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滨
(贵州大学 行政管理系,贵州 贵阳 550007)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行政和文化思考
——有关贵州旅游的整合与创新
吴滨
(贵州大学 行政管理系,贵州 贵阳 550007)
发展贵州乡村旅游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责,并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不应仅限于“文化千岛”、“民族丛林”的营造,还应该致力于多民族优秀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要形成能够反映我省多民族优秀文化共同特质的、独特而显著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符号。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职责;文化价值与符号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旅游业历经20余年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建设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12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总结过去经验,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的基础上,形成“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精品战略”、“量力而行,分层推进”、“形成合力,重点突破”等思路。随后,在国家有关部门、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制定了《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制定,标志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指导性的纲领,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和方向。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的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提出要把我省建设成一流的、独特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以自然环境、文化等为内涵的乡村旅游,将成为我省新一轮旅游业建设和发展的主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为此,现阶段我省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尤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一个“面向”的问题。如果是从全国乃至全球的视角来审视贵州乡村旅游,则应当用全国的和世界的(也即“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贵州乡村旅游的优势与独特价值。而且,这种优势与价值要为外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譬如,如果说我们许多乡村旅游资源仍是“藏在深闰无人识”,就应该花大力气加强宣传、推介,引起人们的注意,致力于公众与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培育良好的符合国际要求的市场。由此,才能把贵州真正建设成歌舞之州、生态之州、神奇之州,成为世界上很吸引人的旅游地点。
如果仅仅是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乡村旅游,则应当使之同区域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尤其是同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与构想相匹配。具体则是根据《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避免与其他旅游如多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城市旅游、长征文化旅游等相一致的、简单的、缺乏特定定位的战略。
如果仅从字义上理解,乡村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旅游。乡村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最显著的“痕迹”之一。它是人创的,而非自然的。但是,乡村旅游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中,作为主体的人,不仅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认识人类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且还能在文化的(社会的)背景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理解和“亲近”人类从古至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把贵州称之为“人类疲惫心灵的家园”。也因如此,有专家才宣称“贵州是为富人们准备的一桌丰盛的宴席”。当然,这里的“富人”,并不是指因有钱而富有的人,而应该是指那些已经解决了“温饱”而更加注重或开始有暇顾及自己精神生活与理性思考的人。
在这样一种“情景”中,“永远不变”的是人和自然,而文化则是(也应该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民族的、民俗的,还是宗教、艺术等,只要它是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实际上,甚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同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门槛”。传统本身就是蕴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动态积淀过程。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人们的观念、价值和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多么的纯朴自然、原汁原昧,还是多么的奇特浪漫、如诗如歌,都要与时俱进。
由此,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应该“发展”的是什么。既要注意避免以“保护”为名而不作为,也不能接受任何“保护”旗号下的失职、渎职与等、靠、要行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即使是需要保护,也是一种“发展中”的保护,而不是“停滞下”的保护。否则,我们就可能真把贵州变成只是为富人们准备的一桌“丰盛的宴席”,犹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旅游资源是我省的优势资源,从旅游资源大省走向旅游大省,是省委省政府的既定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模式上,政府主导、整体推出的“云南模式”固然可资借鉴,但需要考虑到我省的实际。与云南相比较,我省旅游资源高度聚集,在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众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等。此外,还有着最独特、最不可替代、最具市场比较优势的珍稀资源,即遍布贵州乡村原生态的非物质性及口头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省财力十分有限,仅靠政府投入,短期内难有大的作为,不能满足“迅速”、“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旅游大省”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发展主体、动力、机制等问题。
总结过去二十余年改革发展成就,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但也要看到,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被拉大,且有不断被拉大的危险。究其原因,固然可以从多方面去总结和分析。其中,根据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不发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增长最快的成分。从产值而言,2003年我国完成的11.7万亿元GDP总量中,民营经济贡献占25%以上,国有经济占近25%,混合经济占30%,20%为三资企业。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以平均9%的速度高速增长,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六七个百分点。而在非公有制经济里,最突出、最活越,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民营经济。比较我省而言,尽管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和党委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但从总体来看,收效并不大。一些省内知名的民营企业,若是在全国或世界同行业中相比较,则既不算“大”,也难称“优”和“特”。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在相应领域本来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而我省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方面,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因为,我省有很多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为此,按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责,切实做到“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情,政府不做;凡是社会能够做的事情,政府不做”。积极组织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乡村旅游经济,是实现我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建设旅游大省目标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我们今天在相当程度上是从发展经济(如“旅游扶贫”、解决“三农”问题等)的角度去思考乡村旅游的。然而,即使是把乡村旅游看作是一种产业,也如同其他产业一样,只有当它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时,才是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如何使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一种负责任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规定和设想。但既然乡村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应当赋予其文化的使命和价值,承担区域社会整合的责任。
众所周知,我省建省较晚,距今仅约600年历史。作为一个区域社会,由于历史、政治、民族、区位等多方面的原因,“贵州”一词,至今在相当程度上仍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价值或社会意义的概念。对此,甚至有“贵州无文化”一说。实际上,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表明,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同样孕育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只是我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发掘、发现、整理、学习和传播。同时,更为重要是,我们至今似乎仍未完成“整合”多民族多样化优秀文化传统的任务和使命。这恐怕也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三无”等至今仍广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们既没有赋予这些语话以新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创造出足以代替它们的新的关于贵州的“文化符号”。
我省仍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还较低。这块土地上有世居民族17个,近3万个自然村寨中,少数民族村寨占有相当比例。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大多保留着相当完整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性及口头文化遗产,都有可能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这使得我省发展乡村旅游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但是,基于上述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发展乡村旅游不应仅限于“文化千岛”、“民族丛林”的营造,还应该致力于多民族优秀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也就是要形成能够反映我省多民族优秀文化共同特质的一些好的、独特而显著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符号。如果说,我省现今的生态旅游给人以“寂寞自然游”之感;那么,乡村旅游则要力图避免给人以“喧嚣文化游”之惑。使乡村旅游不仅能给人留下丰富多彩的贵州“映象”,更要给人留下深刻的贵州“印象”。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真正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也只有这样,发展乡村旅游才能超越其自身的局限,为促进我省区域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王琨.稳步推进贵州旅游,倾力打造旅游大省——贵州省副省长包克辛访谈录[Z].当代贵州.2004,(8).
[2]杨胜明.展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画图[J].当代贵州.2004,(8).
[3]张晓松.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小康建设[J].当代贵州.2004,(8).
[4]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6]美:Donald Linght,Jr?Suzanne Keller.社会学[M].林义男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9.
[7]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
(责任编辑:王 林)
Some Administrative and Cultural Thoughts on the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Guizhou——On the Integration and Creation of Tourism in Guizhou
WU Bin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07,China)
In order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in Guizhou,We should define the obligation of government under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and mobilize all non-governmental sectors to extens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Furthermore,we should not only create"Cultural Thousand-island"and"Ethojungle",but spare no pains to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ulti-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which can highlight the denominator,uniqueness and salience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ymbols immanent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rural tourism in Guizhou;development;obligation of government;cultural values and symbols
F592.7
C
1009-3583(2010)-02-0030-03
2009-12-03
吴滨,男,贵州金沙人,贵州省彝学会会员;贵州大学学习行政管理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