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慧
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影响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这里,分别从阅读、积累、写作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首先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阅读时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积淀、思维方法、思维习惯,读后或感惊喜或受感染乃至震撼或深受思想的启迪。
阅读是学生探索文本,品味中外文化精髓,挖掘蕴藏在文本中的灿烂文化的有利“武器”。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为美文设计问题,让学生畅游在文本的海洋里,用自己的心去品味和欣赏美文中的优美文化。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阿Q正传》等时,课前先让学生品读,认真解读作者的历史背景,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然后找出自己感悟最深、内涵丰富、富有深层文化底蕴的句子和段落,把它和你的同桌交流,写出自己的心得和看法,从而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例如,第一册教材中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如果仅从获取知识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得到的只是:通过陶渊明娱情诗酒、崇尚自然的描写,反映作者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超脱态度。这仅是阅读过程中的第一层印象——表征印象,还远未触及这篇文章的内核。作品中,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包含着陶渊明强烈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意识的思维特征,这是一种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这又和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等人的人生态度有着直接的、明显的承继关系,把中华民族传统中隐士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心态推向一个新的认识维度。试想,倘若没有这人文思想底蕴深层次探索,不能把作品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下给以历史的透视,又怎能引领学生去探索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呢?
有人曾说过: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学生的阅读视野、审美期待与以往大相径庭,他们不希望作者居高临下、耳提面命似地给他们什么教诲,他们希望每读完一篇美文进行艺术评价。为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笔者引导他们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如:读准、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为了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制定了以下几个句式:拿到一篇文章第一个句子是,这是一篇的故事;第二句子是这篇文章好在;第三句子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这样既拓展了视野,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耳目濡染之中语文素养不断完善。
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打上了作者感情的烙印,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虽都是经典名篇,但读的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做到博览群书,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品味生活的内涵与真谛。经典美文体现出名家的风采,融文采、哲理、美学、情感于一体,这对学生的写作与陶冶情操大有裨益,所以每一次美文之旅,笔者都让学生记录下美句,并及时背诵,如名著中的经典美句、文摘等杂志中的美文等等。为此,笔者从网上为孩子们收集了近几年来中考满分作文片断和七至九年级成语及词语。如美段:“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有美丽却看不到前景,可自从遇上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选自《爱心天使的感谢信》)。如美词:萍水相逢、人情世故、游哉优哉、茅塞顿开等等。每天抄写在小黑板上,让他们背读。每天上课之前让他们背读,并将美句组成一段文字。这样他们背读多了,积累多了,自然变得“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语文素养自然不言而喻。
在学生有些积累之后,每个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把自认为最优美、文化底蕴最深的作品拿出来与班上的老师、同学交流。有同学就积累了李白、李清照、柳永等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的诗词名句,以及外国诗人尼采、歌德、拜伦、泰戈尔等人的诗歌,通过积累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次奇妙的语言之旅、思维之旅,答案不是唯一的,我们都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走向情感的共鸣。语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思维演绎,而是获取并积累知识的过程,即在积累与阅读中视野得到提升,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其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经营他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生活是唯一源泉,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受阅读的影响,爱看名家作品的学生,他们作文的语言或风格或多或少都有些名家的痕迹,对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赏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在文字海洋中徜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加强语言能力,所以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经典美文在阅读教学时,笔者总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美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及语言文采进行创造性仿写。“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更日臻完善。”读到泰戈尔的这句诗时,笔者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惊喜,多富有诗情的语文呀,如果孩子们进行创造性仿写,相信会有灵感的火花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