国直接投资(Antidumping-jumping FDI)
外国企业在遭受东道国反倾销措施以后,设法在东道国直接投资设厂生产,从而避开东道国的反倾销措施,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直接投资叫做antidumping-jumping FDI。Compa,Belderdos,Blonigen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Compa,Donnenfeld and Weber(1998)、 Belderdos et al.(2004)对antidumpingjumping FDI的发生条件进行了理论研究。Belderbos(1997)、Belderbos(1998)、Blonigen and Feenstra(1997),Barrell and Pain(1999)、Blonigen and Feenstra(1997)、Haaland and Wooton(1998),Vandenbussche,Veuglers(1999)、Sourafe Girma et al. (1999)等使用了各种模型技术对antidumpingjumping FDI的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日本企业antidumping-jumping FDI行为的研究,都发现了存在antidumping-jumping FDI的证据。而Blonigen(2002)的研究结果显示,是否进行直接投资还与相关企业是否拥有跨国经营的经验、是否来自发达国家以及其规模经济程度等因素有关。Blonigen BA et al.(2004)利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 methodology)就Antidumping-jumping FDI对美国产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Lee JW and Kawai N (2007)发现了韩国企业antidumping-jumping FDI 的现象。Ishikawa J and Miyagiwa K(2008)将自动出口限额(VERs)和价格承诺(Price undertakings)两种措施对于诱发保护跨越(protectionjumping)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VER引致FDI的效应比价格承诺和反倾销要低。
1.3 对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影响(upstream-downstream effects)
由于保护的作用,国内反倾销进口竞争产品的价格、供求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在产业之间传递。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往往还会产生继发性保护现象(contingent protection),即上游企业的保护诉求会引发受到损害的垂直产业结构中下游产业的保护诉求。Hoekman and Leidy(1992)、Feinberg and Kaplan(1993)、Feinberg Hughes et al.(1997)、Leo Sleuwaegen et al.(1998)扩、Corinne M. Krupp and Susan Skeath(2002)等对反倾销的产业关联影响和上下游产业间的继发性保护问题都进行了研究。
1.4 反倾销的福利效应。
从 福利分析的范畴看,既有从国家或世界的整体角度考察福利问题的研究,也有从产业、消费者层面的分析。从方法上看,有的研究采用博弈分析等理论研究方法,有的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以及其他实证研究方法。M,W.(1992)、RD, F.(1992)、Simon P. Anderson, A.N.S.A.(1995)、Veugelers, R. and H. Vandenbussche(1999)、Pedro Pita Barrosa, A.X.M.(1999)、J, Andaluz(2001)、McGee, R.W.(2003)、MA, Crowley(2006)等在各自不同的研究主题下都提到了反倾销对整体经济福利的影响问题。目前,直接以对外反倾销福利话题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还不多见,而且多为稍早年份的研究。当前研究多是对单个产业或是对一国范围内的研究,以国家之间相互关联等更广泛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相对缺乏。另外,还没能在模型中充分引入对外反倾销措施的各种可能效应。
2.1 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各种效应的研究
国内学者已经指出我国的对外反倾销措施存在垂直产业影响、贸易转移效应、规避反倾销的直接投资效应等,并对其机理及影响程度做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有定性研究方法,也有的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既有选取行业为研究对象的,也有选择具体涉案产品为例进行研究的;对反倾销各种效应发生的程度等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
2.2 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福利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直接以对外反倾销福利影响为主题的研究。相关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利用局部均衡分析中的供求曲线为基本分析工具,或者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等,分析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或整体经济福利等话题,偏重于理论性、数理性分析。如唐凌,李春杰(2003)、李洪娟,王志宇(2006)、王菊红(2007)、魏遥,雷良海(2007)、陈欢(2008)、冯赫南,鞠姗(2008)、刘春娣(2009)等。国内把反倾销的总体福利效应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献还不多见,如叶莉蓓(2006)、段荣兴(2007)等利用局部均衡的思想对反倾销的效进行了分析。另一类文献数量偏少,目前主要见于最近几年的少数的学位论文。叶莉蓓(2006)段荣兴(2007)、丁开勇(2008)、陈明东(2008)对OECD开发的PEM(Policy Evaluation Matrix)分别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反倾销的效应大小进行了估计。目前,从一般均衡角度对对外反倾销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还非常少见。
目前,关于对外反倾销各种具体效应进行研究的文献在不断地出现。关于对外反倾销总体福利影响的研究仍然有待加深,一是从理论研究转向更多的实证研究,二是从局部均衡分析转向一般均衡分析。从整体上、以定量的方式判断对外反倾销福利影响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已经出现。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方法进行的研究目前也已见端倪。从研究方案的角度看,将对外反倾销措施的贸易转向、垂直产业影响、跨域壁垒的直接投资等效应引入福利分析模型,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福利影响机理进行比较研究,将福利话题从产业扩展至消费者以及整体经济福利的研究,将对产业、国内的研究扩展至国家间的研究,将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是深入研究我国对外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方向。
[1] Devault, J.,The welfare effects of US antidumping duties[J].Open Economies Review, 1996,7(1).
[2] 张菀 .反倾销对东道国FDI进入方式及流量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
F752
A
1005-5800(2010)11(b)-231-02
陕西科技大学自选项目“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对外反倾销福利问题研究”(ZX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