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素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知识能力并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思考与表达共进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在新课标的教学引导下,我们应该唤醒语文的诗意,并引领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目标的预设性、过程的计划性、结果的规定性,片面、静止地看待教学。也就是教师固守他的目标,拘泥于静态教案,忽视学生的反应,忽视课堂上的变化因素,把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这样虽然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直接服务于知识的硬性灌输,整个课堂毫无诗意可言。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一个跟预设对立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动态生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它存活于有心与无心、有法与无法、缥缈与真实编织的和谐空间中,让学生能够不知不觉掉进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温柔陷阱,沉醉于语文教学的美感之中。教师既可以敏锐地抓住学生眼前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并加以积极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公之于众,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更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交流碰撞中绽放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在自然推进当中展现诗意的精彩。动态生成的意义就在于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因生成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让平实的课堂因生成而变得趣味无穷,让简单的课堂情节因生成而变得迭宕起伏,变得更具有诗意。例如,笔者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让学生评价王熙凤的穿着打扮,引发了学生对服装文化的探讨,从而因势利导,也推进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有的学生说自己的扮演是模仿某个配音演员,于是学生的朗诵注入了感情,对莎士比亚语言的诗意化领悟得更加透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首先,它以教中心,学围绕教转,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被简化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其次,它还表现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亦步亦趋,无条件地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于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教学成为了自由的枷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如果缺乏平等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情况,任何形象、语言、情感、体验都物化成一个个符号,成为强势对弱势的无情挤压,更别谈什么诗意和幸福感。
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首要任务是使师生之间的心理失衡恢复到平衡。为此教师要尽量消解自身的权威,放低姿态,淡化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知识的崇拜,使师生双方都能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对话,使学生消除对话的心理障碍,并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他人说话的权利,使师生共同养成对他人话语的敬重,对话语权的尊重,给对话以民主平等的土壤,让其成为一种言语生命的赏识。换而言之,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而这种过程,正是学生在平等话语权下,自我品读、自我表达、积极鉴赏、领悟体会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那么学生身处课堂所感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幸福,不是枯燥而是洋溢于生命周围的浓浓诗意。笔者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让平时喜欢写剧本的徐同学做编剧,让有导演才能的刘同学做导演,让他们自由评选演员,表演《雷雨》这个话剧;开展辩论,正方反方对于“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后笔者又加了一个论题——“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让学生自主表达,形成共识,从而也起到一种道德认知的作用,净化心灵,增强了对爱情纯洁、崇高的诗意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语文老师或者吐词不准,发音不清,方言混杂,不知所云,或者词汇不丰,语言缺乏形象性和感染力,学生听了味同嚼蜡,或者平铺直叙,绝无起伏,如同死水一潭,或者罗嗦重复,毫无逻辑,虽然滔滔不绝,却混沌不堪,或者毫无生气,冷淡无聊。这样的课堂语言又怎么能够引导学生解读一篇篇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又怎么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形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共鸣呢?所以,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学生木然置之,昏昏欲睡。而优秀的语文教师,会积极地利用语言艺术和语言信息,使课堂变成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使学生听起课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使学生心情舒畅,进而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课堂充满诗意呢?首先是语言的准确性。语文教师应该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咬字吐音清晰明畅,使学生倾心聆听而无疲惫之感;还应该用词准确,逻辑严密,那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是对诗意化的一种严重伤害。其次是语言的形象性。没有鲜明的形象,就难以创造出一个美的语言氛围。教师若能用教学语言描绘出鲜明的形象,表达出优美感人的意境,让学生去体味其中的意境美和形象美,就更能唤起他们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使他们动心动情,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语言中所体现的审美情感。再者教师要富有幽默感。美国教育专家赫布·特鲁指出:“幽默是教师的助手。”他还说:“幽默的力量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德国的海因·雷曼麦也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为人接受。”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充满愉悦,使教材化难为易,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使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诗意。
当然,语文教师引导诗意产生的途径,远不止以上三点,只有最大程度地拓展它,才能诠释它的美,发挥它的美,挖掘它的诗意。而教师用诗意来引导诗意的时候,学生才会于自然、人、社会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迷人的、令学生无限向往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