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学,刘海燕,刘 莹,吕大炜,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 地质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课程建设
“煤地质学”课程教研团队的优化建设
李增学,刘海燕,刘 莹,吕大炜,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 地质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教研团队的优化建设是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证。在“煤地质学”课程教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团队学缘结构的多样化、年龄结构梯队化、教学任务合理化,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团队建设的重点内容,并获得了煤地质领域多项国家级、部省级教学与研究成果。
煤地质学;教研团队;优化建设
煤地质学是研究煤炭资源地质的基础科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工作和区域地质研究,不仅在实践上发现许多新的煤炭资源产地,而且促使我国煤地质学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山东科技大学“煤地质学”课程教研团队建设走过了较为艰难的历程,但一直坚持煤田地质研究与煤地质学的教学与实践,坚持自己的特色,使学科团队逐渐发展壮大。该团队提出了具有“煤地质学”鲜明特色的教学与研究成果,进入了国内以煤为主兼顾其他能源矿产的先进教研团队行列。
我校1972年设置矿井地质专业,开始组建矿业地质方面的教学团队,“煤地质学”是作为该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但是,限于人员比较少、专业面比较窄,尚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煤地质学”教研团队。
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了“煤田地质与勘探”本科专业,与全国地质院校、矿业院校一样,我校重视“煤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是,团队的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已经有了主讲教师、相对配套的教研手段,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成果等方面,并未达到国内先进行列。
1977~1994年是我校“煤地质学”教研团队的形成阶段。尽管地质专业的名称进行了调整,先后改为“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但是,“煤地质学”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地位没有改变,反而得到了加强,“煤地质学”一直是这个专业的主干和重点技术基础课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95~2000年是我国地质行业大滑坡的阶段,地质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地质类院校的专业出现空前困难,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艰难、培养的学生分配不出去,很多地质类院校特别是矿业类院校的地质类专业遭遇停办、人员分流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坚持将煤地质学专业办下去,煤田地质教研队伍在维持中坚持有限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招生,坚持将青年教师送出去培养,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专业素质。教研队伍不但没有散,而且还有所发展,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培养始终没有停止。
正是由于困难时期的坚持,教研团队得以持续发展。2000年以后,在地质行业复苏过程中,我校煤田地质教研队伍迅速地得以扩大和发展。2003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5年获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8年获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走在了矿业类院校的前列。
地学不断发展,煤地质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年来,通过以系列教学改革与教改研究、煤地质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我校锻炼了一支“煤地质学”教研队伍,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得到提高。
为了及时充实完善“煤地质学”的内涵,使新的“煤地质学”体现当代地质学的新进展,2005年,以李增学为主编,编写出版了《煤地质学》,将最近涌现的新的煤地质研究成果反映到新的教材体系中,受到使用单位和学生的好评。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我校原煤田地质学三级学科已修订为煤地质学,使得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由本教师队伍中主讲教师编写的《煤地质学》被遴选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正式出版使用。
我校从事“煤地质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实验人员共计13人,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如下原则:
1.学缘结构多样化
团队整体的学术思想是否适应当前发展,知识体系能否相互取益,这就决定于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是多样的还是单一的,即学缘结构分布情况。在团队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开放的思想,面向国内外,广收地学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从事煤地质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团队有10位固定成员,另有几位校外地学专家、教授进行每年的短期教学与实践指导。10位固定成员分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占78%,学缘分布较广。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以能源地质学、矿山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为主,研究方向集中在聚煤规律、聚煤盆地演化、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方面,在学科背景方面具有广泛性和较强的互补性。
教研团队和校外地质学界著名专家、教授有着密切的科研和教学交流。团队每年均定期邀请校外地学界著名教授来校进行短期交流,进行课堂教学、野外考察和实践指导等。另外,在教学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各煤矿企业生产基地,请各位煤田地质现场工程技术专家为学生现场讲学,指导煤田地质毕业设计等工作。
这种校内外的产学合作对学生成长和团队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弥补了教研团队中存在的不足,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更深化的认识,学生明确了自身需求,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由衷的热爱。近几年学生考研比率大幅上升,并且大都进入全国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除教学合作外,团队和校外专家还有着科研上的合作。如近期兖州矿业集团与团队合作对兖州煤田煤层气地质规律进行研究,科研成果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教师的思路,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
2.年龄结构梯队化,教学任务合理化
目前教师团队中有教授4人(博导),副教授6人,讲师3人,配置合理、层次较高。团队中具有博士、博士后9人,硕士毕业4人,学历结构优秀。教师年龄45~50岁有4人,35~45岁3人,25~35岁6人,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有序的教学梯队。
团队每年承担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科专业8个班的“煤地质学”课堂教学、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的任务。在教学任务分配中,课堂教学以团队骨干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青年教师以实验指导及实践教学为主,在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课时分配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任务,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校煤田与煤成气地质实验室是本课程的主要专业实验室,显微镜实验室为煤地质学辅助教学实验室,承担各专业煤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统一采用开放的管理方式,为有需求的同学提供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服务。
在实践教学基地方面,选择山东临近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合作,如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多年的合作证明,实践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了“煤地质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
3.重点培育团队青年教师,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
为了加强“煤地质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达到“煤地质学”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团队建设过程中特别加强了“煤地质学”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成为“煤地质学”课程的主讲教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定的锻炼条件,如通过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和校企科研项目等,将青年教师短期派到煤田勘探现场进行煤田地质工作实践,加强青年教师对煤田地质领域的了解;提供教学研究的基本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参加教师资格和教师教学培训等等。
(2)建立“新老教师导航”关系,即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由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航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3)建立青年教师3~5年的培养目标以及考核指标,建立青年教师“助课—讲部分课—讲大部分课程—讲全部课程”的教学培养体系,如让青年教师首先参加课堂实验课的样品准备和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为期2周的野外地质实习;参加实验教材、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等。确定教学专家组听课和教学指导制度,教学专家定期听青年教师讲课,指导青年教师教学。
经过上述培养青年教师措施的实施,从事“煤地质学”教学的青年教师在老教授的指导下已实现了新老交替,已多年从事“煤地质学”专业授课的年长教授带动青年教师逐渐独立完成各项教学及科研任务。目前的13位从事“煤地质学”及密切相关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教师已构成了结构合理、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教师队伍。
4.加强团队凝聚力,明确团队建设目标
团队建设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团队要具有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坚强的团队凝聚力,这样才能保障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骨干教师的带头奉献精神给中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也可以激发青年教师不断地向前奋进。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成果的交流与学习。
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讨论交流会,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总结研讨会上,有经验的骨干教师首先把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作简要的介绍,青年教师把教学体会和感受进行总结,提出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老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行的整改方案。例如“煤地质学”课程内容中“煤的变质作用类型”一章,同学们对煤的变质作用与岩石的变质作用的概念区分不清,通过课后团队研讨会,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对岩石与煤的物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的区别进行分析,再介绍二者对变质作用的基本条件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反映,最后总结一下煤的变质作用的研究对确定成煤盆地的古构造格局及盆地的热演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不仅清楚了煤与岩石的变质作用的不同点,而且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煤的变质作用的原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它的研究意义。
(2)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
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还需要先进的理论和科研成果进行支撑。因此,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一方面科研工作是人类社会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科研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及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走向学术的前沿。②科研成果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师更好地组织传授科学知识。③科研过程还可以使教师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把科研思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④科研成果可以为社会增加效益,也能成为大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成为改善教学设施、丰富教学资料,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依靠。例如团队正在开展的“山东省煤层气资源与勘查战略研究”、“山东省瓦斯地质规律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不仅为“煤地质学”课程提供了大量现场资料和最新的成煤理论,而且利用部分经费为团队发展配置硬件设备和教学软件。
另一方面教学工作对科研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有时还可以激发新的灵感,形成新的课题,所以教学对科研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例如“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课题的提出就是团队主讲教师在讲述煤层沉积环境及煤层结构、顶底板特征等内容时,提出的科学问题,经过系统研究总结出煤层顶板稳定性分析的多种理论与方法,不仅对各大企业的安全生产起指导作用,而且及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团队成员中的骨干力量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的煤田地质、煤成气地质和沉积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取得了十多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十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另外团队与相关煤炭企业合作,完成山东省各大煤田如兖州煤田、济宁煤田、巨野煤田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的研究,团队还承担了中石化重大前瞻性课题“中国北方地区石炭二叠系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科研任务。这些科研工作不仅为教学内容积累了大量现场资料,而且为“煤地质学”课程提供先进的成煤理论知识。近些年还成功完成多项山东省和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理论探讨。重要成果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面,我校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完整的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煤地质学是这个系列中的核心和基础,因为煤地质学一直是我校地质专业的办学基础与特色。
(2)以“煤地质学”为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获得突破与进展。我校主编的《煤地质学》教材作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在相关地质专业中使用,得到了良好的评价。另外,还出版了矿业类、安全类“十一五”等系列规划教材,如我校主编、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矿井地质学》和《煤矿地质学》等。团队人员还参与编写了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瓦斯地质学》和《地质制图与识图》、《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等省部级规划教材,以及高校教材《煤成(型)气地质学》。
(3)近年获得了一系列煤地质研究有关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
(4)围绕着煤地质研究,出版和发表了100余篇煤地质方面的论文和科研著作。著作如《含煤岩系沉积体系研究——以鲁西南煤田为例》、《华北陆表海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矿井地质与资源环境》、《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和《海侵事件与海侵成煤机制》,提出了“海侵事件成煤”的煤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成煤模式。
总之,经过几代教师的辛勤教学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在“煤地质学”课程领域已具有了优越的教学、实验和实习条件,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讲、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和部分英语教材,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了解了国际学科前缘动态。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理论知识还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在不断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1]姜在兴,王海荣,张元福.“沉积学基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0,(1):6-8.
[2]李增学,魏久传,余继峰,等.煤田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3]李增学,刘海燕,刘莹,等.“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1):114-117.
[4]朱筱敏,柳广弟,吴胜和,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培育优秀地质人才[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40-45.
[5]周鼎武,赖绍聪,张成立,等.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6,(4):47-53.
[6]赵虹,李勇,孔金玲,等.地质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9,(3):66-69.
Optim iz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eam for Coal Geology Course
LI Zeng-xue, LIU Hai-yan, LIU Ying, LV Da-wei, WEI Jiu-chu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 China
The optimiz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eam is the prem ise and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group construction for coal geology, the graduation structure is diverse, age structure is stepwise and pedagogical task is rational.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s the key aspects for the optim iz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group. As the same time, many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fi eld of coal geology.
coal ge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eam; optim ized construction
G 640
A
1006-9372 (2010)04-0123-04
2010-09-15;
2010-10-20。
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qx0903002、qx0902016和qx0902010);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9226)资助。
李增学,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