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慧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试论90后大学生人格培养之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李玲慧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引导大学生理解构建和谐同学关系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友谊是高校人格教育的本质和理性要求。本文通过对人格教育中的同学关系内涵的阐述,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现状,提出了多种方法加强人际交往教育,从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生。
大学生;同学关系;人际交往;和谐①
90后是指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的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要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个性张扬,功利,独立,自我意识强是90后大学生的性格标签。学校即社会的缩影,同学关系是现阶段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刻不容缓。所以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深入了解新一代大学生的出生背景、性格特征,引导大学生理解健康性格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做到待人接物热情诚恳,与人相处和谐共存。
大学的同学关系,不同于中小学的同学关系,范围相对较宽,关系相对较复杂,有舍友关系,有同班关系,有工作和活动中建立的同学关系。并且与同一个人往往可能会有多重的关系。能正确处理好同学关系对90后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生活习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求学经历不同,因同时报考了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中产生友谊,这本身就是一种缘分,需要大学生加倍珍惜,经过四年的时光,现在的同学关系一定会成为日后不会忘记的一段美好回忆。其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大学生一般是同辈群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和共同语言,在大学生中,从友好的相互关心的同学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他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发挥潜力,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在大学生活中同学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最后,只有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大学生才能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够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才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面前找准前进的方向。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预习期,当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涉及到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能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生活小圈子里,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利用一切机会主动与人交往、交流,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据调查,这部分人,特别希望有群体的归属和依恋感,但由于他们较任性,愤怒时常常会伤害别人。即使是小事情也会容易小事化大,情绪不稳定。进入大学后,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很优秀,于是相对优越感丧失,从而带来一些隔阂和误解。因为经历的原因,尤其是家庭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沟通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包容别人,虚荣心较强,以上现象,导致了同学之间的摩擦,极易形成了不良的同学人际关系,而且短时间是无法彻底解决和克服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高校发生多起学生寻短、打架斗殴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绝大多数起因都是同学冲突。2009年信息时报对10所广州高校15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现状抽样调查发现,同学之间能够达到相互了解的仅占一成,过半学生认为同学、室友关系很一般甚至很差,像熟悉的陌生人。而造成冷淡的原因在于“生活习惯不一样”、“争奖学金”、“班干部选举”等。调查发现,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比起中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由于学习、工作压力或性格不合等因素,大学生之间情感变得冷漠,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不够,使得校园生活这个关系网越来越脆弱。
和谐社会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浩翰的宇宙中,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和谐是凝结剂,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
同学关系在教育中意义重大。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唐甄对和谐同学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并提出了许多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借鉴意义的思想。首先,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唐甄认为:“苟善取焉,不必贤于我者,皆可为师友。”对于善于学习的人而言,学习的对象具有普遍性,一切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对象,而不是只有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才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其次,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因为“人之视己,明如观火,不自知短”。人认识自己,就如眼睛注视着火,当然看不清自己的缺点。但是,别人却可以容易地发现自己的短处。在和谐同学关系的语境下,则“人见我短,即短可益”。同学之间互相指出并纠正短处,才能进步。
人际交往是有技巧可循的,通过一定的范式可以改善人际交往的质量。学习交往技能,不是学习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而是学会真诚地与别人友好相处。比如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而不是夸夸其谈,自我陶醉;经常微笑,态度和蔼,而不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认可、欣赏别人,赞美别人,而不是挑剔、讥讽别人;宽容别人,谅解别人,而不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特别是要注意面对冲突时,应该想办法化解冲突,变危机为转机。
1.学会主动交往
人际交往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有效与无效之分。主动交往不仅可以使人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权,展现个人交往的魅力和风采,而且可以消除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率,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孤独、自傲、胆怯、怀疑等心理状态,要善于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如见面主动问候、打招呼,有了疑难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别人有了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等,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学校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给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的课余文化活动,如新老生思想经验交流会、班级之间的知识竞赛、歌唱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使学生有机会、有环境与其他同学主动交往。
2.注意交往的原则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你若失去了财产,只失去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就失去了很多;你若失去了人格,就一切都失去了!”大学生做人一定要有“底线”和标准,交往要有原则,若不讲人格和原则,只凭感情和意气用事,则很容易误入歧途。首先,要恪守道德和法制规范,为人处事要光明磊落,坚持公道和正义,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要惟利是图,见利忘义,要维护自己的人格,自觉地用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其次,交往要有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要善交友、多交友、交好友更要慎交友,同正直、诚实、见闻广博者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言而无信、阳奉阴违、花言巧语并无真才实学者交友是有害的。再次,要诚实守信,与人交往要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说话要算数,讲究信用。最后,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更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培养健全人格,是一项艰巨、迫切的任务。高校作为育人、树人的,我们一方面必须使学生学会处理好同学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本领,另一方面需要努力探索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1]王伯达.构建高校学校和谐教育的路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9,(10).
[2]李银未.浅谈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J].教育探索,2009,(14).
[3]闫周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重视和谐同学关系的养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
[4]刘福金,张雪芹.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实施途径[J].文教资料,2009.
[5]黎碧波.关于如何做好一名当代大学生辅导员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
[6]王学俭,李永杰,朱宇琦.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责任编辑:李成文]
G410
A
1004-7077(2010)06-0133-03
2010-10-18
李玲慧(1981-),山东乳山人,女,青岛师范大学心里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