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姓”时期的黔中地域

2010-08-15 00:42颜建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蜀汉贵州

颜建华

(《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安顺 651000)

“大姓”时期的黔中地域

颜建华

(《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安顺 651000)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南中大姓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当时统治今黔中地域的主要是牂柯大姓,影响最大的是龙、傅、尹、董、谢等豪强势力集团。在牂柯大姓的统治下,黔中地域在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贸经济、文化艺术及教育各个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迁入的内地人口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手工技术,当时黔中地域还是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

黔中;牂柯大姓;社会发展;转折时期

辉煌的汉代文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长达400多年的战乱和分裂割据,未能继续在偏远的贵州发展下来,黔中地域又回到封闭状态,各方面的文化现象显得较为冷落萧条。在战乱中掌握地方实力的大姓势力逐渐膨胀,汉代迁入南中的三蜀大姓和当地的土酋夷帅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西南的实际统治者——南中大姓。当时的南中约等于原先的“南夷”地区,即汉代所设立的牂柯、益州、越巂、永昌四郡,辖境包括现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贵州大部分及广西北部边缘地区。这些豪门大族实际就是独霸一方的豪强势力集团,他们集地主、官僚、豪强为一体,拥有众多部曲组成的武装力量。在南中,著名的大姓有三四十家。统治黔中地域的是牂柯大姓。牂柯大姓中影响最大的是龙、傅、尹、董、谢氏,他们是最早见于史籍的大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夜郎》说:“公孙述时,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保境为汉。”[1]蜀汉、两晋时期黔中地域属牂柯大姓龙氏、谢氏的辖境。

蜀汉时期,刘备以费诗为牂柯太守,李严为犍为太守,任李恢为庲降都督统军驻守平夷(今水城、六枝一带),以控制南中地区。但蜀汉政权初立,对于南中只是大体控制,当地的夷帅豪强虽接受蜀汉封号,实际上割地称雄,发展各自势力。公元223年,南中诸郡叛蜀汉,诸葛亮为稳定后方,被迫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统军南征,派李恢、马忠等人率师分道进攻益州、牂柯。诸葛亮本着“南抚夷越”[2]的战略,平定了南中豪强的叛乱,夷帅孟获等人心悦诚服。在今习水县三岔河乡的一块石壁上的《捕鱼图》旁,刻有“章武三年”[3]等文字,说明诸葛亮的德化和宽松政策曾一度使西南少数民族与蜀汉保持“夷汉粗安”[4]的局势。在今关岭一带流传着有关诸葛亮征服夷帅孟获的传说,有人认为红岩碑文就是诸葛亮当时教夷人习礼仪尊卑的图谱,晒甲山、诸葛洞、关索岭等地名也反映出当地人民对蜀汉的思念情怀。

西晋王朝政治黑暗,南中成为中原王朝与成汉争夺之地。晋室南渡,国势衰微,成汉李寿乘势攻入宁州。当时谢恕为牂柯太守,不为寿所威屈,牂柯郡仍归属晋室。谢恕因此官至中郎将,宁州刺史冠军。牂柯郡实为谢氏势力所控制。刘宋代晋,置宁州统辖牂柯、平蛮、夜郎、西平、朱提、兴古等15郡。萧齐、萧梁两朝,南中所设郡基本沿袭刘宋。陈朝国力更弱,疆域狭小,政令不出荆扬二州。南朝历时将近170年,宁州在名义上归属历代王朝,各朝所任宁州剌史,除萧梁时的徐文盛赴宁州剌史任外,其余均未到任。据《南史·徐文盛传》:“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僚感之,风俗遂改。”[5]侯景之乱,徐文盛率数万人赴荆州舒难,南中遂为爨氏为主的大姓势力控制。从魏到陈400余年,今黔中地域主要是牂柯大姓龙氏、谢氏的势力范围,夷帅土酋成为今黔中范围内的实际掌权者。

较之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黔中地域大多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甚至有些偏远的民族聚居区还停留在奴隶社会时期,众多的土地由大姓夷帅拥有。虽然汉代已迁入许多内地人口,曾在黔中设置郡县并留屯军驻防黔中地域,但是由于长期战乱,妨碍了黔中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社会经济并未能呈直线发展的趋势。尽管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代所开辟的驿道,成为黔中地域与巴蜀和中原政治、经济联系的纽带,因此黔中地域的社会经济还是有所发展。通往贵州的驿道,有秦代所开的五尺道,汉唐所开的南夷道,此道可通黔中地域;此外,还有蜀汉张嶷任太守时再次开通的灵官旧道。从东汉末年到东晋,北方人口出现了几次大的流动,频频迁入南中,给地广人稀的南中各地不仅输入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中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应有所推进。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地盘最小,人口最少,南中成为了蜀汉统治集团开辟兵源和新财源的地方。杜佑《通典·(卷187)边防三·哀牢》说:“选其劲卒以增武备”[6],又说:“收其金、银、盐、布以益军需”[7]。开发南中,获取物资财富,是蜀汉政权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蜀汉专门在南中设铁官来管理铁工具,《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建宁太守杜俊“夺大姓铁官令毛诜、中郎李叡部曲。”[8]这说明铁器在魏晋时期得到推广普及,已经不再是秦汉时期仅限于驿道附近的百姓才能使用铁器的状况。通过蜀汉政权的开发,今黔中地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地下发掘的铁器来看,也反映出这种新面貌。在现今清镇、平坝交界的玡珑坝、芦荻哨、马场等地的六朝墓中出土了多件铁器,其中铁脚架多达11件[9],分三角和四角两种,这种放在灶上用来放锅炊煮食物的铁器,至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在使用。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黔中广大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平坝县的尹关村已发掘四座六朝墓,其中有石砚、水注、银扣、陶罐、头饰、玛瑙、琉璃珠、料珠、铜釜、铜鐎斗、铜环、金片等物[10]。平坝马场有东晋墓两座、南朝墓12座,随葬品有陶器22件、青瓷器31件、铜器34件、铁器16件、漆器14件、金饰148件、银饰116件、铜饰146件、玛瑙饰等200余件[11]。这些出土的器物,品种繁多,质地不同,款式多样,一方面说明黔中地域的手工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使用的手工产品琳琅满目;一方面也说明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物质财富,黔中地域并未与世隔绝,同内地的交流仍未中断。

黔中的纺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所产的麻织品,口面不宽,织工精细,染色技术很高,能染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故《北史·蛮僚林邑赤土真腊婆利传·僚》中说僚人“能为细布,色至鲜净。”[12]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又说:“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13]这说明当时纺织业和染色工艺有了显著提高,甚至有的还作为贡品献给魏晋的帝王。成都著名的织锦技术,因诸葛亮开发南中经济,教民纺织而传入了黔中少数民族聚居区,据张澍《诸葛武侯故事》卷4载,当地的人把这种织锦称为“诸葛锦”。

这个历史时期,商贸经济也有一定发展。1982年,在习水县良村的三岔河贵州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人工开凿的岩墓五座,在岩墓旁,有刻于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的摩崖题记和岩画[14],经过考证,可以了解到当时商业贸易的初貌。题记刻有37字,内容是姚曾两家买卖墓地的契约。这种商业信义文书,说明当时商业贸易已有所发展,要经双方立契,买卖才能生效。岩画所刻的双阙、浮雕鲤鱼、《捕鱼图》等,反映出了汉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显示出墓主身份高贵,可能姚曾二氏也是当时的“大姓”,说明在当时贵州境内也居住着不少汉人。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南中地区开始进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伦理道德教育。《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地区“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15]又说诸葛亮曾经教夷人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再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最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抚;还画夷人牵牛负酒,携带金宝去拜谒官长等图像。诸葛亮把图谱赐予夷人,“夷甚重之,许致生口值。”[16]诸葛亮又赐予夷人瑞锦、铁券,用以鼓励夷人归服王化和确保当地土酋夷帅的地位。有人以为诸葛亮所作之图谱,就是今安顺关岭红崖山上的古迹。虽然这仅是猜测之语,但这段史料说明诸葛亮在治理少数民族聚居的南中时,注意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能借助少数民族的巫术文化,通过图谱的方式,对当地各族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以树立蜀汉王朝在南中各族人民的统治权威。对这个图谱,当地少数民族很重视,直到晋代,中原官吏到临,夷人土酋都要呈献出来,按图拜见。可见汉族的思想文化已被当地的少数民族所接受,儒学继汉之后在黔中地域的传播仍未中断,成为了当地各民族与中原内地政治经济联系的粘合剂。

两晋时期,统治南中的一些地方官吏也比较注意文化建设。《华阳国志》说,南中名士何随,居贫固俭,著书讲学,太康年间,官拜江阳太守(今贵州赤水一带)。由于为官清正,乡人皆称“何江阳”或“夷中何江阳”[17]。《华阳国志》又说,毛楚任牂柯太守,有美德,“为夷人所信服。”[18]又《晋书》说,夜郎太守母稚,多有惠政,“殊俗感化,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郡人为之建碑。”[19]梁朝时的徐文盛为宁州(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剌史,也很注意文教的作用,史书说他常常对当地各族“推心抚慰”、“风俗遂改”[20]。这些事例说明,在黔中区域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尽管发展缓慢,但也是在不断进步的。所以,《华阳国志·南中志》说,牂柯一带“颇好学书”[21]。牂柯区域接受汉文化较早,《安顺府志》载,东谢首领谢氏曾到京城朝见皇帝,也深受汉文化的濡染。

在艺术方面,人们的审美情感越来越丰富,从平坝尹关村六朝墓出土的银扣、头饰、玛瑙、料珠、金片和平坝马场东晋墓、南朝墓出土的陶器、青瓷器、漆器、金饰、银饰、铜饰、玛瑙饰等装饰品和用具来看,爱美的追求更加普遍。大姓与夷帅的生活奢侈,各种饰物种类繁多,造型精巧,有双插型的簪、桃形金片、戒指、手镯、顶针、透雕金花,圆球形小金铃以及各种兽形琥珀饰,观赏价值很高。习水县良村三岔河的岩画,双阙象征着高大豪华;浮雕鲤鱼、《捕鱼图》[22],绘图生动,雕凿细致,既体现民间工艺美,又富于当地民俗风韵。1981年,在安顺东南的八番村发掘了一群砖石墓,据熊水富《安顺八番六朝星象图壁画墓清理简报》所述,在该墓顶和墓壁上有六朝的星象图,左为日月图,右为北斗银河图。该星象图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绘成,布局具有平衡感[23],绘图手法及所绘内容显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研究古天文的珍贵资料,说明天文知识在安顺区域已有传播。所以中科院研究员薄树人说,这幅天文图饰于墓室顶部,主要体现出神学的意识,很像山西平陆枣园东汉墓的天象图和洛阳北魏元乂墓的星象图[24]。

魏晋南北朝时期,黔中地域各族崇信的是自然宗教,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精神寄托方式。这种自然宗教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把自然物和大自然视作有与人相似的情感,认为自然万物既能造福于人,又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尤其是当黔中少数民族遭遇灾害受到生命威胁时,自然宗教就成为了他们共同追求的信仰。在后人编撰的一些关于苗族、布依族、彝族、瑶族等民族发展史的书籍中,都涉及这些民族的祖先“俗畏鬼神,喜淫祀”,常“于古树水边祭鬼”和常“杀牲祷鬼以乞福”等现象。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均未传入黔中地域。与此相关的是黔中少数民族富于神话色彩的古歌和传说,除了体现他们对自然神灵的崇信外,也体现出少数民族民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风情浓郁的民俗民风特色。

在土地所有制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今黔中区域还处于封建领土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封建领主拥有大量土地,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只有少量土地。此外,历代封建王朝也支配一定耕地。统治黔中地域的牂柯大姓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封建领主,对农民主要采取劳役地租进行剥削。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制约了牂柯一带的生产力,不少耕地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说:牂柯郡有的地方“畲山为田,无蚕桑”[25],耕作粗放,生产力还是比较落后。

在军事方面,无论是蜀汉时控制牂柯郡的龙氏,还是两晋南北朝统治牂柯的谢氏,他们的官职虽由中央王朝任命,但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主要是依靠“部曲”武装力量。部曲原为东汉时边郡的军制,《后汉书·百官一·将军》说:“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26]可见汉代的部曲是一种军事建制。汉末战乱,豪强大姓把投靠自己的农民作为家兵,也称为部曲。《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说:“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27],《华阳国志·南中志》又说“诸姓得世有部曲”[28]。这些私家的武装力量保证了牂柯大姓在其领地的统治权,他们对中央王朝实际上只是表面上的从属关系,当地的政治局势任由其左右。

由于落后的领主制和私家武装的部曲制,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政府,对黔中地域虽设置郡县,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些郡县只是对当地夷帅大姓进行“羁縻”的政治、军事据点,采取的主要是“土官土吏”政策,通过夷帅大姓来进行间接统治,在黔中地域还是按照“毋赋税,以其故俗治”[29]的办法治理。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就依然保留“牂柯大姓”的地位,采取安抚的政策。这种宽柔的“羁縻”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黔中各族人民的生活,对恢复生产和民力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滋长了“大姓”的势力,开启了唐宋的“羁縻”制度和元明两代的土司制度。当然,这都是在中央力量不足以控制西南民族地区的情况下实施的统治策略,随着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和黔中地域与汉民族的大融合,明清时期就不断削弱土酋力量,最终形成土司名存实亡的中央集权统治。

在官吏的选任上,西晋王朝沿用诸葛亮治理南中的办法,为了笼络夷帅大姓,推行选举制度。史书记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撤掉了西宁州等郡,并入益州,设置南夷校尉负责管理。晋王朝还在今贵州包括黔中地域选举一部分秀才贤良充任政府官吏,以此来拉拢当地豪酋,扩大中央王朝在黔中的统治基础,同时也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由于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中央王朝无足够力量控制南中地区,只能采取依靠当地夷帅大姓进行治理的策略,因此牂柯大姓中的龙氏、谢氏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了今黔中地域的实际统治者。“大姓”代表的是少数豪酋的利益,占有广大土地和众多的农民,实行的是封建领主制,农民成为他们的附庸。“大姓”拥有私人武装力量“部曲”,控制着当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命脉。在牂柯大姓的统治下,黔中地域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贸经济、文化艺术及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但由于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内地人口因避难等原因多次大量迁入,增加了黔中地域的劳动力量,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手工技术,所以今黔中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这从六朝墓出土的文物可以得到明证。“大姓”只是黔中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转折时期,是元明土司制度的萌芽,反映出黔中社会制度逐渐健全的历史过程。在纷乱的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大姓”对稳定地方安定还是具有一定历史作用的。

[1]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夜郎[M].长沙:岳麓书社,1994.1251.

[2]缪钺.三国志选·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0.

[3][11]黄泗亭.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A].熊水富,宋先世.贵州考古四十年[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16,317-318.

[4]常恩.安顺府志·职官志·诸葛亮传[M].颜建华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629.

[5]李延寿.南史·列传第五十四·徐文盛[M].长沙:岳麓书社,1998.897.

[6][7]杜佑.通典(卷一八七)·边防(三)·哀牢[M].杭洲: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1001.1001.

[8][16][21][25][28]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M].许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7,78,76,76,78.

[9]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R]熊水富,宋先世.贵州考古四十年 [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204-205.

[10]陈默溪.贵州平坝县尹关六朝墓[A].熊水富,宋先世.贵州考古四十年[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35.

[11]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R].熊水富,宋先世.贵州考古四十年[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37-344.

[12]李延寿.北史·蛮僚林邑赤土真腊婆利传·僚[M].北京:中华历史文库多媒体简繁体电子版,第1924页。

[14]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M].长沙:岳麓书社,1994.1241.

[15]黎北勋,莫友芝.黔诗纪略[M].关贤柱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349.

[17][18]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宦绩一[M].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遵义:遵义市人民印刷厂印刷,1986.876.876.

[19]20}安顺府志·职官志·晋名宦传[M].颜建华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633,633.

[22][23][24]熊水富,宋先世.贵州考古四十年[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31,334,335.

[26]范晔.后汉书·百官一·将军[M].长沙:岳麓书社,1994.1514.

[27]陈寿.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三)·王毋丘诸葛邓钟传·邓艾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5.777.

[29]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98.

(责任编辑:王 林)

On the Situation of Central Parts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the Times of Powerful Families

YAN Jian-hua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Anshun University Journal",Anshun651000,China)

During the times of Wei,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the regimes alternated frequently as a result of the ceaseless chaos;the powerful groups in Nanzhong district became the virtual rulers,with Zhangke Family ruling the central parts of Guizhou at that time and such families as"Long,Fu,Yin,Dong and Xie"being the most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In the reign of Zhangke Family,the central parts gained relatively slow growth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e,handicraft industry,trade,culture,arts and education;but anyhow,the growth in these regions still continued by virtue of the advanced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nual technology ushered by the immigrants from inland parts of China.

central parts of Guizhou province;the Kezhang family;social growth;transitional period

K235

A

1009-3583(2010)-02-0008-04

2009-12-06

颜建华,男,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中文系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安顺市市管专家。研究方向:地方文化、六朝诗赋。

猜你喜欢
蜀汉贵州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